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间谍同盟》中战地爱情的浪漫主义

2019-11-15 13:20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电影文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玛丽安麦克斯浪漫主义

刘 静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二战时期,浪漫主义情怀在欧洲不断发展,诗歌盛行,个人主义不断强化。电影《间谍同盟》讲述的故事就是在欧洲浪漫情怀熏染下产生的爱情。该片讲述了男主特工麦克斯在一次特工任务中与组织分配的假搭档玛丽安艰险但顺利完成任务后,感情升华,假戏真做,经历了一段幸福平淡的生活后,接踵而至的却是上级告知玛丽安是德国间谍的消息。于是麦克斯通过各种手段探求妻子的真实身份,最终证实其是间谍。基于妻子本身是因被迫做的间谍,麦克斯心疼之余,带之逃离,但仍没保得住妻子。最终为了丈夫与家庭,玛丽安选择了自杀。剧中塑造的复古场景,精致的服化道令人叹为观止。战争的惨烈,民众的悲惨,军兵的勇敢牺牲,官僚的歌舞升平,为这部作品增加了更多的真实性: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灯红酒绿的名媛舞会,表面宁静实则暗藏杀机的小镇……影片通过采用全景式镜头,展现了二战期间欧洲战场的动荡不安以及主人公战地爱情的浪漫。

一、浪漫主义在剧情上的体现

在民族安危和爱情的选择题上,男主人公显然选择了后者。因为爱与信任,最后妻子玛丽安也同样愿意为了爱与家庭而死,使爱与战争这一主题得以升华。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彼此为了民族解放而献身,虽充满超现实主义的战地爱情浪漫情怀,但同时也裹挟着注定的悲剧色彩。

男主由好莱坞巨星布莱德·皮特主演,身为资深间谍的他作为下属,并没有对上司有所敬畏,对下级则是关怀鼓励,浑身散发着一种甘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硬汉形象。但英雄也是人,也有感情,爱情的源泉始于卡萨布兰卡的刺杀任务中,在这里他遇到了由玛丽昂·歌迪亚扮演的女主玛丽安,性感迷人的她在此片中,更多了一些疯狂可爱,令人着迷。

在影片中,男女主第一次相遇是那么自然,就好像丈夫长期在外工作,终于有时间陪伴妻子一样。初遇,身着紫色性感长裙的玛丽安对刚到宴会的麦克斯回眸一笑,那是初见时的惊艳以及惊心动魄。与此同时,飞奔拥抱,把情侣相见时的雀跃表现得轻快愉悦。这时的镜头转化为近景,让人们深深感受到虽为伪装间谍夫妇,但是浪漫情怀正在缓慢酝酿。

在伪装的过程中,虽经历过相互试探,但二人彼此扶持。即将进行刺杀的前日,他们被死亡的恐惧环绕着,却又被勇敢的信念支撑着。顺利完成刺杀任务后,两人飞回伦敦结婚生子,他们在飞舞的花瓣下相拥,玛丽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麦克斯也是一脸宠溺,此时爱情的浪漫达到了高潮,欢快浪漫的背景音乐,渲染了幸福的基调。不久后,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女儿的降临,使得玛丽安不仅有着战场上的果敢爽利,恋爱时的俏皮可爱,从此又多了一些柔情似水的母性光辉。

然而幸福平稳的生活并没有继续,上司那句“战时婚姻都不会太长久的”开始应验。V部门的情报告诉麦克斯,玛丽安的身份并不简单,小镇上有着很多奇怪的人,婴儿保姆的夸张假笑,珠宝商的行为诡异都开始埋下伏笔。

夫妻之间的爱与信任,让麦克斯始终不相信这份情报的真实性,即使违背上司的要求,也要去证明妻子的身份,哪怕亲自上阵。他得知妻子确实是德国间谍时在家独坐一晚,此刻的他必定是矛盾的,一边是民族的安危,一边是挚爱的妻子,孰是孰非,选择的路通向哪里。随着太阳的升起,阳光的散射,他拉起妻子去进行最后的验证,虽然结果早已经在心里,但他仍因为爱去做最后的挣扎。钢琴前,玛丽安双手不安地摆动,最终关上琴盖的那一瞬间,麦克斯不愿接受事实的无奈,玛丽安懊悔的眼泪都在无声的表达中,让矛盾达到了最大化的同时,使感情也得以升华。

一边是玛丽安为了女儿与家庭不得已在要挟中做了敌方间谍,一边是麦克斯为了妻子不得已抛弃民族安危,违背上级命令带妻子、女儿出逃。

在战争题材中,矛盾往往是引出高潮的暗线,同时也是整部影片的核心。男女主人公所面临的矛盾是最普遍的,也是最令人揪心的。在这些矛盾中他们选择哪条路都是正确的,同时也都是错误的,因为无所谓对错,不管是因爱抛弃国家,还是因国家抛弃家人,他们都承担着得到的幸福。和抛弃应付出的代价。战争是无情的,任务是强制执行的,一切行为都是极具矛盾的。影片中自始至终都在演绎着矛盾,交际花玛丽安在德国大使馆里如鱼得水,虽为任务所需,但她知道那是因为付出了真感情才骗得过身边人,在执行任务的当晚,她亲手杀死了一位好姐妹的丈夫,当好姐妹惊讶地看着她时,她举起的手枪并没有射出子弹,四目相对的瞬间,是感情与任务的矛盾,这些都在镜头下一瞬间完成,但是眼神的无声交流与表现,带给人的才是最深刻的感受。

出逃并未成功,面对长官让自己亲手解决掉妻子的命令,麦克斯极力去辩解的同时,玛丽安最终选择了自杀。她是勇敢的,因为爱,她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丈夫、女儿未来的生活,雨中倒下的她是无私的,为了女儿她答应做德国间谍,为了丈夫她选择自杀来结束一切,不切实际、虚妄的选择正是浪漫主义的表达,不是精确无误、不容出错的世俗化选择,而是为了一瞬间的罗曼蒂克而提前预支了生命。

借助麦克斯与玛丽安的战地浪漫故事来展现民族安危与爱情的矛盾,使这部影片不仅是战争谍战大片,更是直白地将“政治”与“人性”放在了天平上衡量,甚至产生对立关系后更倾向于人性。最终使得结局达到高潮,并使爱这一主题得到最大升华。

二、浪漫主义在服化道上的体现

电影本质上是一门视觉艺术,不仅要叙述故事的发展,更要给予观看者深思,来表达剧情的言外之意。《间谍同盟》中精致的服化道和恰到好处的复古风情,柔和的光线,复古的绿色调,不可或缺的红唇和卷发,叠加在一起颇能抓住观众情绪,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调动人的浪漫情愫。作为一部战地爱情电影,它成功唤醒了观众的同理心。男主出场时就出现一片大沙漠,这里是其接受任务的地方。无垠的沙漠中,为国家安危奔波的麦克斯,身强力壮,一头金发,散发出无限的荷尔蒙气息。到了约定地点,身着紫色性感连衣裙的玛丽安,一嘴红唇妆,在宴会上很是显眼。在色彩表达中,紫色代表着神秘、热情、温和、浪漫以及端庄优雅,呈现了一个活泼可爱却又地位尊贵的名媛形象。红唇效应也在影片中得到了极大的诠释,女人的双唇是全身最有魅力的部位,特别是当她涂上红色唇膏时,可以极大地增加关注度,这显然在交际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精致卷发带给人们的更是一丝复古的感觉。

在结婚生子后,玛丽安的形象除了精致,更加增添了一些母性的温婉,之前战场上的勇敢利落不再是主要形象,为人妻母的温柔贤惠渐渐呈现。此时的她,衣服不再像之前那么青春靓丽,碎花的围裙,素色的真丝睡衣,成了日常。

此外,各种独特的建筑也是一种美学。二战时期,德国基本是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在大使馆刺杀场景中可以看到,室内灯火辉煌,英国则更加多了一些花园化,男女主有自己的小院子,来养鸡下蛋吃,宴会上、花园里也都是各种宾客。还有一大建筑特点,就是当时英国的教堂,是一种古堡教堂风格,窗户上五颜六色的图画装饰,是欧洲中世纪时代特色的代表,中世纪文化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束缚,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的表达使得文艺作品都蕴含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给整部影片蒙上了浪漫的软烟罗纱。

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放弃自执,借助修养才能发现美,了解美。这种美学超越国家,超越民族,超越时间。影片通过色彩的变化与对比,全景式的镜头,时间的顺序变化,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人民生活的举步维艰,为民族牺牲的崇高理想。

三、浪漫主义在人物细节上的体现

整部影片以爱为主题,作为永恒的话题,这部影片中,讲述更多的是战地爱情的浪漫主义,男主角麦克斯虽然是一个英雄形象,但是导演并没有把他刻画得无所不能,而是一个有着各种感情的男人形象,他的感情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冲动,有时却又理智。他虽为英雄,但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面对美貌的玛丽安,初识时,影片中通过镜子的反射镜头,侧面表现男主的心之所动。在执行任务的前一天,深知此次任务的艰险,互相倾诉感情后,沙漠车中的激情,车外漫天的风沙,让人感觉仿佛整个世界只有他们的存在,战争早已悄然无迹。妻子自杀后,他那深爱却又无奈的眼神,仿佛在倾诉:没有你的未来,我该怎么办。脱下大衣,盖在妻子的遗体上,为她做最后的遮蔽。阴沉的雨天为人物的刻画增添了一些苍凉凄惨之感,为结局奠定了忧郁的浪漫基调。而对女主的刻画更多在于表情,在宴会上,玛丽安是全场的焦点,她如鱼得水的应酬,广泛的交际圈子让人赞叹,一颦一笑都是那么迷人和恰到好处,甚至假装扮演情侣需要的各个方面都想得极为周到。那时的她满脸是可爱风光。女儿的降临,让她脸上更多的是温柔与慈祥。在空袭夜晚,女儿出生的那一刻她是幸福的,那是和丈夫爱情的结晶,之后,她的笑不再是社交的虚假,而是幸福的真实洋溢,镜头也大多是陪伴女儿玩耍的片段,之后她身份暴露,出逃过程中,影片中整个氛围是紧张而快速的,在丈夫下车进入珠宝店后,毫无动静,她是害怕的,她怕丈夫遭遇不测,她怕怀里的孩子受到伤害,此时的她内心是复杂的,镜头中的她脸上的表情,是惊恐,是担心,动作描写得极其细致,搂抱女儿的姿势换了又换。当枪声响后,镜头拉近,她略微舒了一口气,但是仍旧是忧虑的,因为她不知道结果,眼神仍旧是惶恐的,这一切直到丈夫出门上车,逃离谈何容易,到达机场后,丈夫启动螺旋飞机的发动机时,车上的她仍是担惊受怕的,怀里可爱的女儿,那天真无邪的眼睛,让她心疼,她不停地向车后看。影片通过第一人称视角来回切换在麦克斯与机场坪上的飞机仓库之间,来表达此刻的内心复杂,终于她知道这一切已经成为定局,没有办法逃避了,她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丈夫和女儿的未来,她戴上帽子,取出手枪,与女儿做了最后的告别后,坚毅地下了车,眼含泪水,对麦克斯说:“我爱你。”镜头下她的眼神是离别的不舍,是妻子的爱恋,是对死亡的不惧。这一切唯有爱可以诠释。

影片的处处细节描写让人在无声的场景中感受更深,男女主人公丰富的内心矛盾在影片中并没有被平铺直叙出来,而是成为一种贯穿全文的悬念。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单是剧情的曲折动人,场景的变化万千,更是演员带给观者内心的感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面部描写,眼神传感,内心刻画让人产生共鸣。影片的故事情节往往是特殊的,不可复制的,但是人物的情绪,形象的感受却是普遍的,即使不尽相同,却直达心底,令人难忘,这也是经典存在的原因。

四、结 语

此部影片与同时代的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它的重点并不在于硬派动作和快速剪辑,而是将战地爱情浪漫主义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成为一股清流,回归到了古典浪漫主义,民族安危与爱情的矛盾,服化道的修饰,人物细节与内心的描写刻画,都为此部作品的优秀增光添彩。虽然时代已经远去,但是情怀仍在。爱,这一永恒话题,既普通又伟大,即使跨越种族,跨越国家,仍令人产生共鸣。

猜你喜欢
玛丽安麦克斯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两盒生日蛋糕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疯狂的麦克斯4》当选 本世纪最佳澳大利亚电影
莎拉邦德
一个神奇的发现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考驾照
情感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