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迪
哥特艺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表现主义美学,在18世纪中期,英国作家荷霍勒斯·沃普尔所著的《奥特朗托堡》被称为近代哥特文学的开端,在这个时期,哥特元素与浪漫主义文学、诗歌的结合诞生了许多经典著作。随后,哥特艺术在电影艺术领域的发展延伸至动画领域,并以死亡和超自然现象作为主题,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述说着人生的哲学。其中,蒂姆·伯顿的《僵尸新娘》《科学怪狗》更是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被称为奥斯卡奖风向标的金球奖以及被称作“动画诺贝尔”的安妮奖提名了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的《精灵旅社》,它们都以独特的哥特美学风格和浪漫主义的人文关怀在动画领域初显锋芒。
哥特文化由来已久,其词意在千余年的历史中被赋予了多重含义,从最初指代野蛮的哥特部落,到文艺复兴时期创作者的笔下蔓延至文学、建筑、绘画和音乐等领域1,哥特元素被打上神秘、诡异、野蛮的历史标签。和宗教主题、宗教文化相结合是哥特元素至今长盛不衰的缘故,尤其是在小说和建筑领域。18世纪后半期哥特文学在小说领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奥特朗托堡》《呼啸山庄》《科学怪人》以及《德古拉伯爵》等著名小说,以及巴黎圣母院、圣保罗大教堂以及巴塞罗那大教堂等哥特式建筑数百年来向世界传播着哥特文化与精神。哥特元素发展至今,在动画领域亦有所呈现,就近十年来说,具有哥特元素的动画电影并不缺乏佳作,例如蒂姆·伯顿的《僵尸新娘》和《圣诞夜惊魂》,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的《精灵旅社》系列。
蒂姆·伯顿和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在风格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精灵旅社》系列的人物设计虽荒诞却不恐怖,并从写意与传神入手进行人物的设计,还在角色的基本运动规律之上设计出一个个憨态可掬、颇具顽童味的鬼怪形象。例如《僵尸新娘》里艾米莉出场的一段镜头,蒂姆·伯顿通过超远景的推轨运镜来完成最初的镜头衔接;紧接着,又借助月光,隐约地表现出破旧的哥特式婚纱、戴戒指的手指以及苍白的皮肤。《精灵旅社》里的角色更充满了奇思妙想,吸血鬼从不吸食人血,久住旅社的狼人忙着照顾幼崽而忘却狩猎能力,一人分饰两角以求证明自己有女友的隐形人,憨厚淳朴却总被欺负的弗兰肯斯坦,更少不了影片中的原创女主角梅维斯,她是德古拉的独生女,活了百年才第一次见到人类。
蒂姆·伯顿和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影片当中的女孩子思想独立开朗、敢爱敢恨,女性形象有别于传统动画的懦弱公主形象。在《僵尸新娘》当中,哥特贵族女孩维多利亚不顾父母反对,只求和同样喜爱哥特文化的男孩维克多在一起,而维克多害怕和维多利亚在一起的艾米莉,最后艾米莉为了两人的幸福,便化身为蝶消逝在月光之中。同样,在《精灵旅社》的第一部中,梅维斯遇到无意闯入旅社的人类乔尼,两人一见钟情。虽然德古拉伯爵非常反对自己的女儿和人类在一起,但梅维斯的坚持和乔尼的努力使德古拉放下了陈旧的隔阂和见解,甚至数百年不愿亲近人类社会的德古拉开始理解新世纪人类的思想。
在《精灵旅社》中,常常提到的一句话揭示了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创作的内核:“怪物、人类和独角兽到底有什么不同,双方喜欢就应该努力去追寻。”哥特文化中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死亡美学在《精灵旅社》第三部中有所体现。例如,在前往亚特兰蒂斯的游艇上,德古拉喜欢上了吸血鬼猎人范海辛的后代孙女艾丽卡,即使艾丽卡和范海辛最初非常厌恶德古拉,但艾丽卡发现德古拉与记述中嗜血、无恶不作等吸血鬼特性并不相符,两人最终打破隔阂。蒂姆·伯顿和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导演善于塑造充满人性真善美的鬼怪形象,虽蒂姆·伯顿的影像风格更偏爱暗灰色的色调,并且通过幽灵和骷髅等物带给人们惊吓,但两位导演更多的是以充满童真趣味的鬼怪形象来对人性当中真善美的那一面进行着呼唤,同时以黑色浪漫的方式完成一次对于自我的救赎。可以说,哥特就是一场心灵之旅2,而这也是哥特元素所具有的反讽特性。
哥特鬼怪的文化根植于美国文学当中,蒂姆·伯顿曾改编过“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沉睡谷传奇》,并以此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虽说真人与动画电影媒介不同,但其思想内容却出奇一致。蒂姆·伯顿和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喜爱以非主流的哥特艺术形式来表现真人影片所不能呈现的效果,腐烂的僵尸、拼接怪人和狼人等怪物在真人电影中的形象总会引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难以通过轻喜剧的方式来体现反叛精神下的黑色幽默。
蒂姆·伯顿的动画影像风格无处不透露出哥特文化,更像一场顽童的游戏,这比起制作合家欢的动画电影,他更偏爱善恶对立明显的影片,正如将哥特元素演绎得淋漓尽致的电影《剪刀手爱德华》。《剪刀手爱德华》是一部哥特童话,没有怪人、吸血鬼和超自然的现象,人们利用爱德华的淳朴免费为自己服务,但当爱德华在救人之时无意伤害了他人,人们将他赶走,并且赶尽杀绝。相较而言,《精灵旅社》则是一部合家欢的影片,即使怪物在无意当中中伤人类,他们也绝不会以冷漠和无情的态度回应,并在不断的理解的过程当中也放下了陈见。
受到哥特元素所创作的动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体验,它们在主题上对死亡美学有着不同程度的见解和刻画,并通过加入哥特这个新的类型元素,使得动画在脱离低龄化的价值取向上有了更长远的进步。兼顾艺术与商业的双重考量,哥特元素虽是神秘、荒诞和野蛮的象征,但在经过建筑、文学等各式艺术的糅合之后,早已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代表的也不仅仅是巫术和恐怖等特征。通过《僵尸新娘》《圣诞惊魂夜》和《精灵旅社》系列对哥特文化的喜剧化处理,人们对哥特文化也将抛弃先入为主的恐怖印象,毕竟,有喜有悲、有血有肉的可爱怪物形象,很讨全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动画界的全球巨星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喜”。喜的方式千变万化,动画本是写实与抽象的艺术,从造型方面就有许多点可讲,例如丑化角色形象等。更有动物拟人化的手法,每当动物模仿人类的时候,人们总会感到滑稽可笑,这种手法由来已久,早在部落时期便有人打扮成野兽鬼怪来赢得大家的喜爱。除此之外,还有动作方面,故事情节、口吐言谈和声调音乐,能留存于世界舞台上的动画巨星都具有唯一性。例如迪士尼、皮克斯家族的成员们,人们对它们投入了真情实感,这些作品都具有“喜”的特征,以黑色幽默的形式来对现实生活进行描述,而哥特风格的轻喜剧《精灵旅社》在这方面有着诸多表现。
在电影《精灵旅社》中,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导演糅杂了歌舞剧的形式,在刻画人物、情感表达上有着多样的选择,甚至当音乐与绘画这两门艺术结合起来之时,它所呈现的效果是惊人的。在音乐节点的帮助下,可以设计一连贯富有节奏性的动作,如德古拉伯爵踩着鼓点进行跳舞,风沙怪人以埃及风的音乐进行舞蹈时,这部属于哥特式的作品便少不了哥特式音乐的魅力。每当人们看着经典小说和戏剧中熟悉的怪人以意象不到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时,惊奇感和欢快的节奏就将带动人们的情绪。例如,德古拉以萨克斯爵士乐为主,科学怪人以鼓乐为主,人类乔尼是以DJ音乐为代表;而反派的登场,常常以重金属的摇滚乐来渲染气氛,再搭配交响、摇滚和多种现代音乐元素,甚至加入了新型的电音,为的都是打造出神秘凄美的、黑暗荒诞的,有别于传统音乐剧、动画歌舞的新型片种风格。
音乐与画面息息相关,在影片当中两者并不独立,呈现出相辅相成的态势,情节和音乐的喜剧化表现往往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包含了一个小因果叙事段落的情况之下。在《精灵旅社》第一部当中,德古拉在古堡内费尽心思在不被人发现的前提下将乔尼送出去;当时的怪物世界一旦发现有人类入住旅社,将对德古拉产生极度的不信任;在德古拉躲避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连串的巧合和意外,并误打误撞地让其看见了正在排练节目的科学怪人。在发现怪人的音乐早已跟不上时代时,乔尼忍不住上台大施拳脚,从而带给旅社新奇感。
歌舞始终贯穿《精灵旅社》系列,它们与画面相辅相成。片中,配乐的变化与画面色调、镜头演出、故事情节、舞蹈设计结合起来呈现出极其具冲击力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沉浸在一场精心编排的歌舞表演之中。其中,第三部末尾极具想象力的一场狂欢式歌舞演出让观众的情绪达到高潮。首先,艾丽卡利用德古拉伯爵对自己的爱恋拿到亚特兰蒂斯的灭世乐谱;其次,范海辛将怪物们引领至海上的狂欢舞台,弹奏的乐章令沉睡海底的巨型海怪狂舞,而范海辛通过乐章控制着海怪的行动;最后,乔尼与德古拉所合奏出的音乐令灭世乐谱狂舞起来,将自身撕成了碎片。无论是之前巧取乐谱的歌舞戏,还是海上舞台的绚丽登场都比不上这一场的想象力。德古拉与怪物的行动甚至令艾丽卡在范海辛对自己的教导和切身体会上抉择不定,当巨型海怪即将杀死德古拉之时,方才承认自己对于德古拉的爱恋。此外,通过艾丽卡这个角色,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导演实则表达了自己对新世纪女性的向往,从最初承载家族使命,不敢违抗范海辛的意志,屈服于曾祖父的意愿到能够独立自主地行动,成为本该有主体意识的女权形象。这一点其实于最初德古拉反对女儿梅维斯与人类乔尼恋爱的情况相似,但范海辛却宁愿牺牲一切来完成杀死德古拉以及怪物同伙的家族使命。因为两位人物立场不同,本被世人认为作恶多端的怪物却从不作恶,只是长相吓人;吸血鬼猎人范海辛却从不愿意承认自己所看见的,一心想将怪物从这个世界上消灭。这种反差式的黑色幽默令观众深深体会到怪诞美学的反常性。
哥特风格的动画善以黑色幽默的形式来讲述童话寓言,这与哥特的怪诞美学所具备的反常性极其相吻。歌舞元素的加入又令此类风格的动画作品与主流动画的审美风格有较大区别。在美学上的独立特征,在卸下哥特长期以来被刻上“神秘、诡异、超自然、野蛮”等标签的时候,《精灵旅社》系列电影所展露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反叛的黑色幽默,是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借助哥特的“鬼魅”题材所谱写出的浪漫童话。
哥特式的怪诞风格得益于文学领域的发展,独立的哥特文学对超自然现象和鬼怪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一些经典作品更是基于对现实文本的批判和讽刺,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就如《爱丽丝漫游仙境》一般,哥特式的怪诞美学在现实意味的叙事上具有寓言意义。哥特式作品所蕴含的黑色幽默令人回味,虽表面看似神秘、恐怖和野蛮,但它就像大地一般承载着人性内压抑太久的情绪。哥特元素所蕴含的范围极广,哥特的死亡美学是一种积极的哲学思想,能用二元对立的手法通过对人类和怪物的描绘来激起人们心中的真挚情感,不可否认,在浪漫主义者的眼中,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死亡所无法鼓起的勇气和希望,他们倾心于内在精神的升华所带来的死亡美感,获得面对死亡的勇气以及自我的救赎。哥特元素与其他艺术相磨合,在这个过程中迸发出的火花启发着历代艺术家们留下传世之作。
【注释】
1刘怡.“哥特”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演变[J].当代文坛.2012(2):105.
2孙大路.蒂姆·伯顿电影的哥特风格抒写[J].电影评介.201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