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9-11-14 17:55胡铭珊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工匠职场培育

■胡铭珊/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产品在技术、品牌、服务方面快速提升,而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要求着社会能提供足够的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及能力的人才。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的提高,高职思政教育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培育具有专业技能知识的人才了,而是要在保证人才具有专业的技能知识的前提下,还能拥有较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育都要建立在树立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因此可知,将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莫大的积极意义。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以及作用

(一)工匠精神的含义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工匠精神层次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方向。工匠精神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职业观,还影响着我们在所从事的职业领域中的行为。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经历了从传统产业到现代工业的转变,其工匠精神的内涵也从原来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转变为了专注、专业、创新、进取的精神。本质上讲,工匠精神就是指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及其素养,也是社会职业道德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职场人员都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着:①职场人员要懂法守法,不触犯国家法律和工作规范,对自己的行为有着较强的约束力;②从业人员要主动承担责任,公私分明,明确区分个人责任和公司责任;③职场人员要拥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仅仅要热爱工作,还要有一个淡泊名利、不骄不躁的处世观念;④职场人员要谦虚友善,拥有合作精神,要经常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总结称一句话的话,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支撑着人们不断地进取创新、为实现职业价值和自身价值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信念。

(二)工匠精神在当代职业环境下的教育意义

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其教育意义对社会发展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工匠精神不仅会从思想上不断积极激励从业人员在自己的职场领域中攻坚克难,还会在人们的行为上发挥着规范导向作用。

(1)激励功能。工匠精神会在职场人才的思想意识领域中发挥着源源不断的促进激励作用,会给她们带来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一个企业或者行业想要实现行业优化,那么在企业和行业内部不断开展宣讲会等来传播工匠精神势在必行。同时,高职思政教育也应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重心,将重心放在培育具有工匠精神人才上,并且也要提高学生们可以进入职场领域的价值标准,以是否具有工匠精神为其标准,以此来激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转变学生们的从业思想态度。学生们要是拥有了工匠精神意识,就有更大的可能将自己的人生理想树立的远大些,更加重视自己的从业选择以及职业价值。长此以往,优良的职场作风在社会上普遍流行起来便指日可待了。

(2)规范功能。意识决定行为,工匠精神会从精神领域上对职场人员的行为产生着制约规范引导的作用。如果职场人员能树立工匠精神的话,那么他们内心的行为准则就会高标准起来,便会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他人的行为。当然。工匠精神的规范功能不仅只体现在约束着职场人员的行为上,还会规范着企业或者行业的规章制度上,会使其变得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3)育人功能。高职思政教育本身就是因为要培育人才而存在的。如果高职思政教育能够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的话,那么在工匠精神的总核心思想的指导下,高校就会将其所包含的艺术精神、创新精神以及思想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的积极正向的重要精神传授给学生们,使他们摒弃一些好逸恶劳、好大喜功、骄躁、贪图享乐等与工匠精神内涵相违背的消极精神。

二、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能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当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期中,而要想完美的转变成功,推广工匠精神以培育大量的有着工匠精神的人才是重中之重。如果制造业从业人员能够树立起工匠精神的话,那么他们也就肯定具备着严于律己的敬业精神和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而正是这些优秀精神能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制度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定的精神支持。当前,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这一国家政策的深入影响下,培育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热点。而且随着科技人员在社会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人们对科技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学习渴望越来越大。现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我们的社会瞬息万变,这就更加使我们认识到必须放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落后思想,必须要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才能在这个社会中立足。

(二)工匠精神的普及必须依靠高职思政教育

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的教育重心是只培育具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业技能知识,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显然在这种教育重心指导下培育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上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工匠精神必须依靠着高职思政教育,以此为平台来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高职思政教育不应仅仅满足于输出只掌握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的人才,而是要在保证有此的基础下,输出拥有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因为教育出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队伍是高职思政教育目前要挑战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它就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方向的引导下,融入创新教育理念来对人才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教育。

三、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径

(一)转变高职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

原来传统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只是培育出掌握专业的职业技能知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可想而知,在这一目的的指导下,高职教学内容大多是偏向教育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掌握着专业技能素养的人才,而常常忽略对他们工匠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现在社会已然发展变化了,所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该提高,不仅要对学生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育,还要重视对学生们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育,最重要的是要以前者为辅,后者为主。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应与工匠精神的融入进行有效的结合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工匠精神相结合起来并通过实践活动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会对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们能够亲身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且会用自己的思维理解所学精神。

(三)营造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氛围

大学生在初入校园时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氛围使得这一阶段成为最好的教育阶段。而且这时候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不成熟,并且也没有一个系统化的职业价值观,所以他们的思想意识领域极易被各种意识观念所占领。因此,及时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教育氛围,多多传授一些积极正向的职业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结语

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形成离不开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工匠精神就是中华五千多年以来的文化积淀出来的。它不仅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还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因此,将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起来不仅能体现出我们传统文化的气节,还能体现教学理念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力量。

猜你喜欢
工匠职场培育
90后大工匠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工匠神形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