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姣/喀什大学
首先对于什么是“语义范畴”我们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广义的语义范畴就是指由某种句法结构形式产生的语法意义。“自主”是用来区别汉语中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动作行为差别的一种语义范畴, “自主语义范畴”,不但可以解释汉语中一些自主与非自主动词结构的对立语言现象,还可以用来分析大量句法结构和语法意义的差别。
汉语动词从性质上可以分成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汉语中的自主动词是动作发出者有意识的并受动作发出者支配的动词,具有可控性,这类动词有:走、吃、买、睡、洗、讨论、分析、思考等;非自主动词是动作发出者无意识且不能自由支配的动作,如:病、忘、塌、感冒、出事、看见、失败、知道、产生等。自主动词与非自主动词在语法意义上具有对立性。如相同的动词结构,有的可以说,但有的使用就会显得不恰当,我们可以感受一下以下几个例子:
(1)a1.学习/我学习/学习理论a2.*塌/*天塌/*塌天
b1.学习吧/学习吗/学习呢 b2.*塌吧/*塌吗/*哪个塌呢
c1.马上学习/别学习/正在学习c2.*马上塌/*别塌/*塌着
d1.学习/我学习了/学习了英语d2.塌了/天塌了/塌了一片天
例(1)中左右两侧相同动词结构成立或不成立的句法形式差别说明了汉语自主动词与非自主动词的对立的语法意义。(1)中d1、d2句式虽都成立,但意义不同,d1表示的是动作行为,d2表示变化。大多数自主动词后可加“着”表示动作持续,如“看着、想着”;非自主动词后一般不能加“着”,只有少数几个可以,但是不表示动作的持续,而表状态的持续,如“醉着、醒着”。
自主范畴意义会对句法起一定的制约作用。除上述例子之外,汉语中还存在许多自主与非自主语义对立的语言现象,如:
(1)自主动词可以与否定词“没”、“甭”、“别”连用,如:“不走”、“甭买了”、“别说了”、“没洗”等;非自主动词大部分能用“不”、“没”否定,如“没感冒”、“弟弟不像哥哥”,两类动词都可以受“别”修饰,但非自主动词一般要与“了”一起用,一般不说“别病”,而说“别病了”。
(2)自主动词可以重叠,如:洗洗、走走、讨论讨论、打扫打扫;非自主动词不能重叠。
(3)自主动词可以受方式副词的修饰,如:赶紧洗、轮流讨论、大力学习;非自主动词不能。
(4)表示不定短时量补语“一下”只能出现在自主动词后面,不能出现在非自主动词后面,如:
你尝一下*你病一下
你说一下*你忘一下
你分析一下*你看见一下
你休息一下*你产生一下
通过例(1)-例(4)的观察发现自主动词与非自主动词在句法分布中是对立的,自主动词可以有重叠式、祈使式等,而非自主动词相反。但也有特殊个案存在,如非自主动词“醒”,其重叠式是“醒醒”,这在语义上带有了自主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都能听到见到,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非自主动词具有了自主用法。通过对自主与非自主动词的用法的描写分析,我们发现了自主动词与非自主动词的对立现象,而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动词结构能否成立,自主语义范畴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汉语里存在所谓的“使动结构”,但此结构中的致使意义并不同,这主要跟“使动结构”中的致使动词性质不同有关。如:
主语通常是致使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成分,此结构中的动词是自主动词,此结构为“积极使动结构”如:a.发汗、紧鞋带、端正态度 (积极使动结构);主语一般是引起致使作用的事物,即原因成分,此结构中的动词是非自主动词,此结构为“消极使动结构”,消极使动义与自主义排斥,如:b.粘人、急人、破财免灾(消极使动结构)。
了解了使动结构中致使动词的自主与非自主义,由此就可以区分这两组使动结构的意义差别。
动补结构一直是现代汉语语法学和语义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基本构式。一般动补结构有明显的标记如:动词后加“得”:笑得肚子疼、敲得粉碎;动词后加数量词:读了三遍、吃了两碗;动词后加形容词:剪短、摆整齐、他把作业写完了等。
动词后面加介词短语或趋向动词的结构也是动补结构,如:来自上海、站在门口、忙起来、飞出、跳进去等。在这类动补结构中自主动词加上特定成分时语法意义有所差异,可以表示动作,也可能表示变化,比如说:
a. “打开罐头”, “打+开(打开) ”,表示动作。
b. “一直等下去”, “等+下去(等下去) ”,表示动作。
a.“接到消息”,“接 + 到(接到)”,表示变化。
b.“让 你 猜 着 了 ”,“猜 + 着(猜着)”,表示变化。
语言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此时如果用自主与非自主的语义范畴来解释就可以明白为什么。
本文结合一些语言现象实例对自主语义范畴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与自主、非自主语义有关的语言问题,验证了学界提出的自主语义范畴会对句法起一定的制约作用的结论,自主语义范畴对于汉语句法结构和语法意义如:使动结构、动补结构中的自主与非自主语义分析也具有很大作用。本文对于自主语义范畴的分析可能还不全面,描写也未能穷尽,自知还有许多地方存在瑕疵,期望在后续的学习研究中能有所突破。
注释:
①赵军.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②邓思颖.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