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研究

2019-11-15 01:57:12张振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院校信息化

■张振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重要教育机构,职业教育可培养学生专业化技能。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引入信息化技术,但是其信息化教学程度不高,教学管理未发挥信息化技术真正优势,导致教育管理效率较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迫在眉睫。信息化的教学管理需遵循人性化管理理念,让教学管理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事业应用广泛,取得良好成绩,可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但是其应用存在一定不足:首先,教育信息化缺乏整合,各个系统自主工作, 资金较分散,没有以大系统进行整体管理,导致信息传达效率缓慢,工作效率较低;再者,信息化管理参建方多为中小企业,其后期研发乏力,规划要求不高,没有大企业积极参与;最后,传统信息化投入重视硬件,忽视软件技术学习,资金集中在设备采购方面,未进行科学规划和整合。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然趋势

国家重视高职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需重视教育信息化改革,强化信息基础建设,强化资源开发,构建系统化教育信息管理体制。以某地区教育管理学校为例,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学校领导重视信息化改革对教学管理的促进作用,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制度建设,在建设中积累大量经验,学校管理水平大大上升。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属动态管理范畴,包含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及改进,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教学挂历信息化可为教学积累资料数据,掌握教学现状,以动态监测制约质量,提高效率,提高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中职院校综合管理质量。

以某地区高职院校为例分析,其紧抓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视契机,申报“数字化管理”项目,以国家相关文件为规范要求,落实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保障效益,信息化改革建设质量大大提高。

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

(一)资金

政府投入专项资金,教育厅科学预算,针对参与企业统一拨款。此外,地方政府及高职院校自身筹备一定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二)资源

在政府主导下,积极引进现代化设备资源,企业融入硬件设施,联系互联网,对平台建设、调试并推广。

(三)负责及监督

省政府为主导,负责教育教学信息化落实。积极引入信息化硬件设备,让企业引入硬件设备,和企业加强沟通联系。

(四)全面化建设

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可行后,将该技术投入到各大高职院校中去。

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以数据中心管理支持,建设信息化平台,将管理、科研、财务、资产、设备、数据图书等集中到一起,以信息平台和数字信息平台实现全面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需树立正确的目标,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的教学管理,需提高教学质量,为促进教学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需确保教学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需结合信息技术及教学,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进行的创新,不仅度管理方式进行创新,需对整体管理系统进行改革创新,以信息技术获取管理需要的信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及质量。

(一)信息化教学过程创新

教师以多种媒体为教学支持,结合海量教学资源,演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以信息技术支持的交互及写作,开展个性化学习模式,教师尊重学生差异性,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管理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学习资源的渠道,学生通过电脑、手机、平板、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等渠道,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以探究、钻研的方式展开自我学习,分析多种资料,并对自身学习效果综合分析,自我审视,针对反馈信息控制自我学习进度,实现自主性学习。此时,教师则站在引导和指导的角度,对学生无法搞懂的问题,对学生“指点迷津”,监督学生学习,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开展自主学习。

以某高职院校为例进行分析,该高职院校重视对数字化资源平台的改革建设,积极收集其他高校数字化信息平台的教学资源,建立素材资源、核心课程资源、德育教育资源、师生作品资源、典型案例资源等多个板块,重点建设和学生将来就业息息相关的8门核心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配套的实践视频资源,将教学文件、课程资源等都整合起来。学生针对自身专业、将来就业方向,主动投入到学习的海洋中去,针对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视频学习,并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师生、生生充分互动,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二)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控

信息化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建立数字化教学监控系统,对学生学习活动科学检测并管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全面评价。此外,数字化教学监控系统为教师提供不同报告及计算机管理教学信息,通过监督和控制,积极收集教学目标、内容、学生问题、回答答案,以科学处理,得到大数据分析结果,为教师下一步教学管理奠定基础。同时,其还将学生的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进行比对分析,测试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分析其学习效果和自我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对学生合理评价,针对其今后的学习提出中肯建议,让学生能够在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中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还需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其信息化管理改革研发了“四三一多元量化评价体系”,系统人机互动性较好,其评价主体通过网上操作,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展开评价,让教师和学习领导随时随地的掌握不同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也可以通过登录学生客户端,查询自己的学习状态“积分”,今后毕业中,企业招聘、毕业审核等,学校针对“四三一多元量化评价体系”提供的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决策,决策合理且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三)信息化的教师教学评价

信息化教师教学评价也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持,通过建立教师教学信息评价系统,积极收集教师教学信息,建立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模型,科学分析,以大数据处理技术和统计技术分析,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综合分析。

信息化教师教学评价系统发挥信息系统高效处理、大数据处理优势,一方面,收集教师教学信息,比对教学质量标准,客观分析,让教学质量指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发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录入到评价指标数据库中,对教师评优品先、判断教学质量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建立100%校园移动覆盖网络,建设学生服务虚拟平台,为学生交流、领导定量评价提供平台支持,学生和教师可以在该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加强交互,教师答疑,学生给出建议,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发展。

例如,在某高职院校中,建立“金窗”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内容包括教学日志、教学评价、学院信息、校园简介、交流中心、考试系统、查询系统等多个板块,教师录入教学日志,收集各课堂教学的人数、课程等,便于定量分析教师实际教学情况。教学评价上,则多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的方式,以教学方法、态度、内容等进行定性分析,将定量和定性的相结合,对教师教学客观评价。此外,学生可以通过“考试系统”、“查询系统”,了解自身专业考试地点、内容、时间及结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应以人为中心,顺应时代发展,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管理当中,积极改革,响应国家发展要求,注重“以人为本”,创造现代化服务型校园管理体系,发扬人文精神,创造管理智慧,使信息技术为人服务,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院校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4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24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4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