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宏业
这是汽车业最坏的时刻,整体市场持续下滑,车企老总悲情喊出“活下去”;这也是汽车业最好的时刻,“新四化”加持注入创新活力,潮水般的资金和创业梦想还在持续涌入。
也就是一两年内,有超过10家新造车企业产品即将呱呱落地,但等待这些新生儿的不只有尝鲜的期待,新鲜劲很快就会过去,留下的将是比传统汽车更苛刻的要求和评审。
爱驰正是新造车者中的一员,相对于过去两年里的低调,2019年以来它陡然加速,“大日子”一个接一个:2月18日,爱驰汽车超级智慧工厂全线贯通;2月21日,爱驰投资四维智联加速汽车智能化;4月16日,推出第三款车型全新概念车U7 ion; 5月23日,爱驰购入江铃控股50%股权,成为江铃控股最大股东,从而一举解决生产资质问题。工厂、产品、研发中心……在爱驰面前,造车已再没有任何障碍。
作为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很清楚时间的重要性,但他更在意的是节奏与质量。经历了两年多的酝酿,他告诉《汽车人》,2019年,爱驰即将厚积薄发。
“成立时间不长,干的事情不少。”付强笑着说道。2016年年底,曾带领多个汽车品牌在华走向成功的他,再一次当了领路人。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跳出传统汽车领域,以初心赋匠心,立志为中国汽车呈现一番不一样的新界面。
不长时间里,爱驰团队建成了上饶制造基地和常熟电池包工厂,启用了嘉定技术中心,亮相了包括U5、U7等在内的三款车型,并研发出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上钢下铝”混合车身结构、三明治结构电池包等,同时还申请了包含国际类在内的500多个专利技术,目前已获得158项专利授权。可以说在新造车势力中,爱驰的整体技术水平非常扎实。
对于外界评价,付强说:“两年多的创业,我和我的团队在应对挑战和压力的同时,也收获了阶段性成果。在不断的磨砺和锤炼中,将爱驰汽车打造成未来趋势坚定实践者,创业初心也更加执着。”
汽车制造业的—次革命
今年年初的日内瓦车展上,付强带来了即将上市的爱驰U5,在整体下滑的车市中,他反而看到了中国汽车崛起的机遇。他说:“带领中国汽车走向全球是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也给了企业家们在寒冬中探索汽车产业未知终点的勇气。而现在,中国汽车是时候在全球范围内争取份额、抢占地盘了。”基于全球化标准打造的U5已经开启了欧洲预订。
当然,重头戏还是在国内,包括爱驰在内,诸多新造车企业都计划在这一年实现交付落地。如果说新造车此前还只是一个概念,那么在2019年里,概念正在加速落实。
但2019年不仅是一个分水岭,更是一道生死线。今年前四个月,车市寒潮依然延续,即使传统车企中的头部企业,也纷纷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对新造车企业来说,当下会不会是一个最坏的时刻?
付强不这么看,他请记者关注另外一组数字,过去两年,国内新能源车增幅大于60%,远高于国内车市增长的巅峰期。即使补贴退坡,今年4月份新能源车月销量依然同比增长28.4%,这意味着新能源车正摆脱政策依赖,转向以市场主导。付强说,新造车企业的空间和机遇,远大于挑战。
当然,能否抢在窗口期关闭前确立核心竞争力,如何发挥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优势,是新造车企业“活下去”的关键。值得庆幸的是,在最为关键的底层商业逻辑和营销价值观上,爱驰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
“爱驰的底层商业逻辑,就是让用户深度参与。”付强谈道。他说,从公司定位来看,爱驰汽车是一家用户深度参与的智能出行服务公司,未来计划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爱驰的创新之处在于全新的商业模式,不止于造车,更要造用户深度参与的智能产品,让用户在产品端、服务端甚至维修体验阶段都可以深度参与,这就是爱驰造车的底层逻辑。
从业30年,付强对汽车业看得更透彻,也更心有不甘。“对于行业存在的问题,我越来越感同身受。产业链中的相关利益方仍然在相爱相杀;用户买车用车的过程没能更加的便利透明;拥车的初心是为了让出行更美好,却不幸变成了负担……我在想:为什么我们不做点什么?”
这也正是他和另外一位创始人谷峰的共同心愿: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爱驰要做的是,成为智能电动时代最具创造功力的破局者。
迭代推进的创新技术给了付强们这样的底气。付强表示,伴随5G时代的到来,在涉及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全链条中,用户深度参与的程度越来越高,而现有的应用场景已经无法充分满足这个需求,存在很多痛点。爱驰创立的初心就是破解这些痛点,提供真正不给用户添麻烦的产品和服务。“用户”甚至在产品研发前期就会融入,爱驰为此推出了用户CEO计划,在产品形成的每个节点都会让产品体验官参与。未来还会开通更多接口,让研发更加柔性化,实现更多的C2M。
与当下不少企业热衷推出“智能汽车”不同,付强说,爱驰的智能汽车不仅仅是产品的智能化,更是围绕用户的第一性原则,构建一个智能化的用车生态。“让AI赋能全产业链。”
为此,人工智能团队将成为爱驰汽车最为侧重的部门,除了不少车企关注的语音手势、人脸识别、自动驾驶之外,爱驰更多思考的是,如何推进用人工智能去打通整个产业链,让AI改变整个汽车产业。
甚至在生产端,爱驰也拓宽了接口,为未来预伏了更多可能。“目前爱驰上饶超级智慧工厂自动化率达到90%+,一期产能15万辆,生产逻辑是全柔性的模块化生产。”付强特别邀请记者参观上饶的数字化虚拟工厂,“(数字化虚拟工厂)不仅大幅缩短了开发周期和同步工程,未来还可以实现并联作业,不亚于汽车制造业的一次革命。”
比成功更可贵的是创新
在经历前几年的概念导入与闭门造车后,新势力终于要开始真刀实枪地接受市场的检验了,如何在数百家企业、上千款车型中脱颖而出,付强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差异化竞争壁垒。
“传统的造车、卖车思维及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需求,这样的趋势势不可挡。谁能更快地适应这种变化,谁能更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谁能真正打通整个产业链,实现消费者在全链条的深度参与,谁就能在竞争中争取主动。”他表示,过去两年多来,如果说爱驰汽车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营造一个用户深度参与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差异化壁垒下,以用户为中心,打造从产品研发制造到销售服务的竞争优势。”
在逐步构建起研发采购、产能建设、产品导入的—系列布点后,营销渠道成为爱驰当下布局的又一个重点。同样,按照底层商业逻辑,“我们要以不给用户添麻烦的原则来创新渠道。”付强再一次提到了爱驰的初心。
和付强一样,同样战斗在营销一线多年的爱驰汽车执行副总裁蔡建军也有深刻体会。传统零售模式的痛点越发显著,实体店经营面临巨大挑战。为此他提出“尝鲜常新”的观点,颇让入耳目一新。
蔡建军认为,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用户的消费决策正在重建,他们更加理性、多元、注重品质和品牌感知,更希望“尝鲜”。与此同时,新技术和新消费催生的人际连接变化,以及所带来相应的营销端变化,都促使消费市场面临着意识重构,汽车企业的服务思维和模式也必须保持“常新”。
前不久,爱驰提出了“7921”用户伙伴养成计划,对渠道进行创新重构,目标就是,在经销商和用户之间,构建“平等、透明、交互、共创”的伙伴关系。蔡建军介绍,归纳起来包括三大准则:通过销售、服务分离,打造更优质、更贴心的用户体验;利用线上线下结合,实现服务模式的便利化与信息的透明化;最大程度利用存量资源,让过去的人找店,变成店找人。“最终目的就是,通过用户深度参与,以共创生态的‘常新模式让用户‘尝鲜意识得到满足。”蔡建军说。
从智能柔性化工厂建设到“不给用户添麻烦”的底层商业逻辑,乃至“尝鲜常新”的用户伙伴关系,暂且先不去预测成功与否,对于当下深陷产品进化与服务升级瓶颈期的汽车产业来说,爱驰汽车正带来一股令人耳目一新的清风。站在传统汽车肩膀上的新造车者,最可贵的就是这股子锐意创新、和而不同的勇气和底气。
在汽车业磨炼了几十年,以付强、谷峰、蔡建军为首的爱驰团队,对创业以及造车这件事都看得很清楚。市场留给新造车者的窗口期不会太久,有些企業甚至没有入局就可能出局,到底谁能剩下来?付强说,这得看天时地利人和,但不管谁能胜出,大趋势在那儿摆着,方向对了就差不了。“如果按照这种理念和逻辑往前走,未来肯定会诞生不止一家伟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