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规范视角下《诗经》英译研究
——以汪榕培译本为例

2019-11-15 04:09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译本英译诗经

■张 鑫/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诗经》居于五经之首,堪称中华文化经典。自英国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1871年的无韵体译本以来,《诗经》英译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之后,阿连壁(Clement Francis Romilly Allen),威廉·詹宁斯(William Jennings),阿瑟 ·韦利(Arthur Waley)等多位国外译者重译或复译《诗经》。中国本土译者有杨宪益(选译本),许渊冲、汪榕培和任秀桦(全译本)等多个版本。而对于对数量庞大的中国本土译者,美国翻译家温伯格在列举20世纪以来较有影响的中诗英译者时只字未提。除去汪榕培外,《牛津英语翻译文学指南》(The Oxford Guide to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也未提及任何中国译者。即使在PQDT(英语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提到中国本土《诗经》译者的也非常罕见。

就国内研究而言,古诗英译一直是中国翻译研究的重要一环。近百年来,中国诗歌翻译理论探讨基本上都是围绕诗歌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展开的。《诗经》英译的研究也是如此(打开中国知网搜索即可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学视角将文化、社会等多元系统纳入翻译研究的范畴,受其影响,国内翻译学者逐渐将诗歌翻译这一人文活动放置与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历史多元系统中考察,极大的丰富了诗歌翻译研究范畴。例如沈岚、杨静、李惠然、蔚淑敏分别从跨文化、历史、认知、修辞的视角研究《诗经》英译。

二、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译本分析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有学者提出规范(norms)的概念。列为(Jiri Levy)认为翻译是一个决策过程(decision making process),译 者 从文本选择到句子结构、措辞、标点符号甚至拼写,都面临众多抉择的可能性(Hermans,1999:74-76)。 理 论 上 说,所有的抉择均处于“完全可以预测”与“完全无法预测”这两级之间。波波维奇指出,既然抉择既非完全前定,又非绝对任意,那么促使译者做出某一决定原因何在?除了主观意愿外,译者必须面都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两套规范或习俗(norms and conventions)的制约。在《翻译中规范的性质与作用》一文中,图里认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受到三类规范的制约:预先规范(preliminary norms)、初始规范(initial norms)及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

(一)预先规范

预先规范及翻译政策(translation policy)是决定在某一时期所选择的文本类型或特定文本,直接决定了源语中哪些文本可以进入译语文化,即与待译文本的选择直接相关。翻译政策在某一特定语言、文化、时代决定翻译文本选择的要素,例如目标语文化所青睐的作品、作家、类别及流派等。

上世纪70年代末,国门重新向世界敞开,各种外来思潮也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国外的文化资源有着求知若渴的期盼。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译界呈现出繁荣景象。以各大出版社为根据地,一大批外国文学经典翻译作品层出不穷,例如四川人民出版社率先在80年代初期出版的百余本“走向未来丛书”,翻译介绍当时世界新的科技、人文、社会科学;上海文艺出版社紧随其后,出版了“外国文艺丛书”。在诗坛,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诗坛”可谓填补了一段空缺,国内译者也在与国际诗歌的交流中找到了发展民族诗歌、译介民族诗歌的渴求。正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向国外诗坛译介中华文化如大旱望云,应运而生。

80年末、90年代初,《诗经》《易经》《楚辞》等国粹精华的英译本问世。其中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师从老一辈著名学者葛传椝先生的汪榕培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汪榕培先生在与任秀桦先生1993年完成《易经》英译之后,汪榕培接受了湖南文艺出版社邀约的《汉英对照中国古典名著丛书》,至此开始了一系类的中国过典籍英译历程。1994年两人又共同完成了《诗经》英译,至此成为国内译者《诗经》英译的全译本的第二人(许渊冲为第一人)。其中汪榕培负责英译诗文,任秀桦负责注解,并在1995年出版发行;在此基础上,汪榕培、潘智丹又在2008年出版了《诗经·国风》的英译。

(二)初始规范

图里将“左右译者在目标语系统和源语系统之间做出选择的规范”称为”初始规范”。初始规范决定译者对翻译的总体倾向,即倾向于源文本还是译文文化的读者习惯。他进一步指出,如果译者倾向于目标语系统的各种具体规范,译本表现出“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的特征;如果倾向于源语系统,则表现出“充分性(adequacy)”。在可接受性与充分性之间有一个连续轴,所有的翻译都是在这一连续轴上“不断选择和妥协的结果”埃文 -佐哈尔对“充分性(adequacy)”做如下定义:充分的翻译就是在译语中体现源文的文本关系,同时不破坏源语的基本语言系统。可接受性是指译者尽可能符合译语的语言文学规范而通过各种翻译转换进行翻译。

汪榕培中国典籍翻译的目的在于向英文一般读者而非汉学家们展示中国文化,因此,在《诗经》英译中,并未特意添加注解和解释,以期达到更大的读者群。其基本规范为以美的形式传递原文意思,即“传神达意”。其整体操作规范为以全局为考量,包括诗歌背景、注解、语气、诗歌渲染气氛及其他相关项。在《诗经》的翻译中,汪榕培充分遵循源语文本的写作规范和文化规范,与此同时也尊重目标语的书写规范,使得译本通俗易懂。汪榕培亦十分注重充分发挥英语的优势使译文更具美感,例如,同义词的替换,叠音词的使用,同源词的变换等。

例1:氓

My man

氓之蚩蚩,

Here comes a man genteel.

报步贸丝。

With clothes to make a deal.

匪来贸丝,

It’s not silk he wants;

来即我谋。(2008:142)

My house is where he haunts.(2008:143)

《氓(卫风)》是诗经的名篇,它以沉痛的口吻,回忆了恋爱生活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第一章写男子殷勤求婚;第二章写女子出嫁;第三章对爱情失望,追悔莫及;第四五章写男子如何施以暴虐;第六章写女子的憎恨。全诗较长,这里选取诗篇开头部分。“蚩蚩”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词,他勾勒出那个对女子施以虐暴男子的丑态,但因为是回忆,所以作者用了一个不是十分肯定的词,但是为了后面情节的发展,这里采用了一个明显贬义的词,因此,这里翻译最见功夫。译者使用“genteel”,可谓十分确切。这个词貌似褒义,实则贬义,深得原诗精髓。再看“haunt”一词含义丰富,这里即有“纠缠不休”的意思,也有明褒暗贬之实。这两个词语的选择看似随意简单,实则体现出译者深厚的语言功底。译者的深思熟虑,对于英语优势的充分发挥足以体现其初始规范,即以源语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译语优势。

(三)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制约实际翻译活动中的抉择,主要决定译文的呈现形式及语言内容。操作规范可以细分为:(1)母体规范(matricial norms)即在宏观结构上制约翻译的原则,例如,是全文翻译还是部分翻译,以及诗节的划分、段落的删节和重复、脚注的增加与省略等。(2)篇章语言规范(textual-linguistic norms)影响文本的微观层次,如句子结构、遣词造句等文体特征,甚至包括极为细微的方面,如大小写、斜体等具体用法。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每首诗歌题目之后都有说明,例如:《淇奥(卫风)》、《黍离(王风)》、《叔于田(郑风)》、《伐檀(魏风)》、《采薇(小雅)》等。而在汪榕培的译本中,则把乐调及其英译统一放入目录中,例如:周南Southern Zhou,召南(Southern Shao)等,之后每首歌谣则从题目开始,不再加入任何注解。这样做符合“大众传播”英文诗歌的目的,另一方面书籍的排版也是中文在左,英文在右,方便中英文阅读对照。

值得注意的是,汪榕培先生不仅是中国典籍英译的大家,更在英语词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先后编著了《英语词汇学教程》、《高级英语词汇学教程》等10于众教材、书籍及专著。汪榕培对英语词汇的专注对其从事中国典籍英译帮助巨大,因其对英语词汇之间的细微差别以及对大量英语单词的掌握可以更为准确的“达意”。

例2:《摽有梅(召南)》

译文:The Plums

摽有梅,

I cast you plums from the tree,

其实七兮。

Lying on the way.

求我庶士,

If you want to marry me,

迨其吉兮。

You’d better not delay.

摽有梅,

I cast you plums from the tree,其实三兮。

Piling on the way.

求我庶士,

If you want to marry me,

迨其今兮。

You’d better come today.

摽有梅,

I cast you plums from the tree,

顷筐塈之。

In baskets on the way.

求我庶士,

If you want to marry me,

迨其谓之(2008:44)。

You’d better come and say(2008:45).

这是一首情歌,歌中女子看见树上的梅子日渐成熟,又纷纷落下不禁触景生情,想到自己一天天年长,渴望有一个小伙子快来把她娶走。全诗共三章,三章重唱,一层紧逼一层,生动又饶有趣味的展现主人公“急切”的心情。首章“迨其吉兮”尚有从容相待,选个好时候;次章“迨其今兮”已见焦急心情;末章“迨其谓之”就等你开口,足可见其急迫。译文以“You’d better not delay” “You’d better come today”, “You’d better come and say”层层递进,又着实描写出了女子急切的心情,妙趣横生。《摽有梅》为情歌,质朴清新,节奏明快。译作全诗采用英诗韵律,尾音押韵(abab),读之朗朗上口,正如汪榕培先生所说,传神,既要保持原诗风貌,也要最大程度上保留诗节的行数、长短、节奏、韵律。译文也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诗的“神”。与此同时,不拘泥于原文,例如描写树上的梅子快落完的情景:“其实七兮”(树上的梅子十成只剩下七成),“其实三兮”(树上的梅子十成只剩下三成),以及“顷筐塈之”(树上的落梅已装满竹筐),译者没有选择“七成,三成”这样的概数,而是选择更为押韵的Lying on the way, Piling on the way ,In baskets on the way,即还原了原诗的“神”,也准确的传达了“意”。以诗译诗,正是汪榕培先生的一贯坚持。

无论是从母体规范,还是篇章语言规范上看,汪榕培译本都更加注重源语语言规范,更能体现翻译的充分性(adequacy)。正如在1996年,即汪榕培译本刚刚出版之际,吕俊评价道:汪任两位先生携手合作,做到“诗诗有韵,各具神采”(1996:11),汪任所译大部分准确而优美,译者不仅注重原诗的语言特点,而且十分注意利用英语的一些优势来增强译文的美感以达到“传神”的效果。

三、结语

作为当时最伟大的译者,遵从特定的翻译规范,汪榕培和任秀桦先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推广和发扬以及普及,这起源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翻译事业是无止境的,虽然两位译者的译文已经达到了趋于完美的程度,但依然并不完美,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中国文化是如此的灿烂和博大,仅仅依靠少数译者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翻译人员来完成这个伟大的项目。在欣赏了这两位译者的优秀翻译后,除了尊重他们之外,还希望能读到更多优秀的翻译作品,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同时,把中国古典诗歌的英文翻译放在一个大的语境中,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不同的视角。汪榕培和任秀桦先生让世界欣赏甚至爱上中国文化的努力,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所有人。

猜你喜欢
译本英译诗经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