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佳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深圳 518000)
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心内科疾病,若控制不佳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等。患者一般多表现出胸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而若并发心律失常,则出现心悸症状,并引起冠动脉、脑动脉等供血不足,威胁生命安全[1]。为实现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尽早发现及处理,可通过应用心电图检测,但常规心电图存在不足,尤其对短暂心肌缺血难以发现,针对此种情况,临床加强对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可通过24h连续记录心电信号并进行编集分析,为诊断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依据[2]。为此,本次研究对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监测意义进行了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研究资料共28例,均为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均伴随典型胸痛或心前区不适症状,并经冠脉CTA检查确诊[3]。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2.43±3.26)岁;病程0.1~10年,平均病程(3.56±1.02)年;BMI 22kg/m2~28kg/m2,平均(25.13±1.17)kg/m2。排除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患者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等。
先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并保持检测环境安静,促使患者全身放松后,选择SE-1201EDAN数字式十二导联心电图仪器进行检查,增益为10mmm/mV,走纸速度25mm/s。常规心电图扫描完成后,选择BI9800型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24h患者心电变化。
阳性判断标准:常规心电图:T波<1/10同导联R波,ST段下移>0.05mV;动态心电图:ST段呈水平或下移,至少0.1mV;ST段下移超过1min,心肌缺血发作间隔至少1min。比较室早单发、室早二、三联律、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房早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情况。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表1可知,动态心电图阳性率75.00%与常规心电图53.5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早二、三联律46.43%、室早成对46.43%、房早二、三联律42.86%、房早成对35.71%、短阵室上速28.57%等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35.71%、14.29%、10.71%、14.29%、10.71%、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结果比较[n(%)]
组别例数阳性率室早单发室早二、三联律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房早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2821(75.00)18(64.29)13(46.43)13(46.43)12(42.86)10(35.71)8(28.57)10(35.71)常规心电图2815(53.57)10(35.71)4(14.29)3(10.71)4(14.29)3(10.71)1(3.57)9(32.14)χ2-2.804.576.848.755.604.906.480.07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冠心病主要是指患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最终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尤其并发心律失常,危害性极大[4]。随着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推广应用,其弥补常规心电图检测不足优势受到关注,一般常规心电图显示有心律失常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记录则会发现心律失常及种类更多,与其能够24h连续记录10万次心电信号密切相关。动态心电图可观测到短暂的心肌缺血,心绞痛自然发作的心电图变化过程,并可对心肌缺血定性、定量分析[5]。冠心病心律失常发作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血流量下降,尤其频发室性早搏、房速下降、室速下降等血流量降低十分明显,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可记录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及变化,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阳性率75.00%与常规心电图53.5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早二、三联律46.43%、室早成对46.43%、房早二、三联律42.86%、房早成对35.71%、短阵室上速28.57%等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35.71%、14.29%、10.71%、14.29%、10.71%、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与常规心电图优势不明显,但其对心律失常类型检出价值较高,为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监测价值较高,其通过记录24h心电变化能够实现心律失常的发现及分辨、评估疾病程度灵敏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