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管演奏中的颤音技巧分析

2019-11-13 15:54赵秀山
参花(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训练方式

摘要:颤音是双簧管演奏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技巧,会对最终演奏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加强对双簧管演奏者的针对性训练非常重要。本文将立足于双簧管演奏,重点对颤音技巧的练习方法与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双簧管演奏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双簧管 颤音技巧 训练方式

在双簧管演奏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改变音色,使演奏的声音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展现出双簧管独特的音乐演奏艺术魅力,常常会用到颤音技巧。通过灵活地运用颤音技巧,有利于制作出多变的音色以及泛音效果,从而可以显著提升双簧管演奏的整体效果。因此,加强颤音技巧在双簧管演奏中的训练与应用是当下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双簧管演奏中颤音技巧的训练方法

(一)基于哨片的应用进行训练

横膈膜是调节双簧管演奏的声音音高与音调中一个重要的生理器官,主要是通过改变腹腔内部气压的方式来调节音量与音高,同时也会对横膈膜的频率与振幅产生影响。此时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哨片的方式对学生的颤音技巧进行专项训练。例如,运用哨片吹奏出中音Do这一简单的音调,频率可以控制在60次/分。具体方法如下:在保持正常速度的条件下,通过持续多次升高腹腔气压的方式,紧跟拍子的频率和节奏,使横膈膜部位可以有规律的向外扩张。在掌握这种训练技巧之后,在重音音节部位可以按照2次/拍,60次/分的方式训练,之后逐步在重音节部位增加节拍次数,并展开反复训练,这样可以在加快重音频率的同时,使横膈膜呈现出更小的振动幅度。在掌握上述的训练技巧之后可以进行反向训练,具体来说,就是每次音节停留的拍数呈现为由多到少,直至频率控制在60次/分,完成整个演奏过程为止。在横膈膜的运动过程中,会对音调和音量进行改变,所以为了避免其对音质带来不利影响,要注意规避音高与音量出现大幅度变化的情况,可以通过摆动下颚骨的方式向下做出拉伸动作,并尽可能地减轻颤音的振动。此外,同样可以运用哨片,通过下颚骨下拉的动作,训练对音质稳定性的把握与控制能力,以此使颤音的表达更加自然、流畅。

(二)基于双簧管应用进行训练

哨片的运用与训练是掌握颤音技巧的入门操作,之后可以利用相同的吹奏原理,在双簧管演奏上进行实践演练,这样会进一步提升颤音技巧的训练效果。相较于双簧管的颤音技巧训练,单独通过哨片吹奏的训练方式难度更大。首先,可以选择如中音Si等一些简单、平和的吹奏音,之后按照类似于吹奏哨片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比如,在体会到有规律性的振动之后,可以伴随着每个节拍进行4次振动,以此可以训练单音节吹奏中颤音的运用技巧,其间要尽可能地吹奏出宽阔、柔和的音色。同样可以依据下颚骨应用的哨片训练方式在双簧管演奏中训练颤音技巧。例如,可以选择练习容易吹奏的中音,当利用下颚骨改变音高时,要尽可能地确保音高每次保持相同,其间不可出现忽低忽高的情况。同时要将下颚骨的运动频率控制在60次/分,且横膈膜的振动速度也要与此相匹配,伴随着速度的加快,振动幅度也要跟随着下降。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可以使训练者切实感受到颤音技巧、音高与下颚骨和横膈膜的运动具有的紧密联系。

二、双簧管演奏中颤音技巧的常见应用

(一)在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在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比较有限,主要以室内乐、戏剧与教堂乐三种风格为主。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打破了以往只注重复调音乐作品的设计方式,实现了在主调的基础上构建音乐形式,并对旋律与声音进行协调化处理。该时期的大多数音乐作品创作者也非常重视段落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是为了使听众能够细品作品,切实体会和感受作品中的音乐旋律,而不是为了追求奇特的旋律而忽视声音与旋律之间的平衡性与协调性。因此,在这一音乐时期的音乐作品创作中,颤音技巧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约束性,无法做到随心所欲的运用。这一时期主要是在长音符中运用颤音技巧,以此增强其表达力与感染力。例如,莫扎特于该时期创作出的双簧管协奏曲作品,都将颤音技巧用在了长音符上,以此增强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自然、平和的音乐旋律特征,有效地升华了作品所传达的创作主题及情感思想。

(二)在古典音乐时期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发展到古典时期时,音乐作品创作中有关复调手法的运用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主调为主的音乐创作方式,并且强化了和声和旋律之间的对应,尤其是高度重视平衡段落与调性,力求可以给听众提供更加明确的音乐感受。而音乐的凭感性主要体现在音乐风格的规范性和平和性等方面,而不是故意创作出具有新颖奇特或标新立异特色的作品,这使该时期的音乐创作在颤音技巧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莫扎特等作曲家都在该时期的创作中应用了颤音技巧,例如莫扎特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314》,其借助对颤音技巧的运用,增强了和声与旋律的对应,使整体音乐旋律显得更流畅和优美。

(三)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发展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创作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双簧管颤音技巧,并且该时期的音乐作品以细腻、多愁绪的感情色彩为主,尤其是表现个人主观意识与民族情怀,这使颤音技巧在这一音乐发展时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实际上,在该时期的双簧管作品创作中,颤音技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许多作曲家会利用颤音技巧抒发和表达其内心的思想情感。例如,施特劳斯创作的《双簧管协奏曲》中就充分地利用了颤音技巧,以此对自己内在的思想情感进行表达。其在协奏曲的开头之处运用了“Re”弱奏,之后快速地将较弱的振幅颤音与较快的频率有效地融入在其中,有效地增强了作品演奏的氛围,而在进入到“强奏”阶段之后,又引入了强振幅和慢频率的颤音,以这种对乐曲的处理方式可以使作品显得更加优美,使演奏出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更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这是浪漫主义时期颤音技巧运用的具体体现。

(四)在现代音乐时期音乐作品中的应用

在发展到现代音乐时期,双簧管颤音技巧在音乐作品创作中也发展出了具体的体系。当下,许多音乐作品在旋律、节奏与调式等方面都突破了束缚。例如,强调旋律的随意改变或节奏的自由多变等。此时通过灵活运用颤音技巧,可以有效地展现出音乐演奏者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可以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好地传达给听众。此外,该时期的音乐作品还会综合运用颤音技巧和多種乐器,如利用打击乐器等对颤音技巧的应用进行强化,以此创造出更加具有魅力的音乐作品。

三、结语

总之,双簧管演奏中的颤音技巧是提升演奏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基于哨片进行初级训练,之后在双簧管演奏中进行实践训练和应用。随着音乐时代的发展,要注意结合演奏场合的需求以及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灵活地运用颤音技巧,力求更好地将音乐作品的内涵演绎出来。

参考文献:

[1]文闻.双簧管演奏中的颤音应用[J].当代音乐,2018(11).

[2]冯浩浪.双簧管演奏中的颤音应用[J].黄河之声,2019(11).

[3]刘治国.探索双簧管演奏中的颤音技巧及其运用[J].北方音乐,2016(36).

[4]郭岩.双簧管演奏中的颤音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现代交际,2015(04).

(作者简介:赵秀山,男,本科,太原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训练方式
高三美术高考中的速写训练分析
浅析古典芭蕾舞中的手和手臂
浅析自行车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方式
激发小学足球训练兴趣之我见
声乐小组课训练方式初探
排球运动的耗能特点及训练方式探析
关于高中生原地侧向推铅球训练的几点思考
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技能训练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