阮人及
系列电视剧《大秦帝国》开播于2009年,迄今为止总共有三部。从2009年的《大秦帝国之裂变》作为系列的首部剧集,到后来的2013年《大秦帝国之纵横》、2017年《大秦帝国之崛起》,总计已有134集之多。从观众评分上来看,《大秦帝国之崛起》的评分排名居于最高,达到了同年连续剧评分第二的位置(豆瓣评分《大秦帝国之纵横》(2013):9.0;《大秦帝国之纵横》(2013):9.0;《大秦帝国之崛起》(2017):8.7,同期排名top2,可以说在中国市场乃至海外市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分析与评价《大秦帝国》系列所获得的成就时,往往聚焦于精良的服饰、道具设计,精湛的表演,宏大的史诗感和机巧紧凑的剧情安排。虽然在这一期间主创团队发生变换,导演从第一部的黄健中与延艺变成了后两部的丁黑,但是其质量保持着一贯的高度,故事连贯性与内在逻辑在系列的三部剧集中也同样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与一般的长篇小说改编为电视剧有所不同的是,《大秦帝国》这部小说本身即是以历史事件作为原型而创作的,故事从秦国与魏国于公元前362年的少梁之战、商鞅变法开始,写到公元前207年项羽攻入关中火烧咸阳宫结束。在这一基础之上,其电视剧的改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因此,这三部电视剧的改编来源,也就是孙皓晖所著的同名历史长篇小说《大秦帝国》,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得到了完整的影视化展现。
从类型上来看,《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继承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及二十一世纪早期的历史剧的思路,在叙事类型与风格上可以从《康熙王朝》《乾隆王朝》这“盛世历史”类作品中找到类似之处。这一歌颂大国盛世,美化帝王的叙事方式,可以说是中国大陆电视剧一个较为特有的模式所在。但与此同时,对于《大秦帝国》系列作品的外界评价存在着诸多分歧。总的来看,一些研究者聚焦于《大秦帝国》对“历史真实”表述失当的问题上,提出了诸如“历史人物时代的错位”、“为秦国在历史上的暴政翻案”等观点。然而我们应当看到,这一类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再书写”,而非一种“文献化”的表述,按照“历史文献的真实”去还原制作历史剧的影像作品并不是其目的所在。正如福柯所言:“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这句话在分析这类历史剧当中是非常恰当的。在历史发生的过去,主流思潮尊崇皇权至上与大国威严是一个最普遍的现象,但是历史剧所诞生的年代是当下,也就是说,一部历史剧的表达,其本身就是对“当下现实的复归”。《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从整体内涵上来说,其表现出的颂扬征伐与帝王权术的一面,虽然与现代独立理性精神的价值取向是相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与当下现实存在脱节。正相反,《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也从一种“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上回应了当下现实。
要理解这一回应,就必须从《大秦帝国》系列历史剧的诞生与取得成功的内在的原因谈起。《大秦帝国》系列历史剧的诞生与走红是伴随着所谓“大国崛起”的历程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普世性质的全球化幻梦已经出现了衰败的景象,所谓“新自由主义”的世界格局开始瓦解,世界地区冲突加剧,全球性的民族对抗初见端倪。可以说,世界的局面呈现出一种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的面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利益冲突,恶性竞争,欺凌、被欺凌以及转嫁欺凌交替发生。这不仅体现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也表现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国自21世纪以来,在处于世界差异化模式中的国家地位回升的同时,也受到西方世界的多方面压力,甚至还有着威胁与敌意的存在。一些称之为“民族主义”的反西方情绪流行,不仅唤起了中国人民对近代中国的创伤记忆,而且也因为其潜在的利益问题,从而激发了某个民族社群的命运感。剧中,这样一种“民族主义”内核的号召,浓缩为几乎是贯穿全剧的一句口号“纠纠老秦,共赴国难”。总的来看,《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通过对儒家与法家的潜在对比,来论证一种“外向型”的“民族主义”的合理性,把偏重启发哲学、文教价值和文化秩序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叙述,转向一种更具有现实性质的论述,关注的重心放在重视民族生存的空间和利益的世界延展,从而对当前中国的政治道路和建设成就作出现实的论证和历史的捍卫,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有着一定程度的启发。“大秦帝国”代表了中国文明中法家学派的理论体系,它弥补了“文明”中各种“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简略与缺失,注重经典资源和历史领域的象征,以一种曲折的方式进行扩展。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就能清晰的发现,《大秦帝国》系列的诞生与走红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例子。在大众文化领域特别是电影电视剧领域的艺术创作中,这很大程度上呼应着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与民众的心理恐惧,承载了他们的隐秘的梦想与诉求,呼应了社会的某些政治潜意识和现实关切,这种现象就是“Civilization Theory”①在影视艺术领域的表现。在“Civilization Theory”兴起的话语体系中,文化现象和理论话语相互交错,在互相应和的同时又在某些层面上相互对抗,构成了一幅斑驳的思想图景。检视一番近从九十年代末期以来的影视剧,不难发现其中的这一系列作品构成了一条清晰的脉络。这批作品大抵包括有《汉武大帝》《康熙王朝》《贞观长歌》,甚至于《亮剑》《战狼》《红海行动》这样的近代或现代题材的影视作品,也都或明或暗地带有“Civilization Theory”的色彩。“Civilization Theory”从现实意义上看代表了一种“后冷战”时代的全球意识形态的转变。很明显,两个阵营不再对抗,大多数前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方向。世界似乎进入了普遍同质化的时代,意识形态辩论似乎已经结束,世界政治似乎是进入了弗朗西斯·福山所谓的“历史终结”②的状态当中。去政治化的“Civilization Theory”模式已成为分析社会历史的一种思维方式,并逐步演变为一种主导性的观念,甚至转进为一种“ideology”③,并最终转变为塑造寰球政治体关系的实质性力量。至于构成所谓的“文明问题”的全球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固有的经济政治的和文化的不平等的问题,则被悄然掩盖了。在这种背景下,全球政治的保守主义,在西方的反馈尤为明显。如早期的乔治·沃克·布什执政开始,美国政府在外交关系上表现出的强烈的宗教保守主义,及至今日的唐纳德·特朗普和鲍里斯·约翰逊在美国与英国的双双当选,更加鲜明地反映了西方社会内部的矛盾激化与保守主义的极端右翼化倾向。
总的来说,以《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为代表的中国历史剧,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以上所述的这种保守主义倾向的“Civilization Theory”模式,回应了当下的社会关于国际关系以及历史的创伤性记忆,在现实层面复归了当下群众的精神希冀与政治诉求。但是这样的一种“回应”或者“复归”,其是否与当下以及未来之时代精神相契合,是否在书写一种面向世界与未来的价值观念,这就有待更深刻的研究了。
注释:
①Civilization Theory:指在21 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以“文明类型”来解释社会历史的理论。表现在国内外理论界使用更加意涵深刻的“Civilization”(文明)来代替简易的“Nation ”(民族)的论述中。关于“文明中国”的论述,代表性成果有:Martin Jacques《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2009年)、甘阳《通三统》(2007年)、James C.Hsiung《大国复兴》(2016年)等等。
②“历史终结”:理论出自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Francis Fukuyama《历史之终结和最后的人》(1992)一书。指一种去政治化和消解意识形态对立,人类走向共同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时代。
③Ideology:偏指马克思主义学者齐泽克论述中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别于葛兰西所论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要指一种“被构建的体系”,具体理论来源于《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