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一二

2019-11-15 08:32刘彦伶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生词跨文化句型

■刘彦伶/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笔者曾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分别在韩国和蒙古国进行汉语教学。根据亲身经历,笔者就备课和课堂中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案例进行简要分析。

一、教学准备篇

(一)案例描述

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我在韩国的公州女子高中教中文。我的教学对象是活泼可爱的高二女学生。我的搭档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很丰富的汉语老师。她的教学理念是精讲多练,让学生尽量在“玩”(不同的操练形式)中掌握本课内容,而且最好能将所学的汉语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用的教材为《中国语Ⅰ》)

(二)案例分析

1、教学目标

一般而言,该课的题目就是主题。第二课的题目“你叫什么名字”便是该课主题的体现。另外,通过阅读课文,也可以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所以,结合题目和课文,第二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掌握该课的生词;(2)学会上课点名及回答的相关用语;(3)学会询问别人的名字及回答;(4)学会询问别人来自哪个国家及回答。

2、教学重点

在汉语课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教了学生关于点名和答到等课堂用语,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练习,学生们已经很熟悉了。该课的生词和课后习题也主要和教学目标3和4相关。所以该课的教学重点是(1)掌握与教学目标3和4相关的生词;(2)掌握句型A:你叫什么名字?B:我叫( )。(3)掌握句型:A:你是哪国人?B:我是( )国人。

3、教学难点

(1)个别生词的发音(如“韩国Hánguó”是两个二声的连读,学生容易把第一个二声读成一声,即“Hānguó”;再如“日本 Rìběn”,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容易读成“Lìběn”)(2)两个句型中的动词容易相互混淆,即有可能会出现学生说“你是什么名字?”和“你叫哪国人?”的情况。

4、活动设计

我们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我们会在练习句型的同时,结合多种操练形式来巩固所学的生词。关于句型的操练,我们设计了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根据学生每次的上课情况来逐步开展。

活动一:击鼓传花

请每位学生随机拿一张印有国旗的小纸片。再请一名学生上台,请她背对全班同学,快速击打黑板,同时台下的学生开始依次传花,直到击打停止为止。此时花在谁手中(或其座位前),就请该学生根据句型回答或提出问题。

【注】学生刚学习句型,对句型运用还不是很熟练。所以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允许学生看笔记。此外,在每轮的游戏中,大家的角色都不是固定的。如敲黑板的同学并不只是重复敲的动作,她还有可能被提问。总而言之,在游戏中增加不确定因素和“刺激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同时,还能保持新鲜感。

活动二:看图说句子

老师在PPT上依次给出5个国家的明星图像,请学生们根据提示,用所学的句型说出该明星的名字和国家。等学生两组句型都说出来以后,再采用点名的方式,请学生和同桌进行对话。

【注】平时应该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她(他)们的最新动态。就如我的学生们最近很喜欢看《小美好》,所以我就选了胡一天。韩国的演员是我选的是丁海寅。后来在课上,学生看见他们的照片时,眼睛都放光,有些夸张的还尖叫了起来。这样,你想课堂气氛不活跃都难。

活动三:猜一猜

这是最难的一个活动。学生不仅要猜出图片中的人物,还要用所学句型快速说出名字和国家。我们把学生们分为三个组。最先猜对且说出完整句子的小组得一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注】因为在上本课之前,学校刚好举行了校庆和运动会。于是我拍了许多老师和学生的照片。照片来自学生的生活,她们有能猜出人物的基础,这样既利于活动的开展,也有了趣味。在活动中,学生们边猜边说句子,无形之中操练了很多遍句型。课堂气氛很轻松,学生们都愿意参与进来,争着说句子。

(三)案例反思

在备课中,我认为需要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再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想成学生,结合他们的年龄和兴趣爱好,来设计活动。这样设计出来的活动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整堂课下来,老师不累,学生们还能玩得很“疯”,而且还能在玩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我知道这样说起来很简单,其实背后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和精力去策划教学活动。

二、跨文化交际篇

(一)案例描述

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我在蒙古国的陶立特中学教中文。这是一所私立学校,学生们都很活泼。

我当时在给八年级学生上课。上课内容涉及到食物,我就顺便说了几种中国的美食。不料,一个学生突然大声对我用英语说:“Chinese like eat babies.”同学们都很诧异地转身回去看着他。说实话,我当时蒙了一下。但我很快镇定下来,走过去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把手机给我看,上面有一些惊悚的图片。我对他说:“下节课我会告诉你中国人不吃婴儿的证据。但现在,我要说两件事:第一、第一节课我就规定了上课不准玩手机,而你却在看Facebook,你违法了规定。第二、like后面的动词应该用动名词形式,所以应该是like eating。”我说完,全班都大笑起来。

(二)案例分析

课后,我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学生。他不是很喜欢学汉语,并且家长也跟学校打了招呼,不用对他的汉语要求太高。有家里人撑腰,所以他敢在课上“想说就说”。(2)Facebook。脸书的内容很杂,加上学生尚小(11岁),判断能力较弱,容易受外界信息影响。(3)偏见。在蒙古国,的确有小部分蒙古人对中国人有一定的偏见。他们认为中国人奸诈(做生意不诚实)和残忍(什么生物都吃)。

我把本科老师告诉我的解决方法和网上收集的资料整理在一起。在下次课中,我向学生们进行说明:(1)把胎盘等同于了婴儿。中国人把胎盘当药服用。这在医学上也是允许的,现代西方医学上也广泛运用。(2)受影视作品和网络的影响。恐怖电影《饺子》里有人把婴儿做成馅包成饺子吃的剧情。本来许多外国人就对中国人有偏见,认为中国人很残忍。再加上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肆意鼓吹,配几张惊悚图片,再加上危言耸听的文字,很容易让学生相信这是事实。

后来,我和学生开玩笑,如果中国人吃婴儿的话,学校还会让我给你们上课吗?中国的有些食物的确会让你们觉得不能接受,比如狗肉、鱼头。可同样的,中国人觉得一些外国的食物也很奇怪,如法国的蜗牛、肯尼亚的鳄鱼大餐。这些都是饮食文化,每个国家都各有特色。我们要学会尊重不同文化。另外,你们自己要多学会思考问题,Facebook上的信息不一定就是对的。你们也有同学去过中国了,大家可以多问问他们。或者等你们以后长大了,自己去中国看看。我保证中国很安全。我也欢迎你们向我提问,我会告诉你们最真实的情况。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没有盯着那个学生,而是与每个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因为我知道,其实每个学生都会对中国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只是有些学生“误解”较深,表现出来了。我说完之后,那名学生站起来,说了:“老师对不起。”

(三)案例反思

刻板印象与偏见有一定的联系,即都是对一个群体成员特征的概括性看法,并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的是,刻板印象有正面的和负面的,但偏见基本上都是负面的,而且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偏见很容易导致歧视。如果处理不当,人们很容易把偏见付诸行动,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而且偏见很顽固,它不会因为一两句话或几件事情,就可以被人们消除。所以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教学中,我们,特别是对外汉语老师应该身体力行,并且多站在学生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消除他们对中国人的偏见。

猜你喜欢
生词跨文化句型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典型句型大聚会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生词库
生词库
生词库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