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绽放“德育”之花
——略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2019-11-14 05:00:28刘昱厦门市湖滨小学361000
新生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师应创设德育

刘昱 厦门市湖滨小学 361000

前言

经过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倡导,当前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已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已然成为各学科教师应肩负起的义务与责任。并且,唯有利用德育的力量,才能实现学生智力与德育的同步发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因此,小学教师面临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渠道,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将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使学生真正受到德育教育的感染、熏陶。所以,在小学数学实际课堂教学中,该怎样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呢?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展开德育教育渗透

教学情境的良好创设,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思维唤醒,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情境的创设受到众多教师的关注。为了达到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良好融合,作为数学教师在着手教学情境创设时,应注意联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不能故弄玄虚,东拉西扯,要注意到德育教育方面的信息。

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适当为学生讲述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比如,我国数学家陈景润是怎样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为我国争取荣耀的。又或是在教学有关圆的知识,则可为学生讲述,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的值准确计算到第七位的人,旨在让学生懂得中国不光拥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我国人民还具有惊人的才智。在距离我们一千多年,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就有着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现如今科学快速发展,若是我们还不努力学习,无疑是愧对古人。如此,则能够成功将学生引到了本节内容的学习,使之拥有良好的注意力。

二、在问题探究过程之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智育的目标,不只是在于发展与充实智能,还在于形成优美的品质与高尚的道德。”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抓住每一个德育时机,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在你过生日的时候,有一个生日蛋糕,你准备如何分它呢?”对于这一问题,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

学生A:在我生日的时候,我会将生日蛋糕分为两份,都一样大,我一半,姐姐一半。

教师:你这样分是为何呢?

学生A:姐姐对我很好,我与姐姐一人一半,才算是公平。

学生B:我生日的时候,我会将蛋糕分为6份,妈妈2份,爸爸2份,我1份,哥哥1份。

教师:你的分法很有趣,能说一下为什么吗?

学生B:我跟哥哥都还小,饭量没有大人多,而且爸爸妈妈平时工作也辛苦了,所以应该给他们多分一些。

教师:你真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你说得很好,做得也很对。

而对于其他学生的分法,只要是合理的,笔者都进行了及时认可、表扬。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当前已然进入到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而在这一时代下,人才是地区和地区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最大的竞争点。而教育则是实现人才获取的关键,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然而,在过去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都将教学任务、教学进度作为工作的重点,仅单一地传授知识与技能,但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必须从德育入手,不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如此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借助数学趣味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一个人的成功因素中,踏实严谨的作风与态度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其也是构成个人操守与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组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应有意识培养学生这些方面。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敢于求索、不怕困难的数学精神。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借助一些难度适宜的数学趣味习题,例如,小堂与小刚每人都有一盒糖果,但不清楚盒子里到底有几颗。只知道小堂给了小刚7颗后,小刚又给了小堂15颗,这时候他们两人盒子里的糖数量刚好相等,那么如此计算,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呢?刚接触这样的题目,学生可能觉得有些困难,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不断鼓励与耐心引导,鼓励他们敢于发言、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就能帮助学生养成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数学精神。其次,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数学态度。小学阶段的孩子,常常表现出数学态度不端正的情况,比如部分学生计算不准确、书写不规范、作业马虎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进行积极引导与教育,要使他们懂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知道,在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中,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就导致了研究的失败,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态度。

结语

总之,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不仅要掌握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各种可行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但不管是采用何种方法、手段,都须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对数学学科知识做充分利用,真正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实现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良好融合,使德育之花在数学课堂上良好绽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创设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