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在小学德育建设中,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三个德育的主要场所,需共同作用,联合发力。其中,家庭是德育的第一场所,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道德发展;学校是德育的主要阵地,能系统完善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社会是将德育理念转化为德育行为的重要基地,是德育影响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实践所在。德育教育三位一体的构建,能针对性解决当前小学德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为小学德育创新带来新动力,推进小学德育体系的建设,为小学生人格塑造打下良好基础。
德育是涵盖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一种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是长久之功,多年来国家一直以此为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个人涵养,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出台多项法律法规文件保障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是近年来德育工作的热点。在《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曾多次强调,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共同发展,进而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并能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因此,在小学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构建德育教育共同体,能更好地推进小学德育体系的建设,推动德育工作的进步。
在今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将从德育理念、德育工作和德育实施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当前家校社合作发展德育的现状。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风的无意熏陶与父母启蒙的有意教化会使学生形成最初的三观,因此,在家庭教育下,德育理念的差异性初次体现。学校是学生统一接受教育的场所,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且规范的指导,学生所接受的德育理念会在逐步接受学校教育后发生碰撞、冲击与融合,逐步适应群体。社会是学生生活与实践的集群地,尤其是在新时代大众媒体与信息浪潮的冲击下,社会涌入的德育理念会给学生的接受能力带来考验,将家庭、学校中接受德育的学生融入社会德育中,是小学生社会化的必经之路。
此时,三大主体的德育理念会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家长由于“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而在家庭德育中忽视学校德育工作,仅以自身经验或经历引导教育孩子,就会造成德育理念上的差异分化;再比如,社会德育理念多以实践为主要手段进行德育教化,学生在经过学校德育教育后仅吸收理论知识,在德育知识外显的过程中存在障碍,导致学生在家庭德育、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三者之间存在困惑,影响和制约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正确发展。
现在的小学德育工作中,虽然已经加大了家校合作、家社合作的力度,但在德育工作的沟通上还存在信息延迟、缺少交流等问题。在生活中,有时家长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误解、怀疑甚至否定,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贯彻;有时家校社合作中由于缺乏沟通和理解,导致家校德育冲突、社会德育乏力等,都是我们需要在今后合作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德育工作是应在家校相互沟通与理解中进行,同时要以社区为载体,充分调动各方教育力量,加强德育工作的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才能做好德育工作。
如果把家庭德育比作学生的“德育出发点”,学校德育就是学生的“德育发展处”,社会德育就是学生的“德育实验田”。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为德育的三大阵地,具有广泛且深厚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可以为当前小学德育工作提供强大的助力。
但放眼现实,在落实小学德育的实施中存在德育资源开发不足、利用率低、收效微小等诸多问题。比如,以学校德育工作中通常只注重课堂的教育渠道,缺乏与家庭德育基础与社会德育实践上的融合;再比如,学校德育工作只局限于知识教育与教师单一说教,未能很好的开发家庭德育资源与社区德育资源,缺少资源的统筹与整合与德育创新,因此导致的德育环境的资源利用不到位。
生活处处有德育,把德育工作置于家庭、学校、社区的交互中,在各方力量作用下形成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将德育知识外显成德育行为,实现德育的育人目标。只有共建德育工程,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才能将德育渗透到细微处,充分利用多种教育力量,提高德育的实效化,促进德育工作的常态化。
首先,健全德育联动机制,实现通力合作,一是组建德育家校委员会,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与章程,加强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联系;二是定期进行德育培训或开展德育交流座谈会,能面向家长定期开放开放课堂,让家长深入体会家校德育交融的益处,并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立足细微处体现德育创新;三是将德育工作延伸到社区之中,拓宽学生的社区实践活动领域,多方向开展社区德育活动,增强社区德育的培养意识,为小学德育发展提供新瞄向。
小学生趋向成熟的过程中,同辈群体与社会意识对其的影响会逐渐增大,有时会超过家长与教师的影响,但这不意味着的德育任务中心的转移,而是更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德育联合。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的参与者,也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因此,家庭、社区、学校德育工作应加强沟通,协同进步。
首先,在家校沟通中,家长要树立德育责任感,与班主任老师和年级主任加强联系,在家校委员会等家校联合组织的基础上,关注德育发展实况,增进彼此的了解,达成德育共识;其次,在校社沟通中,学校在组织管理学生进行德育活动时,可将理论培育结合社会实践,带领学生有秩序地参与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品质;最后,在家社沟通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家长要时刻关注时事,了解社会动态,及时向学生传输文化思想,并对社会风气中的不良成分进行过滤,教化子女,培育优良家风。
德育要抓住契机,在细枝末节中体现教育意义。发展家校社三位一体下的德育合作,需要把视角挪向校园之外,利用好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充分调动家庭和社区参与学校德育培养的积极性,重视培养的实效,综合各方教育力量,深挖德育教育资源。
首先,学校德育工作要发挥规范作用,在课上通过各学科的教学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在课余之中通过各类文体活动与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开展德育教育;其次,家庭德育要注重科学性,要发挥其作为德育教育中影响时间最长、效果最明显的优势,在家庭日常中渗透“仁”“孝”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并在生活里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在社会德育工作中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体资源,各社会组织自觉承担德育工作,组织举办各类社会文化活动,比如图书馆阅读活动、社区文体活动、博物馆参观活动等团体活动,让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之中培养文化意识与道德情操,协同共建德育工作。
立德树人,德育无界。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在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用心灌溉,调动一切有利于德育建设的积极力量,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机制,才可以有效推动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德育的春天。
注释:
①《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教基〔1998〕4号).
②《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