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
市场在不断进化,10年前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基本都是能源企业和银行。今天,大量的科技型企业取而代之。如何令公司更具科技感?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传统企业战略转型,都考验着领导者的思维。
人们对新鲜事物,经常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新模式、新技术的初创企业的估值也会因此放大。一时间,“新生事物”成为创投界的流行词。汽车行业的“科技风”从2015年开始越刮越大,其中,对行业思维冲击较大的是特斯拉和滴滴这两家。
短短几年间,给人时过境迁的感觉,特斯拉的股价跌回到2014年的水平;滴滴出行的估值再难找到合适的股权融资;上市不到一年,小米的股价已经腰斩;业绩增长迅速的宁德时代,股价也开始动摇。可以这么说,科技公司的“大白菜”时代正在到来。
这不是中国特有的情况,近日来,纳斯达克成为美国股市的重灾区,科技类的代表企业谷歌和亚马逊,在一个多月里跌掉了两成左右;增长率仍保持在50%的阿里巴巴已经到了20多倍的市盈率区间。全球范围来看,科技公司的估值大幅缩水成了常态。
就连一直不遗余力,以资本优势给上市前的科技企业吹大泡泡的软银集团孙正义,新一期愿景基金也再难融资了。先前的基金也难找到接盘侠了。
具体的,应该很少有人否认小米公司的互联网基因,以及它区别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式商业逻辑。即便如此,今天的小米也就15倍市盈率,和传统企业中的如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处于同一个水平。这意味着互联网属性的溢价接近于“O”了。
20几倍市盈率的阿里巴巴也有着类似的逻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不再认为“科技”二字可以享受高估值和溢价了。
同时,几年前被人嫌弃的“传统企业”,反而估值还有少许的提升。也就是说两者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两者在资本市场的价值也正变得越来越对等。
出现这样的情况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对“科技”二字投资者已现审美疲劳,虽然确实有很牛的成长企业,但是骗子、不靠谱的更多。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所谓传统企业确实被低估了,很多行业格局好的传统企业仍然是“现金奶牛”。人们对“科技”和“传统”这两个词的认识,开始变得越来越理性。
这对普遍从2015年诞生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比如蔚来汽车现在的股价已经只剩下上市时的零头;同样,北汽蓝谷一直都在低位徘徊;当年风光的锂矿巨头、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尽管成长性还不错,但估值一直在低位区间,2019年年初大盘的一轮上涨,没有对它们产生什么实际影响。当年的明星现在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而那些传统到不能再传统一些行业,比如快消品、白酒、农业的代表型公司的估值普遍得到了大幅提升。汽车行业尤其是整车制造业,虽然從2018年下半年开始遇冷,但代表型企业的估值如果相比2014年的话,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记得在当时大型车企上市公司普遍市盈率在5-8倍左右,现在大多在7-12倍之间,普遍有了几成的上涨,长城汽车的动态市盈率更是到了20倍。
汽车行业正面临着以科技为主导的变革期。面对机会,企业也承载着非常大的创新和战略转型的压力。好的一面是,投资者的“有色眼镜”变得越来越淡。人们开始重新重视传统企业的价值,并且对新兴的商业模式开始变得更为谨慎。社会正在从一个浮躁的心态向务实的方向发展,不仅中国是这样,而是全球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