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国
湖北的两个文学刊物,一个《长江文艺》,一个《长江丛刊》,都以“长江”命名。
1949年创刊的《长江文艺》,已成名副其实的“新中国文学第一刊。1979年创刊的《长江》,启导、推动、汇入了“新时期文学”以来的当代文学历史,而今已有40年。
一份刊物,40年历史,从个人角度,我以“诗与思”为题,写出点滴回忆。
《长江丛刊》的“诗性气质”——文学创作拒绝平庸,蓄意创新的“诗性精神”,我的记忆与一个人相关:诗人何帆。这位一进大学(1978年)就写出诗歌《不幸——为现代迷信送丧的短句残章》的大学生(武汉师范学院77级),在《长江丛刊》创刊这一年,又发表了《科学喊民主民主喊科学——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长篇政治抒情诗。1981年,这位生命与文学的“觉醒者”入职《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的“诗性气质”,更与徐迟,碧野,骆文,曾卓等老一辈作家,以及新时期文学初生期的祖慰,洪洋,刘富道,映泉,熊召政等一大批湖北作家相关。上世纪70——80年代之交的湖北文坛,蕴酿并开始呈现“文学爆炸”之势。《长江丛刊》的创刊,正逢其时。湖北文坛的“炸裂”姿态,赋予了《长江丛刊》的拒绝平庸,蓄意创新的“诗性气质”。
《长江丛刊》的“思性品质”——文学评论对于文学存在与文学发展的高视点与宽视阈。我的经验也与一个人相关:文学思考者刘诗伟。我生性不敏,十多年前在一个作品研讨会上,才认识刘诗伟:专注聆听的神态,镜片后的深邃目光,睿智又狡黠的笑容:“写下来,给我们!”长于捕捉,善于催稿,向来懒散的我,尝到了这位刘主编及其陶令等编辑团队的“厉害”。
现在的《长江丛刊》评论版,更注重主题性的专栏策划;从湖北文学的区域性关注,到兼具当代中国文学的视阈格局;从具体作品的评论,到涉及文学存在的本体性与文学发展的历史性的开阔与厚重。
湖北既是文学创作大省,也是文学评论重镇,只是缺了自己的评论刊物阵地。《长江丛刊》评论版,《长江文艺评论》的创刊,阵地有了,问题也来了。如今的文学评论刊物,已经“格局化”,一三六九,等级分明。《长江丛刊》评论版,要在中国文学评论刊物的既定格局里脱颖而出,难度不小。但我们坚信,凭着刊物已经形成的“思性品格”,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中国文学评论的重要刊物。因为,在平面化、技术性、功利性、碎片化批评已经普泛化年月,凭着文学评论的“思性”品格,《长江丛刊》一定能够再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