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艳
摘要: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在初级阶段存在诸多弊端。包括诸如“高水平、低普及”现象、后备人才的断层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而大众体育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众多口号,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的“无力感”情况依然存在。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我国中学体育教育模式对接未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路径构建进行研究,提出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中,要落实“体教结合”新模式,加强学校师资力量建设;扩充群众基础,带动大众体育积极性,完善体育后备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从内部和外部共同入手的方式,构建兼容并蓄、协调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中学体育 竞技体育 人才 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153—03
我国在2008年奥运年后,一直在构建一条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路径。体育人才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它是一个广义概念,指与体育项目相关的能够为推动体育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它包括有: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相关的理论学者等。[1]中学体育对我国培养体育人才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既是竞技体育的稳定根基,也是向竞技体育逐渐过渡的必然路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指的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经过科学训练和学习可能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人。竞技体育与中学体育的人才范围界定是完全相同的。对我国中学体育人才进行专项化培养,使其最终成为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我国体育人才战略的目标。本文重在探讨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兼容的人才培养方式,以深入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2]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渐进探索
从北京到伦敦再到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团体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竞技体育中,显示出了中国的实力,也彰显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程和速度。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培养问题。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经济改革,面临着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此时后备人才力量薄弱、资源配置度不高和项目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日益凸显。[3]在体育强国目标下,令体育后备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是体育事业的必然要求。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我国竞技体育模式受苏联举国体制影响较大,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采取了由国家体育委员会负责,各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模式。我国第一支竞技体育队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工作大队”,在1952年,中央军委将其正式命名为“八一体育工作大队”,目标是为部队培养优秀的运动人才。同年2月,为提高我国体育的竞技能力,为国家争得荣誉,在中央的要求下成立了“中央体训班”,这代表着专业运动队伍的正式出现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活动的发起。[4]之后在1956年,国家为了全面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素质优良的运动员,开始兴建业余竞技体校,一边进行专项培养,一边进行理论教育(包括一般的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共产教育,后改为政治教育)。国家对于代表着竞技能力检阅的首次全运会相当重视,在《关于运动员队伍工作条例》中指出:国家体育建设中包括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活动和中学青少年业余体育教育。从中学体育体制中选拔具有良好竞技潜力的青少年纳入“三级训练体制之中”,中学的青少年体育教育活动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选拔路径。但在之后的政治运动冲击下,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了重创,体育项目也随之停止了发展。当时的竞技体育与“资产阶级复辟”画上了等号,致使很多人对于竞技体育活动的热情急剧下降,过去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体制和中学体育青少年发展模式都变成了空谈。[5]1972年,单项体育活动逐渐呈现复苏态势,在各省市也慢慢出现了各类体育竞赛和表演,这说明我国的体育活动又进入了一个全新征程。
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初级阶段依然存在诸多弊端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体育方面也作出相应调整。但是,当时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与新兴经济发展模式相冲突,造成我国体育后备人才“断层”现象,也打消了大众对体育的参与热情。首先,部分体育项目出现“高水平,低普及”的特点,抑制了大众的参与热情,变成了只有优秀运动员参与的奥运会项目。项目的知名度不高、受众面不广,就会影响大众的参与度。其次,竞技体育活动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竞技体育的高强度和对抗性令众多青少年家长心有余悸,尤其是“桑兰事件”的出现,更引发了全社会对体育安全性的思考。[6]运动员在役期间所取得成绩的奖励政策、退役之后的伤病治疗和抚恤津贴问题,以及运动员转型的再教育、再就业问题等,都是体育体制建立中绕不开额难题。这些问题不仅成为阻碍竞技体育正常发展的潜在弊端,还破坏了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遴选机制。尤其在退役运动员的伤残评级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和矛盾的地方。当“包分配”的传统做法被打破之后,一些业余体校的培养质量就呈现出下滑的迹象。运动员退役之后需要自己解决工作和上学问题,增加了自身适应社会的难度,也使得很多中学体育人才对专业训练产生了抵触情绪。1986年,我国结合国情针对竞赛和培养作出改革,学校成为运动员进行专业化训练和職业竞技的基础平台,并且推出了具体的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模式。高校降低成绩招收大量退役或在役的优秀运动员进行培养,充分贯彻体教结合的新举措。[7]
二、我国中学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
1.中学体育人才发展趋势
中学体育教育活动被看作“小体育”,因为它是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不能单独承担“塑人”的活动。[8]它是通过基本身体素质练习和一些其他的基础辅助手段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的体育教育的过程。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包括基本普通体育教育和专项体育教育两类。它在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教学性和教育性,以课堂为基本的教育形式开展强身健体和卫生保健工作。
体育教育活动在从上个世纪中叶到现代这近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以中学为主体的素质教育和人文主义教学色彩逐渐淡化,课程的内容结构慢慢向学科化和科学化方向调整,“增强体质”与“技能传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在这种实践体系中,中学体育教育主体目标不再是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而变成了受教育者身体体质的完善。逐渐减少的身体劳动也弱化了体育的重要性。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不再把体育当作全面培养学生,使其全面获得知识、能力和技能的主要手段。同时人们对于健康和生命质量的追求也给了大众体育项目以较大的发展空间。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中学体育教育活动是实现大众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将(德智体美)教育放在工作的突破点上,有机地准确地实施在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上,使教育的各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渗透,加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来促使学生们全面综合发展”。这指明了中学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规定了课程的基本模式和教育学生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对于课程性质也下了明确定义。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使学生具备与社会、环境和其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这是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课程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技能型、操作型的认知理解架构,它并不能完全通过书本来构建,而是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对其他的“符号系统”进行归纳总结以提升能力。[9]
2.中学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无力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影响力逐级上升,这会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调解作用。而竞争主体矛盾变得不可调和,市场效率会被提升,淘汰的风险也被增大。我国中学体育的部分项目,如:足球、篮球、网球发展趋势较好,这些项目是政府“简政放权”逐渐交给市场进行运作的,这也是《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具体落实。但是这种现象也造成了我国中学体育项目的发展失衡和“无力感”,体育管理部门将培养的重心放在了奥运强势项目上,作为争取奖牌的重点,这阻断了大众体育活动后备人才的晋升路径,影响了项目的发展进程。例如,游泳、武术等项目在中学体育教育系统中发展程度依然很低,其不可能不依靠国家的资金支持和相关政策扶持,而发展成为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体育教育课程在种类划分、目标设置、内容方法评价方面都会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同样也必须符合社会需求。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学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加以审视。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将体育教育与学生健康之间建立链接,运用体育这只“无形之手”在思想形态、意识、观念方面影响学生。但是在中学教育阶段,难免会出现重视文化课、轻视体育课的现象,传统固化的思维给中学体育教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带来了阻碍。[10]
三、中学体育教育对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
1.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体教结合”新模式
首先,教练员的专业化是大众体育对接竞技体育的必备前提。在开展大众体育项目,积累中学体育教育后备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使师资队伍走专业化道路。学校可加大在物质和情感方面的投入,激发教练员和体育师的从教积极性。其次,积极创造机会,令本校的教练员走出校门,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校体育竞技水平,两者具有投射作用。针对教练员开展职业培训,或者外聘优秀俱乐部的兼职教练员,可以从内部或者外部促进起本校体育项目的开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
由学校教务系统严格的职责业务划分,把承担科研任务的教学力量与从事竞技训练的体育精英区分开来,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进行发展。定期组织的学校联赛和职业比赛的观摩活动,可以提高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体育认知,间接地提升本校的体育竞技水平。公开聘请体委系统和专业队教练团队,在多种层面上进行交流、相互渗透。在与其他学科进行接触时,体育教师要保有开放的心态,从不同的知识体系中吸取对于体育教育有利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进行综合化、应用化培养。[11]“体教结合”模式要体现出良好的延续性,政府和企业要发挥经济支持作用。旧有的竞技体育“三级训练体制”已经不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增速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引发的新需求,要避免运动员深陷于“金牌导向”的窠臼。
2.完善体育后备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度,夯实群众基础,激发大众体育积极性
体育运动存在着一定风险性,需要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从学校体育教育还是竞技体育方面来说,运动员的身体保障和社会尊严需求都需要得到合理的满足。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建立相应的运动员利益保障机制,拓展筹集资金渠道,让优秀俱乐部在社会责任承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完善体育后备人才社会保障制度中,要尽量实现各方社会力量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望。政府对于给予经济补贴的体育项目,要设立“脱贫”期限,在有效时间内充分利用社会辅助力量资源加以转型,在尽可能达到较高的职业化程度的阶段实现大众化普及。社会力量参与到体育后备人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不能够被看作是公益活动,而是要将其理解为事业单位向产业单位转型的过程。对于一些学生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的中学,要规划其整体发展发向,规范其体育教学和理论的传授模式,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该及时予以扶持。使中學体育教育后备人才培养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训练模式,建立规范的项目技术体系。[12]
任何一个项目竞技专业化程度都与其自身大众化普及程度呈现反向关联性,即使大众对该项目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欲望,也会造成群众基础的流失。夯实大众基础在于提高中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要让他们主动为该体育项目而改变(学习习惯、生活方式等)。另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应该有明确的“专业”“业余”之分,大众体育也是过渡为竞技体育的有效模式。夯实群众基础,既要贴近我国传统优秀体育项目,又要积极迎合当今时代,最终在任何层面都能与群众的精神需求相契合。在使体育成为惠及民生、提高社会满意度的价值归宿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构建和加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