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平台在对外汉语互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14 13:43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利用微学习者汉语

■曹 然/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随着“汉语热”持续升温,以及互联网思维在教学体系中的延伸,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时代下对外汉语的教学需求。微信、微博、汉语学习软件等新媒体作为一种实时在线的互动平台,可弥补传统汉语课堂教学中时地受限、形式单一等诸多不足,实现教学情景的强化与教学课堂的延伸。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互动性与多元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汉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学生在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法规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言语互动。对外汉语课堂中,学习者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文化多元性,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建立在交流、理解的基础上。互动性与多元性使得以教师知识输出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教师应运用新理念,应用新技术,关联教学设施、环境、教材等多种因素,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一,利用新媒体发挥汉语学习者的主动性。课堂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主体,教师充分尊重学习者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协助其认识自身特点,制定学习任务。教学机构应从课程学习的角度整合新媒体平台和资源库,学习者通过学习平台和信息交流工具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线上的交流和讨论,提升课堂参与感,实现课堂互动由一对一到一对多的转变,从而合理、有效地将新媒体技术深入到课堂多元化教学与课后自主性学习当中,提升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成效。

第二,利用新媒体丰富汉语课堂的活动形式。语言学习注重真实交流情景的模拟,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这一诉求,教学工具落后陈旧、教学形式单调无趣,词汇语法讲解、对话练习模式化,教学效果欠佳,无法达到信息时代课程革新的要求。汉语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丰富资源和多样形式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环节,强化教学情境,布置交际任务,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主动融入课堂。

第三,利用新媒体加强教学沟通。不同汉语水平,不同文化习惯的汉语学习者课堂参与度不尽相同,初级阶段以及亚洲国家的学习者与教师的课堂互动较少,汉语交际能力提高较慢。需要教学者加强沟通,了解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汉语水平、学习问题等,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利用社交软件与学习者进行沟通互动,对课堂出现的偏误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指导,提升教学交互性。

二、新媒体在对外汉语互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微信在对外汉语互动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截止到目前,微信软件已在全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中普及运用,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成为当下主流的通讯工具。通过微信,用户可以发送语音信息、视频、图片,与好友进行即时交流。微信平台的“朋友圈”“群聊”“支付”等功能,为汉语学习者在人际交往、文化交流、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者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向学习者推送教学素材、发布教学课件,弥补传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的局限性。汉语学习者可以利用微信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交流互动,有助于问题情境化和语言知识的拓展。

利用微信平台“群聊”功能,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自主协作意识。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将与课堂学习相关的图文、课件、视频推送至群聊中,学习者分工合作,完成预习工作。课后复习阶段,学习者将问题反馈至群聊中,小组间协商讨论,教师及时收发、批改作业并回复指导,增进师生、生生互动。

利用微信平台“朋友圈”功能,可以提升汉语学习主动性。汉语学习者将自己的学习动态、生活趣闻发布在朋友圈中,可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点赞、鼓励与回复。在分享中锻炼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微信的“支付”功能可以指导汉语学习者的实际生活运用。目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有关购物场景的学习仍停留在现金支付阶段,选用的课文和图片与当今手机支付的现实已产生脱节的情况。教学者利用微信支付功能展示实际购物付款场景,可以加强语言学习与生活交际的结合。

(二)微博在对外汉语互动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微博是我国目前用户数量最多的以分享、传播获取关注的广播式社交媒体。用户可以通过PC、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接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传播互动。不同于微信以现实交际关系为基础而建立交际网络,微博以开放性作为信息发布与传播基础,具有新闻媒体平台性质,传播源更加广泛,国民参与性与交互性更加突出。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查询关键字与热门推送,找到兴趣相似的用户群体以及社会热点话题。由点及面的传播方式可以迅速形成社会性讨论,增强民众的舆论参与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者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微博关注社会热点信息,保证汉语国际教学的时代性。

利用微博“热搜”功能,可以了解并学习网络新词语,保证对外汉语教学素材的鲜活性。网络新词语具有时尚性、生动性、幽默性,更新速度快、传播力广、影响力强等特点,是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民情与国情的窗口。对外汉语教师利用微博对网络新词相关语料进行搜集整理,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了解最新的中国文化动态,强化语言附带的文化属性认知,使课堂教学焕发新活力。

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添加并关注与汉语学习相关的官方机构,比如“孔子学院”“汉语桥”等官方微博,掌握最新的汉语国际教育动态,获取教学资料与交际素材。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利用官方微博,借鉴优秀汉语教师的教学方式,获取规范权威的汉语教材信息,了解各地孔子学院开展的教学及文化活动,增进教学者之间的交流与探讨。汉语学习者可以利用官方微博获取正规的汉语水平考试及比赛信息,与其他学习者交流经验,拓展课余文化活动。

(三)汉语学习软件在对外汉语互动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汉语学习软件是依托于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教学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教学需求在手机商城中选取合适的软件或是自行开发并推广运用。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汉语学习软件,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口语练习类、HSK考试辅导类、汉字学习类、词典类以及综合类等,不同类型的教学软件在课程研发、教学设置及界面运用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口语练习类学习软件能够协助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语音教学,此类软件多配备汉语拼音声韵拼合、声调、变调练习,配合发音讲解与发声部位示意图,可指导学习者进行发音实践训练。HSK考试辅导类软件适用于准备参加HSK考式的汉语学习者,此类软件根据考试等级科学制定学习与复习计划,针对不同题型,配备各类模拟题及答题技巧,方便考生自我纠察。汉字学习类软件兼顾了读音、字义与字形等方面的练习,针对汉字具有象形性的特点,设计趣味图片帮助学习者识记汉字。词典类学习软件是学习者使用频率较高的课堂辅助工具,可以实现生词的即时查阅,一般提供汉字、拼音、英文等多种搜索方式,部分软件配备语音识别功能,能够快速检索单词。

三、新媒体平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定位

新媒体平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开创性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习氛围,增加教学互动性。但是现阶段新媒体平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运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新媒体平台的虚拟性,教师对学生的约束力减小,教学的直观交流减少,易造成学习注意力涣散、产生距离感的问题。新媒体平台具有开放性,接收到的信息数量过于庞大,学习者辨别能力有限,频繁接触会导致负面效果,应理性使用。

新媒体平台应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者可以利用其为课堂活动做准备,推送教学材料和课件,利用投票功能,获取学生意见,判断学生的学习误区,对后续的课堂教学起积极的导向作用。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新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应明确分工并有效结合,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

猜你喜欢
利用微学习者汉语
学汉语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汉语新韵》简介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