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传播分析
——以电影《窈窕淑女》为例

2019-11-15 10:08
电影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伊莱马利翁英美

方 红

(首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9)

文学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来源,电影是文学传播的主体媒介,二者紧密关联,互为促进。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历来是英文电影的创作基础,为电影改编提供了情节素材和人物对白,同时也使其自身通过电影再现从静态的意义符号转换成动态的视觉影像,扩展并深化了文学经典的传播及影响。基于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如早期的《乱世佳人》(1940)及近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等,不但获得影视奖项并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影片,也使文学原著通过影像传播穿越了时空限制而被赋予时代新意。本文以诺贝尔文学奖经典剧作《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改编的电影《窈窕淑女》为例,梳理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传播模式,并通过分析电影《窈窕淑女》对原著的改编及整合透视电影对文学经典解读及传播的独特意义和影响。

一、从文学文本到视觉影像

英美文学经典是英美文化与历史的汇集和凝聚,具有普适性的文学情感与体验,而电影以其具象化的影像传播优势无疑成为文学经典的有效解读途径。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影像化传播既是电影文化价值传承的基本诉求,也是文学经典时代化发展的必然体现。从《皮格马利翁》到《窈窕淑女》展示了文学文本的影视化过程,凸显了文本与影像整合的传播效力。

《皮格马利翁》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于1912年创作的五幕经典剧作。该剧创作完成后即被无数次排演成舞台剧,公演百余场,实现了其从文学文本到舞台表演的视觉化呈现,完成了其创作使命。1925年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学作品的声誉,《皮格马利翁》作为其代表剧作开始受到电影公司的关注,开启了其影视化的传播历程。1938年,该剧改编的同名电影《卖花女》(Pygmalion)上映,萧伯纳亲自参与编剧,该片由英国导演安东尼·阿斯奎斯(Anthony Asquith)执导并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1956年,由该剧改编的音乐剧《窈窕淑女》(MyFairLady)在百老汇上演,该音乐剧连续公演六年有余,取得空前成功,并催生了该剧的电影版。1964年,由美国导演乔治·库克(George Cukor)执导、著名奥斯卡影星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主演的电影《窈窕淑女》上映,片中的男主角扮演者正是之前风靡全球的同名音乐剧男主角。该片上映后反响热烈,次年即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奥斯卡八项大奖,成为《皮格马利翁》剧作的代表性影片流传至今。之后不但推出了多个电视版的《皮格马利翁》,甚至还出现了戏仿该剧制作的电影。如今,除了《窈窕淑女》这部电影随网络、视频在传播,《窈窕淑女》音乐剧仍在定期上演,见证着《皮格马利翁》这部百年剧作的影视化传承。

文学经典从文本到影像融合了“理解、阐释与再现”的选择和建构过程,呈现开放性、多元性、杂糅性特点,并通过剧本改编、演员表演及声光音影等艺术和技术手段实现。首先,电影改编必然基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而这种理解随时代变迁具有开放性。尽管原则上对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应尽量忠于原著,但从电影时长限制及受众需求考虑必须对文本内容做出选择性整合。电影《卖花女》由萧伯纳亲自改编,无疑在内容上更贴近原著,而《窈窕淑女》则是基于其同名音乐剧改编,但这种为顺应当时时代需求和观众期待所做出的间接改编却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其次,电影情节体现了对文学原著的阐释方式,文本影像化在不同时期呈现解读及建构的多元性趋势。有些文学作品被多次改编成电影,且在人物塑造及情节设计上多有不同,但这种差异并不会引起不同版本间的对立和排斥,反而使原著在不同时期展示出多元性意象。电影《卖花女》的情节设计体现出英国社会中略显保守的传统礼节,而26年后的美国电影《窈窕淑女》则更显开放、华丽,影片中16出歌舞剧唱白深入诠释了人物内心,丰富并拓展了原剧的表现形式。再次,从文本到影像的再现有赖于演员表演及多种艺术手段的融合,并随时尚变迁及电影技术的发展具有杂糅性特点。电影《卖花女》上映时是黑白电影,而《窈窕淑女》上映时电影呈现已五彩斑斓,其服装、摄影、音响、艺术指导及改编配乐都获奥斯卡大奖,可见该片的拍摄技术和艺术表现力在当时首屈一指。《卖花女》中的女主角温蒂·希勒由萧伯纳亲自选定,她以自己的个性塑造了伊莱莎的自我意识,与角色融为一体,而《窈窕淑女》中赫本自带的明星气质及精致的服饰妆容则重新塑造了伊莱莎的银幕形象,成为文学形象影像化的典范。

二、《窈窕淑女》的影视化改编

(一)人物的具象化塑造

文学作品多通过叙述性文字展示人物形象,电影则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影像,通过演员的声音、表情、服饰、姿态和语言等将人物原型予以具象化塑造。《窈窕淑女》中的伊莱莎前后变化巨大,开始时她蓬头垢面、粗俗无知,后来经过训练言谈举止优雅得体。伊莱莎的形象变化不仅通过表象的服饰装扮、表情动作及对话的前后对比得以展现,更体现在电影中添加的心理变化的具象化展示。伊莱莎在唱白中渴望温暖的房间和美味的巧克力,这是她梦想与期待的体现;她对希金斯教授的粗暴态度无力反抗,于是就想象出教授溺水无助并被国王枪决的画面,以示心中憎恨和报复的痛快;而伊莱莎练习发音的执着与进步都集中体现在“西班牙的雨主要下在平原上”这句话的反复展示中,甚至成为影片中体现伊莱莎语音变化的经典台词。当然,人物的具象化塑造与演员自身气质是相融合的,演员的角色表演必然融入其个性体验,赫本在《罗马假日》中的高贵形象无疑奠定了她所饰演的伊莱莎的优雅风范,而伊莱莎也以赫本塑造的形象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角色。

(二)场景的全景化展示

文学作品中的场景须多角度描述,而电影可以通过瞬间影像表达诸多事情。文学作品里呈现的是文字传达的虚拟空间,而电影则通过镜头转换来实现场景的全景化展示。《窈窕淑女》中的全景化场景既有对原著中空间片段的融合,也有根据影片需要凭空创造出的场景。首先,原著中检验伊莱莎身份的是使馆的花园宴会,且宴会中的场景是通过人物间对话间接展现的,而电影中的场景设定则是使馆舞会,其环境及参与人员的装扮甚至是配乐都尽显舞会的高规格及庄重氛围。且为了突出原著的讽刺意味,片中还特意塑造了虚伪的匈牙利语言天才以增加人物冲突和悬念,以全景化的舞会场景助推伊莱莎终获认可的剧情高潮。其次,电影中观看赛马的场景是原著中没有的情节。赛马场景并没有出现马群,反而以声音作为背景,通过女性的帽子和男性的雨伞等装扮及镜头定格的瞬间凸显伊莱莎与此场景貌合神离、格格不入的本性,以全景化视角彰显出上流社会的保守、虚伪及人物间的阶层冲突。

(三)情节的意象化联结

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一方面要通过情节重组来构建影像化的文学经典,另一方面其叙事结构和呈现方式又要获得当代观众的认同。电影情节的调整既是原著的意象化体现,又是与观众形成的联结式共谋。原著《皮格马利翁》取自希腊神话中名为Pygmalion的雕塑家,该雕塑家爱上自己雕刻的塑像并与之终成眷属,这种从希腊神话中获取创作灵感的做法在当时非常普遍。萧伯纳以此名暗示了希金斯教授将伊莱莎视作自己的作品,而同时希金斯又是厌恶女人的不婚主义者,因此在原著结尾希金斯与伊莱莎并未走到一起。《窈窕淑女》仅从片名看就与原著不同,伊莱莎从原著中的被动客体成为电影中的主体。尽管希金斯在影片中依然强势并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伊莱莎,但伊莱莎自信地唱出“没有你世界照旧”来挑战男性的权威,让希金斯开始思考“我已经习惯了有她的生活”。这种人物内心和立场的情节变化既是人物关系的意象化体现,也顺应了当时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兴起的社会语境诉求。在电影结尾,伊莱莎回到希金斯家中,希金斯则以帽子遮脸暗示了他故作傲慢之态背后对伊莱莎的接受。如果说原著结尾是为了强调社会现实的冲突,电影结局则以二人半开放式的浪漫复合回应了观众的期待。

可以说,英美文学经典与英美电影已超越时空和传统认知表象实现了意象化的深度融合,尽管其意象化的艺术解读和表现方式存在差异,电影对文学经典灵魂核心的挖掘和再现始终如一。影视剧作就是感性化表达的文学文本,而文学内涵则为影视创作的意象化表达提供无限的具象化空间。

三、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影视化传播意义及影响

英美文学作品以文字符号构建能指的内涵,而电影则以视觉影像塑造所指的外延。英美文学经典的影视化改编既是英美影视剧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也使文学作品借助影视传播扩大了其时代影响力并构建起多模态文学内涵。

一方面,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是英美电影的发展策略,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以经典之名赋予电影深厚的艺术内涵。《皮格马利翁》这部经典之作是《窈窕淑女》的创作基础,奠定了《窈窕淑女》的艺术内涵。纵观奥斯卡获奖影片,凡是改编自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电影大都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或被提名,这其中原著的分量不可低估。而且,有些英美文学经典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作,为不同时期的电影创作带来灵感。

另一方面,英美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传播是文学经典传承、延续和获得新生的重要途径,影视剧作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文学主题并提升了艺术表现力。电影改编不是简单地忠实或背叛原著,而是将原著置于当下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与观者进行互动式对话,从而建构文学经典的时代价值和启示。电影的直观影像刺激观众重温经典之旅,电影的仪式感激发对经典的集体认同感,电影的共享传播丰富了文学经典的文化互动与传播效力。时至今日,很少有人再去阅读《皮格马利翁》,而《窈窕淑女》则以影、视、剧形式赋予原著更强大的生命力,经久不衰。由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不但成为解读原著的重要补充,还是英美文化与语言学习的有益资源,更被视为文化价值呈现的重要载体。

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尽管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二者呈现互动互融的发展趋势。电影通过文学助力获得可用的题材,文学作品借助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英美文学经典从文本到影像的传播是构建文学多模态及深化电影文学内涵的双重需求。影视剧作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场景描写及情节发展以立体生动的方式展示给观众,利用现代影视技术在文学经典与受众读者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电影会拓展文学作品的内涵并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文化体验,它也在无形中影响文学的创作并引导大众的价值取向。只有将影视改编置于时代背景之下,以现代影像技术再现文学经典意象并尊重文学与影视的各自特点,才能实现良性、有效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推动文学与电影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伊莱马利翁英美
因期待而成长——“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大嘴巴”女儿的心事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对盖茨比成败的影响
2岁的无鼻“小战士”离世
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伊莱莎和月亮宝宝
你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