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富善先生是小说《四世同堂》中塑造的一个英国驻中国大使人物形象,他已经中国化,他懂得礼数,热爱中国文化,还算很善良,但却依然保留着英国人的特点,比如一直抱有一种优越感,仿佛与生俱来。他对于中国的心理非常复杂,这种心理的来源与他的身份、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小说中,富善先生虽然着墨不多,但他已不仅仅只是小说中的一个简单形象,他所代表的含义更广、更深。
富善先生在小说中代表的到底是瑞宣们内心思想的外部观照,还是面对苦难所表现出的人性的良善,还是本质上崇尚武力的殖民者心态呢?老舍先生在小说中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很值得研究和探索。
富善先生在《四世同堂》中着墨并不多,但是也是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富善先生在瑞宣失去工作之后提供给他在英国府的职位,使他能拿到薪水, 养活全家;在瑞宣不幸入狱的时候用自己的钱行贿将他救了出来;在饥荒时,富善先生给祁家送来了一袋子白面,救济祁家……在危难之际无偿地帮助祁家,这一件件事让富善先生宛如一个救世主。但他的形象真的只是这样吗?在《四世同堂》的描写中,显然并不是。
富善先生在小说里反复被概括是“一个中国化的英国人,一个东方化的西方人”。首先,毋庸置疑的他是一个英国人,“个子不很高,长脸,尖鼻子,灰蓝色的眼珠深深的藏在眼窝里。他的腰背还都很直,可是头上稀疏的头发已差不多都白了。”外貌是典型的西方人形象,这是他生来的种族,也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在《四世同堂》中,“没有一点不是英国人的”说明了老舍笔下的这个富善先生还是有着英国人本质的特点:一是自傲,即使自认为“中国化”了,却依然还一直带有着西方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那种高傲,那种不认为自己会输,但对胜者敬佩的心理,“富善先生是个典型的英国人,对什么事,他总有他自己的意见, 除非被人驳得体无完肤,他决不轻易的放弃自己的主张与看法”;二是守旧, “英国人的好处与坏处都与他们的守旧有很大的关系。富善先生,既是英国人,当然守旧。”他不单替英国守旧,也愿意为北平保守一切旧的东西。
那么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英国人又是怎样能称得上是“中国化”呢?小说中这样叙述富善先生的中国化:“他已经在北平住过三十年。他爱北平,他的爱北平几乎等于他的爱英国。”“对北平的风俗掌故,他比一般的北平人知道的还要多一些。”富善先生在北平住过的时间,应该说与他在英国居住的时间差不多一样长。他变成了北平通,甚至生平大志是写一本《北平》。在北平住的这么多年里,他学会了很多风俗习惯,甚至在这个方面比北平人还北平人。他懂得礼节,在瑞宣来拜访他的时候,他会记得中国规矩,给客人上茶, 在去祁家拜访的时候,他带着礼物,行着拱手礼。同时,富善先生对谈得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瑞宣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充分地体现出他的良善与同情心。
富善先生在小说中呈现出来的是一个自我矛盾的个体形象,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与旧的矛盾。“他觉得中国有一整部特异的、独立的文化,”“因此他最讨厌新的中国人。新的中国人要革命,要改革……他以为这都是消灭与破坏那整套的文化,都该马上禁止。凭良心说,他没有意思教中国人停在一汪儿死水里。”可是他怕中国人因改革丢失了已被他写下来的那个北平。
二是崇尚武力与反抗精神的矛盾。富善先生崇尚武力,认为武力的结果是值得崇拜的,这是注重实际的现实想法。“像火一样的革命理论与革命行为,可以出自俄国、法国与爱尔兰,而绝不会产生在英国。英国人永远不作梦想。”因此瑞宣宁可把解释中日战争只要打下去,中国就会有极大的希望的话憋在心里,因为“若是说出来……也就必定被富善先生视为梦想。”
三是同情中国又不希望中国富强的矛盾。在富善先生的心里,一方面同情中国,另一方面出于对英国利益的关切又愿意英日仍然能够缔结同盟。在日本“要把西洋人在东方的势力一扫而光”的时候,富善先生的内心深处,“他以为只有个贫弱而相当太平的中国,才能给他以潇洒恬静的生活。
在《四世同堂》小说中,老舍把这些矛盾、内心的冲突归因为战争,“战争与暴力使个人的喜恶与国家利益互相冲突,”“老人的长脸尖鼻子,与灰蓝色的眼珠,都还照旧,可是他已失去那点倔强而良善的笑容。战争改变了一切人的样子。”
富善先生的心态并不代表他个人,也并不仅限于那一个特殊的时代。小说中归因为战争也仅揭示了其中一小部分原因。自十六世纪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进入中国以来,直到今天,以富善为形象代表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认知和看法似乎较长期地处于一种复杂的心态。外界对中国的了解源于利玛窦们、商人们、旅行家们以及富善先生们,这些人到过中国,深层次地接触过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渠道和桥梁,他们自身对中国、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心态看法,折射出一大类西方人的心态。
当然,也不能断言所有的接触过中国的西方人都是这一类型。比如同样出现在小说《四世同堂》中的人物形象窦神父,他是一个意国人,与富善先生有很大差别。“他从神父的脸上看到人类的恶根性——崇拜胜利(不管是用什么恶劣的手段取得的胜利),而对失败者加以轻视及污蔑。他一声没出,走了出来。”窦神父在北平被占领之后对瑞宣是十分轻蔑的,完全不同于富善先生复杂的态度,而只是很冷淡。这一类人与富善先生不一样,他们对中国没有感情,只作为旁观者,完全置身事外。
富善先生时代的外国人有这种复杂的心理似乎不难理解,当时中国的贫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如今的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可这样的复杂心理却依然存在着。外国人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喜爱之余,那种优越感似乎有所减弱但并没有消失。信息不畅导致的认知偏差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当这些外国人还未到中国之前,对中国的最初认知,主要来自上代或上几代人的信息,而这些教育者就是那些十八、十九世纪的——抱有着对东方偏见的外国人。除此之外还有消息传播与时代脱节,导致认识落后的可能。在一些地方人们对中国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因为没有很多对中国发展情况的信息。于是他们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的观念上,有些人直到真正来到了中国后才会惊觉原来中国已经是这么强大了。
除了分析外国人一方,反观中国人自身,也有一些原因。一方面,有些国人似乎潜意识里就将外国人看得高人一等,他们自己将自己看低,而推崇别人自然会产生对方的自傲。崇洋媚外的事件在现在也并不少见。另一方面,一些中国人在公众场合不恰当的举动给自己的形象降了档。比如出国旅游毁坏文物、不加节制地抢购奢侈品、不遵守秩序等等行为,着实有损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如此看来,小说中呈现的富善先生是出于个人利益的原因,中国人的觉醒会使他喜欢的旧文化消失,让能给他平静生活的北平发生变化;深层次上看,也仍然是出于本国利益出发考虑,因为中国的强大也许会带来本国的地位下降,使骨子里的优越感受到一定的威胁,这在本质上是殖民者心态的反映。
《四世同堂》中塑造了富善先生这样一个形象,从侧面反映出老舍为代表的中国人的清醒,国家由弱到强、由被欺负到打胜、由落后到文明,不能幻想着依赖西方强国的帮助,因为他们对于中国的心态始终是复杂而矛盾的——热爱,却不希望国民觉醒;同情,希望英国能够与之建立伙伴关系,却又觉得中国不能与英国相提并论。这一方面来源于他们身份的复杂性,自诩为“中国化的英国人”;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中国人自身。
研究富善先生所代表的一类人的特点具有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也会变得不同,信息的畅通、国民劣习在未来会慢慢减少,国家也会变得更加强大,跟踪这种心理变化的趋势和轨迹将是下一步有意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