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琪
摘要:《安妮日记》是成于二战期间的一部经久不衰的著作。安妮将“密室”中与范达恩一家人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人际关系,以及安妮的内心成长都记录下来。采用海姆斯的“SPEAKING”模型,对日记中的称谓语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关系的构建和情感态度的变化。
关键词:SPEAKING 模型 称谓语 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213—02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的真实日记,始于1942年6月12日,至安妮十三岁生日当天、1944年8月1日终结。文中,安妮多次采用不同的称谓语来称呼密室中的每一位成员。社会语言学中,称谓语恰巧是研究的重点。笔者借用海姆斯的“SPEAKING”模型,將日记中的称谓语选择和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探索密室中八人的亲密程度和安妮的内心变化。《安妮日记》有众多译本,笔者选取的为1997年由美国Bantam Books公司出版的英语译本。
一、《安妮日记》的相关研究以及“SPEAKING”模型
《安妮日记》一直是二战文学作品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曾作出相关研究论述。美国剧作家梅耶·莱文(Meyer Levin)用“有着媲美长篇小说的张力”来形容安妮的写作风格。此外,对《安妮日记》中译本的相关研究也有很多。何俊(2009)曾对《安妮日记》的不同译本进行研究,寻找译本中安妮等人的意识形态的变化。阮慧珊等人(1999)从Pressler.M的《安妮传记》中对安妮的性格进行了多方面剖析。虽然国内外对于日记译本的研究很多,也有一些论文以系统功能语法对其开展分析,但是目前还很少有人采用社会语言学理论角度开展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有望为后续的《安妮日记》的相关研究助力。
海姆斯(2000)拓展了韩礼德的三维模型,提出了研究的“SPEAKING”模型(亦称多维模型)。该模型涉及分析话语的场景(Situation)参与者(Participants),目的和结果(Ends)行为序列(Act sequence),方式和手段(Key),渠道和形式(Instrumentalities),交际模式(Norms),体裁(Genre)八方面。笔者采取此模型对日记中的称谓语选择进行研究,结合特定的语境开展分析,逐渐揭示密室中八人的人际关系、情感态度、安妮内心成长的过程。
二、事件主题分类与称谓语的选择
1942年6月12日至1944年8月1日期间安妮平均两三天记一次日记,篇幅长短不一。长达25个月的日记主题大体可分为生活琐事,父女、夫妻关系,恋爱,以及战争与和平四类。
1.生活琐事主题
由于生活条件所限,群体成员数量少,八人几乎二十四小时生活在同一区域,摩擦也不可避免。安妮在日记中转述了诸多场景,她也将人们的有些对话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场景(Situation):密室楼下进入了盗贼,八人被迫躲在安妮的小卧室,此时范达恩太太(Participant)异常害怕,急于“解放”一下,为他人带来了麻烦。
“The pot calling the kettle back refers of course to Madame herself...What a dope,dont you think? ”
安妮采取“Madam”——女士一词称呼范达恩太太,但后文又称其为“dope”——蠢货,是十分讽刺的用法。由于范达恩太太平时是一个爱慕虚荣、喋喋不休的女人,经常挑安妮的刺,安妮一直对其抱有不满。此次盗贼事件更凸显了范达恩太太的怯懦和多事,大家都可以较为平静地面对,她却不能安静地躲藏,还得借用别人的废纸篓,低声抱怨不满(故事进展可以从行为序列——Act sequence获悉)。安妮此处选取“女士”“傻瓜”二词对范达恩太太进行讽刺,将其矫揉造作的性格展现无遗。
2.子女夫妻关系主题
安妮一家四口人,她有一个比她年长两岁的姐姐玛格特(参与者——Participant)。在大人们眼里玛格特爱学习懂礼貌,并且积极承担家务、少言寡语、成绩优异,是“乖乖女”的典范,但安妮却是“问题少女”。
“Some people,like the van Danns...Margot doesnt need it,since shes naturally good,kind and clever,perfection itself,but I seem to have enough mischief for the two of us.”在这段日记中,安妮称玛格特是“优秀、善良、聪明、完美的本身”。但是她用“itself”来称呼玛格特,一方面是认为玛格特完美得不像正常年纪的女孩,她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无可挑剔;另一方面,安妮也表达了自己对玛格特“异常完美”的不解。
3.恋爱主题
安妮是一个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少女,无论是在进入密室生活前还是生活后,她都记述了与男孩子们的恋爱故事。
“Then Mr.Van Dann came in to do some indicating.Peters a ‘terrific guy,just like father!”
“Oh,Im so happy!...He is a nice boy,and you have no idea how good it is to talk to him!
在1944年3月4年的日记中,安妮称Peter如父亲一样优秀。从她在日记中对父亲的赞美和给父亲起的爱称“Pim”来看,安妮对父亲爱得深沉。如果有一个男孩可以与她的父亲相比较,这个男孩一定很优秀并且深得安妮喜爱。选文中安妮并未提及这个男孩的名字,仅仅用“他”来指代,安妮是如此期待和紧张一段恋情,并且从第一段可以看出安妮和Peter的关系更近了一步,两个青少年即将在密室当中开展一段甜蜜的爱恋(此处双方产生情感共鸣,交际目的——Ends趋向一致)。
4.战争与和平主题
藏在密室中的八人全部都是犹太人,整个犹太民族都在二战当中遭受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压迫。
“Since youve never been through a war,Kitty,and since you know very little about life in hiding...what we each want to do first when were able to go outside again.”
这段日记出现了一个人名——“Kitty”,但实际上Kitty并不是一个现实中的人(参与者——Participant),這是安妮给她的日记起的名字。安妮把Kitty作为自己的密友,像写信一样向它倾诉。安妮一直向它报告战事,并且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目的——Ends),战事结束后“外出”是安妮的愿望。对于安妮来说,Kitty是她唯一能够倾诉的朋友,也是她仅有联系的密友,与Kitty的“通信”选取的话语较为日常和随意(模式——Norms)。安妮拥有一颗火热的内心,她渴望和平、向往自由,给Kitty“写信”是她抒发感情的唯一渠道(Keys)。
三、称谓语选择的因素分析
综合日记中的称谓语分析八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影响称谓语的选择因素也可由此获悉。侯旭(2010)将称谓语定义为“称呼人的词语”,并将其分为人称代词称谓和称呼语两类。由于是日记体,文章记叙较为直白,并且真实性较强,文中记叙的所有事件都是完整事件参与者的真实话语或者由安妮本人转述的,具体事件的参与者采用的称呼均用口头表达,因此,SPEAKING 模型中的方式和手段(Key),渠道和形式(Instrumentalities),以及体裁(Genre)基本一致。
从有关安妮一家人、范达恩一家人以及杜瑟尔先生的称谓语来看,可以将密室八人的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名(the given name)、头衔加姓(TLN)、昵称四类。
在不同的场景(Situation)中,由于参与者(Participant)不同,安妮所采取的称谓语也不同。对于自己亲近的人如父亲、彼得,安妮采取的称谓更为随意,交际模式(Norms)没有过多规章的束缚。然而对于母亲和姐姐,安妮采用更为正式和尊敬的称谓来显示权利距离,事件双方经常不会达成共识。对于关系更为亲密的人,称谓语的选择大多是昵称或者名,没有过多的交际规范(交际模式——Norms较为随意),大多情况下会产生共识、共鸣(目的结果——Ends通常可以达成),行为序列(Act sequence)中,双方的话语和动作交替较为频繁。然而关系若不十分亲密,则会引起冲突,多数可以从称谓语的转变体现出来。
安妮在称呼父母的时候常用爸爸、父亲、母亲这一类的亲属称谓,出于尊敬,她会采用父亲、母亲较为正式的称呼。当称呼父亲为爸爸的时候,虽然没有十分正式,但更可以体现出与父亲的亲密。在称呼自己同龄人的时候可以更为随意一些。但出于害羞或者窘迫,安妮也会用她、他这种第三人称来指代玛格特和彼得。结合日记中事件的具体语境,读者也可以准确地推断出她、他的指示对象。在称呼范达恩夫妻和杜瑟尔先生的时候,常用头衔加姓的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安妮是为了保持与这三人的距离,表达自己的不屑,但她也是一个有教养的女孩,对于长辈她还是讲礼貌的,因此采用范达恩先生、范达恩太太、杜瑟尔先生这类头衔加姓的称呼。
日记中的昵称也不胜枚举,每篇日记的开头都会有安妮对日记的称呼——Kitty,安妮也常称父亲为Pim,这两个昵称体现了安妮对二者的信任与深爱。日记中有关杜瑟尔太太的昵称最多,她的毒舌、伪善、拜金等个性与其昵称十分匹配,“Madam”的引申义——做作矫情的妇女在范达恩太太身上展现无疑,对于电台主持人的无脑附和也为她博得了“Mrs.Beaverbrook”这一昵称。
日记中,多数的人际关系以及情感态度都是通过称谓语表现的。通过对此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因身份地位、正式程度、情感态度和指代目的的不同,称谓语选择也不同。
参考文献:
[1]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C]//Bantam Books,1997.
[2]Spolsky,B.Sociolinguistic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何俊.从《安妮日记》不同译本看意识形态与翻译的关系[J].时代教育,2009(2):30—40.
[4]侯旭.社会语言学(第五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8).
[5][德]普霖斯勒(Presser,M.).安妮传记——我是如此渴望这一切[M].阮慧珊,焦海龙,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北京分公司.
[6]邹飞丽.对安妮弗兰克日记的评价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J].中山大学,2010.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