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辉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现如今,农村空心化和农房的空废化现象在各地区农村较为普遍,同时也是学者们广受关注的问题。“农房”即农民居住用房和附属设施用房的总称,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生产建筑三大类。其中居住建筑是农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活和农副产业的功能。
针对目前我国正在大量建设的传统文化村落中的农房利用与改造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已有的农房改造的实例基础上进行问题研究,探索此类传统文化村落在开发建设当中农房改造的具体策略。结合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的实际案例的改造和探索,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研究更充分,最终达到为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的传统村落农房改造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的作用。其研究目的和意义有以下几点:
(1)对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的传统村落农房改造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起到传承的作用。同时,对空心村的再生利用、对文化产业的创意发展以及乡村农房的可持续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原生态。
目前,在传统村落的建设中,往往存在着对村落农房建筑风貌和生活风貌的协调配合不够重视,产生拆除现有的农房建筑,改造成带有欧式风貌和本土风格结合的建筑。认为现有农房空间无法满足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需求。因此,产生大规模的新建建筑来形成所谓新的功能空间,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破坏了乡村原有的村落风貌,与原有的环境格格不入。景德镇市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的传统建筑改造之前就存在这两个问题:第一,建筑破损造成文化的丢失,且无法满足村民生活的基本保障。第二,乱拆乱建现象严重,造成村落建筑层次不齐,形状各异。另有农村居民通过换取新的建造地址,进行新的建筑建设,但改造中对新的环境进行破坏,缺乏整体的风貌控制,从而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的传承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盲目追求现代主义、个人主义,改造后的建筑其色彩、风格、材质等方面均与当地风貌极不协调,致使农房失去了原有的纯真。
结构作为农房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农房改造中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现有农房改造中存在着对原有结构加固不合理、无续地拆除现有结构、盲目拆墙挖洞等造成了结构利用不充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在材料的运用方面,现有的瓦、竹、木等都可以重复利用,有些即便是失去了原有的承重、维护功能,还可以转换角度将其用来装饰,但现有改造中很多材料被当做废弃品处理,严重的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改造的成本。
这些问题大多数传统村落都会出现,本文以英溪村为例所写的问题也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并联系其他传统村落总结出的几大主要问题。
传统村落农房改造因其目标空间类型和所属地域文化不同而略有差别。但其总体改造和改造策略还是大体一致的。在对现有农房进行改造时首先要进行改造对象的选择,而后经过对村落环境及建筑、民俗等地域性的调查,确定地域性传承的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目标建筑的功能需要进行建筑功能空间、结构、节能等方面的适应性改造。
(1)建造技艺的传承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最基本的物质构成要素。其材料本身的特质和使用方式都传递和表达着当地的气候、地形、降水等自然环境,每一种地域性的建造技艺都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的回应。同时当地特有的建造手法已经经历了实践的考验并不断发展,是当地最适宜的构建形式。我们在对现有农房进行改造时,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建造技艺,并做到借鉴和创新、将本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创意主题、地域建筑与当地农业和工业生产空间相融合。景德镇市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根据当地赣派建筑地域文化,传承了传统文化和传统建造工艺,比如房屋的屋顶形式、采光通风结构等均与周围的山形融为一体。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建筑巧妙的处理了场地位置、功能需求、建筑材料等产生的基本问题,使建筑和环境互为一体。
(2)结构的加固与再利用
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现代村民建新房都是采用现代的建筑材料,这就导致之前老旧的农房中的木材、砖瓦等建筑构件或材料被遗弃。这既造成了乡土文化的流失,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在传统村落的农房改造中,对这些局部构件的再利用既符合环保发展的理念,也强化了传统村落当地的地域文化性。英溪村农房改造过程中,对于结构进行了适应性改造,除了已经腐朽和破损严重的,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木质结构和夯土墙。让老宅的故事继续延续传承下去。
随着我国传统村落建设热潮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关注传统村落的规划和建设,优秀的村落建设案例也比比皆是。传统村落的重新规划建设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我国GDP经济的增长以及有利于提高我国城镇化的普及与文化的积淀。本文所用的英溪村这个例子,主要是从实践中去总结缺失,又靠理论去引导改造,做到用方案验证具体改造策略,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传统村落农房改造项目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