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灵灵
摘 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重要方式和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整合,可以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获得感、实效性和时代感。要坚持方向性、主体性、创新性、实效性和示范性原则的有机统一,通过夯实课堂整合的基础,创新整合的载体、丰富整合的方法、拓展整合的实践途径、完善整合的保障机制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形成合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0-0174-02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亟须从理论层面对加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进行理性回应,以更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在教育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一般来说,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等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直接、系统教育的教育方式。隐性教育则指的是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等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通过充分利用环境、氛围等隐性资源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引导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必要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加以整合。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必然要求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学生实际接触仍然存在问题,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停留在封闭状态,缺乏吸引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促进、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着眼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的人才资源,真正彰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采取学生乐于接受、参与度强的教育方式,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抽象封闭、枯燥无味走向开放创新、生动活泼,能够有效满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要求。
(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有力抓手
当前,信息时代不断加速脚步,大学生面对的是多元化的信息,但却缺乏足够的信息辨别能力,这导致部分青年学生的思想观点和价值理念混乱,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降低了受教育者学习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增强对复杂信息的辨别能力,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意识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正是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学生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为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需求,勇于革新教育手段,使学生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平等对话,同时在教学内容上积极推陈出新,学生在不同的方面都有了比单纯的显性教育或单纯的隐性教育更好的获得感。
(三)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的培育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人才储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是在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势,认真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的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贴近学生个人实际的教育手段。这既能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又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水平,既能将社会主流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价值理论传播给当代大学生,又能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个性发展,真正贯彻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传承者的任务,彰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的客观需要
当今时代发展态势迅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在极速发展的洪流中不被淘汰,必须把准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潮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层面必须与实际层面紧密结合,才能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真正扮演好快发展时代的指导者角色。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整合过程中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回应学生的利益关切;要做到紧紧跟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脚步,应时而动,在任何条件允許的情况下不放松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牢牢把握网络阵地,走在网络时代的前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与实际相结合的最大合力。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正是对这三者的最好实践,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调整自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回应了这个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强烈呼声。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点各有千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常忽视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隐性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相应的实践探索也不充分,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将隐性教育落实到实践活动中[1],并且对其与显性教育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在对二者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示范性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方向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二者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应坚持明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方向性原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该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接班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迈进了新的台阶,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挑战,既有顺境又有逆境,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生存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加以整合。
(二)主体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主体性原则一方面要求教育者树立践行“以生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扮演好主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确立自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真正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自身的指导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只有坚持主体性原则,才能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才能提高主体对自身的认同感,从而展示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越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效用。
(三)渗透性原则
受教育者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渗透式教育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影响相当重大。教育者要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这是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需的,不可抛弃的一项基本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对学生的教育、服务、管理中,既要融入专业知识教育中,又要注重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融入学生学习的服务中,也要加强学生日常环境的宣传引导;既要融入对学生的宿舍、学习管理中,又要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学生的生产生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武装头脑,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人际交往、就业择业等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创新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首先,大学生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心态,才能不断学习、不断突破、不断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之栋梁。其次,创新是为顺应我们这个时代发展所需的必要举措,只有不断坚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砥砺前行,才能真正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大的后发力量。最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这一创新举措符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必然趋向,只有坚持创新性原则,二者的整合才能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状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示范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示范性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示范性原则的作用体现在教育工作者的示范性上。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自己的言行端正才有资格去教育别人,说服别人[2]。教育者只有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为他人做示范,才能使受教育者在优良环境中获得熏陶,将所学所得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并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塑造自身完整人格。其次,示范性原则还体现在道德楷模的示范形式上,道德模范往往体现了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需求,符合一定社会的政治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先进典型的示范性,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最后,后进转先进的示范性也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学生的特性,将后进生拼搏努力的精神进行宣传,从而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就是要根據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加以整合,因人而异地做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途径
(一)夯实课堂整合的基础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是我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手段,课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把利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所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应该注重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整合中的巨大作用。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着力为学生打造好坚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提供良好的前提。其次,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最后,课堂的设备、环境、氛围等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应积极利用先进的设备,打造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双重教育整合,使学生构造独特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观念。
(二)创新整合的载体
只有整合载体的不断创新,才能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才能更符合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一是要推进传统载体的创新与整合,发挥传统载体的优势,巩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优秀成果,发挥传统载体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整合载体,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能够活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和亲和力。三是要突出整合载体的实用性与契合性,选择适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资源,防止载体选择的碎片化,真正提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质量。
(三)拓展整合的实践途径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所以,拓展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实践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者的整合应该在多元化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实践中深入学生内心,使其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明灯。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校园自身,积极利用学习氛围、文化建设等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引进课堂、图书馆、社团和食堂等学习与生活领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也能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高校应该指引学生深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工作体验、志愿服务等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
(四)完善整合的保障机制
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重要基础,更是确保二者整合效果的关键。一是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为大学生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解除后顾之忧,高校要在人才培养设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专项教学经费,解决大学生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过程中后劲不足的问题。二是要健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组织领导机制,高校要专门成立相应组织领导小组,加强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筹协调、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确保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教学改革中有坚强的组织保障。三是要加强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专项服务隐性教育显性教育的教学研究、运行管理、效果反馈,为大学生隐性教育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四是要强化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制度建设,加强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监督与反馈,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做好诊断、评价与调试,为大学生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提供制度约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
12-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
1120082577.htm.
[2]韩泽春.隐性教育模式观照下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25):48-51.
[3]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8-08-27]
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98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