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有大文章
——《林村的故事》中的民族志书写技巧浅析

2019-11-15 04:09袁本罡杭州市委党校文化学与社会学教研部
长江丛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族志人类学田野

■袁本罡/杭州市委党校文化学与社会学教研部

“一个月要一百块美金!我真是气急了,他竟然开出这种不合行情的价钱。我突然有股冲动想把桌上那盘蜜饯砸到他脸上”。《林村的故事》是一本以厦门市郊的林村为范例来探讨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人类学经典。不过本书作者华裔人类学家黄树民在开篇却没有探讨什么重大理论问题,反而是大倒了一番苦水。让黄树民如此愤怒的根源则是本书的主角林村村支书叶文德。当初入林村的黄树民与房东商量好房租金额后,就是这位叶书记硬生生地将其拔高了十几倍。此时的黄树民对于叶书记自然没有好感。但让他自己想不到的是,这位叶书记不久后居然找到了这位高学历的“外来者”,倾诉心中的疑惑。黄树民原先的敌意也迅速消散,最后甚至“可以心平气和地坐在桌前写下他的生活历程”。通过叶文德这个关键人物,黄树民也才得以真正进入林村这个位于厦门市近郊的小村庄,并对中国大陆在1949年以后的巨大变迁有了深刻的了解。叶文德的人生丰富经历以及他的奋斗史更让黄树民决定以叶书记这名“小人物”为主角写一部传记,并希望读者能够透过叶文德这个微观个案来一窥中国农村在建国以来的巨大变化。

一、多面叶书记:《林村的故事》主人公的多重面貌

在《林村的故事》一书中,村支书叶文德是全村无可置疑的中心人物。这位出身贫寒、历经风雨的叶文德在村支书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几十年。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林村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黄树民的笔下,这位林村的领导核心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不同的面貌。在公共场合,他会如“暴君般强悍有威严而又傲慢”,但对于孩子他却极有耐心,肯陪着他们打上几个小时的扑克牌。在对超生妇女可以毫不留情的进行恫吓与威胁的同时,他对自己的妻子却极其忠诚且尊重。作为同辈中仅有的几名高中毕业生之一,叶书记的眼光与才干让林村人在改革开放中抓住了发展机遇,但在面对自己那守旧迷信父亲时他却显得无能为力。在担任村支书期间,叶文德坚信集体所有制的优势,故而在林村集体经济面临解体之时,他仍然希望保留一部分集体财产以安定弱势群体。可同时他对于共产主义抱有大量疑问,其观点之尖锐让黄树民都不敢将其呈现于自己的作品之中。作为共产党员,叶文德笃信唯物主义,但是农村中如风水等强传统力量对叶文德依然有着极大影响,有时候连他自己也不得不相信命运的力量,觉得“冥冥之中,真的是善报恶报各分明”。

叶文德便是这样一位外在形象与内在思想充满着矛盾与张力的乡村精英。凭借着自己的才干与魅力,叶文德将与林村相关的各个势力有效的捏合起来,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固、团结的利益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叶文德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但他总会全力以赴地面对,即便要与上级政府顶撞也在所不辞。这种气质使得叶文德显得坚强而精干,并使他获得了全体村民的支持。可是,改革开放以来林村的巨大变化却又让他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多,家庭的变故与视野伙伴的离去最终让他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在完成采访数年后重访林村时,黄树民发现林村依然还在沿着叶文德开辟的道路上大跨步地前进,但临近花甲的叶文德本人却开始流连于村外的饭店与歌舞厅,带着孙子唱着以往的革命歌曲消磨时光。林村的快速发展以及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功不但没有给叶文德心中的那些疑惑以答案。对于这一切,黄树民亦无法给予直接的解答,只能下意识的陪着叶书记唱起了那些老旧的革命歌曲。

二、传记式的民族志:《林村的故事》叙述方式的独到之处

自诞生之日起,人类学就不是一门局限于书斋内的学科,调全身心沉浸式调查的田野工作一直是人类学者们汲取知识、获得灵感的最重要途径。对于人类学者来说,他们总是期望能够把田野工作中所获得的点点滴滴在民族志中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不过如此一来,即便是再严谨、翔实的民族志读起来也难免会有一些琐碎感,就如洒落一地的宝珠,每一颗固然都光彩照人,但若没有一条线将其串联起来,就这么一颗一颗地欣赏也会疲倦。但这本以叶书记的个人生命史为主线的《林村的故事》通读下来却毫无一些民族志所具有的琐碎感。本书的最终目的是要去探讨中国乡村社会在1949年以来的变迁历程。但作者黄树民一反常规,以一个东南农村村民为对象,通过他的个人生命史将林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动的展现在读者眼前。伴随着对叶书记的生命轨迹的记叙,整个林村的历史与变化也如涓涓细流一般呈现于读者面前。可以说,黄树民正是以叶书记的人生经历为线,使整本书成为了一个联系紧密且易于把握住的整体。

当然,若仅认为《林村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叶文德书记的个人传记也就大大的低估了此书对于人类学田野民族志的重大意义。作为“中国社会的民族志中,到目前为止最具‘后现代’民族志取向的著作”,黄树民自己实际上也是本书的重要人物。叶文德的人生经历、成为林村领导人物后为林村的稳定与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面对中国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所产生的看法以及困惑都是在黄教授与叶书记的互动中得以呈现。与之同时,黄树民的田野调查本身也成为了叶书记人生乃至于整个林村发展史上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黄树民的牵头下,一位台商更是来到了林村建厂。因此,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在了解叶文德的人生际遇的同时看到身为作者本人的心态变化,而这在以往人类学田野民族志中极为罕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村的故事》可以被视为黄树民与叶文德两个人共同合作的产物。叶文德作为主人公负责提供材料与线索,而黄树民则负责引导与整理并在适时的时候加以一定的评论,以保证故事得以顺畅的进行下去。

以如此体裁写就的《林村的故事》自然带有极强的文学性,与另一本以“小说体”而闻名的人类学经典作品《金翼》相比,《林村的故事》里作者更多的掺杂了自己的感情经历,并将其作为本书起承转折的重要线索。此外,《林村的故事》没有如其他民族志那样专门给出结论。作者的思考大部分则体现在了他与叶文德的交流中,这种不直接点明结论的写作方式也给了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这些创新也使得本书出版后引发了一些争议:《林村的故事》终究是一部学术作品,以第一人称“讲故事”这样主观性与文学性极强的方式来进行写作究竟能否保证书中记录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将自己作为故事的主角并掺入大量个人情感,又是否能保证写作读者们不被这些情感所影响?而且,本书着眼于一名村支书,围绕他洋洋洒洒写下数十万字,可如何能保证这位毫不起眼的叶书记以及他所在的林村可以代表中国农村,用以“侧见中国历史上骚动不安的一页重要篇章”?

在笔者看来,田野民族志来说采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完全取决于作者自己。长期以来对于田野民族志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追求使得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在自己的田野民族志的写作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纠结感。一方面是自己在田野工作中在“走进去”后所沉积下来的丰富的情感与经历;另一方面却需要“走出来”,将自身的感受与经历尽力上升到理论高度。有些时候,正是这样一种对真实及客观的追求反而让田野中获得的”地方性知识”失去了本真。如果仅是出于对真实、客观的追求而把在许多田野工作中的宝贵经历以及在进行田野工作时的诸多情感体验束之高阁,那么这样的田野民族志的写作方式本身就很值得人们去思考。以所谓的“真实”、“客观”标准来看待《林村的故事》的话,此书必然会招致不少的批评。但是作为一部“后现代”意味极强的田野民族志,《林村的故事》这本书本身就是对于民族志写作的真实、客观要求的一种质疑与挑战。黄树民创造性的将自己自己作为本书的主角之一也折射出他对于民族志真实性、客观性问题的反思。

在现代学科体系下,所有学科都将追求真实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只不过在各学科对于所谓“真实”各有不同的理解。人类学是一门通过站在边缘群体对于文化进行反思的学科,它的看家本领也在于那种深入异文化的能力,而人类学的想象力也就来源于田野工作中不同文化的碰撞。作为一门专注于文化比较的人文学科,人类学越发展便越难有一个统一的理论范式。在经历了早期及以功能学派为代表的现代人类学坚持的探求实践理性,即以探讨研究文化内在因素存在的经验性理由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式之后,人类学家们开始认识到他们所需要去发掘的“事实”,即一个社会的文化模式、历史形态以及思维类型本身就带有极强的主观性。这也意味着即便那种完全客观的“事实”确实存在,我们也永远只能在她的身后苦苦追寻。因为即便是标榜采用“客观”研究方法的人类学研究往往也是从主观的界定一部分客观存在入手,这也导致这些研究在面对后现代思想家们对概念客观性的不断质疑时往往经不起推敲。

所以,所谓的“客观”可能只能是存在于理论上的假设状态而已,而价值中立与其说是一种研究取向,更不如说是一种永远无法达到的追求,甚至可以说是研究者为求得自身研究的权威性所设的一种粉饰性的说辞。那么如此一来,我们是否还必要在民族志写作中强调那种避免带入个人的感情、研究中又力图坚持消弭人的主观印象的“客观性”研究方法?对于人类学田野工作而言,人类学家的个人体验及其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理解与情感判断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而在如此要求下的民族志自然会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以及更加偏向于文学化表述的特点。《林村的故事》便是这一类民族志的范例,此书通过“民族志作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或者力图使读者卷入分析的工作中去”,使“合理的声音和观念之间的对话将成为现代主义民族志文本书写的新趋势”。

三、结语

对比与其他经典民族志,《林村的故事》更有一种追求意蕴而不施浓墨重彩中国水墨画的味道,文学化的讲述也让林村的故事也有了一种“朦胧美”。《林村的故事》讲述的只是一个小村庄里的“小人物”,而这背后所蕴含的大文章却值得我们仔细品读。在笔者看来,《林村的故事》所体现的独到之处不仅仅体现在写作方式的创新上,在对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乃至于整个的研究取向上恐怕对人类学都具有重大启发。作为一部优秀的民族志作品,《林村的故事》所反映的民族志写作方式多样化的趋势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注释:

①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2.

②同上,第2页。

③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14.

④同上,第110页。

⑤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259.

⑥同上,第19页。

⑦乔治·E. 马尔库斯,米开尔·M. J. 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14.

猜你喜欢
民族志人类学田野
希望的田野
溯源灵性与超越的神话诗学:厄休拉·勒古恩的民族志科幻书写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逸入”与“生成”——音乐人类学表演研究的“交互”路径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田野风光
在希望的田野上
从“批判话语分析(CDA)”到“传播民族志”(EoC)——话语、传播实践与“钟情妄想症”的分析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