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蓉
摘要: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是党基层建设的有生力量,调查发现,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主流积极向上,但与新时代党的建设现实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着入党动机不纯粹、缺乏政治理论学习、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问题。尝试从用好“学习强国”平台、讲好“铁军精神”文化、做好“志愿服务”实践等方面提出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学生党员 党性修养 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058—02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在党建工程中,党性锤炼是关键,是党员保持政治理论、组织立场及思想道德纯洁的根本所在。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是党基层建设的有生力量,但在党员队伍的自我教育、改造和完善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薄弱,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关系我国“两个100年目标”“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一、学生党员党性修养问题
1.入党动机不纯粹
在入党动机的调查中发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提高自身政治修养”是入党动机的主流,但部分学生党员仍有入党动机的问题,缺乏无私奉献的心态,常常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入党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追求政治优越感。有些学生尤其是参与学生工作,经常受夸赞的学生干部,虚荣心强,认为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体现自身的优异,将自己与“普通学生”区分开。二是方便求职,为简历加分。将党员身份作为应聘高校辅导员、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有类似“党员优先录取”规定岗位的敲门砖,因此,为了找一份稳定满意的工作才加入中国共产党。三是迫于同龄人的压力。同寝室同学都已经积极申请入党,为了不落后于他人,更好地融入集体,随大流盲目申请入党,对为什么要入党、入党的意义没有深刻的认识。四是迫于家庭的压力。如部分同学的家庭里已有多位党员,若不申请入党就无法在家庭里立足,或是父母遗憾未入党,便将这种期望强加于子女身上,孩子只能被动接受。
2.缺乏政治理论学习
深入学习理论基础,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才能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与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不相符合,首要原因是入党后的思想滑坡,放松理论基础的学习,与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脱节。虽高校在发展党员时会进行党课培训,但部分学生党员在入党后,缺乏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无法以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往往会因学习、生活等因素放松后续学习,没有将理论学习与平时实践中的党性修养结合起来,甚至少部分学生党员有认为党的基础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党性修养是虚无缥缈、无需学习提高的错误观念,这些都是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弱化的表现。
3.缺乏责任感使命感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大学生党员是新时代履行历史使命的引领者,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一名合格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社会责任。调查发现,一部分大学生入党前后“判若两人”,政治意识反差较大,虽形式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未入党,对自身的党员角色定位模糊,党性意识、角色意识、责任服务意识淡薄。例如,当今的大学生普遍比较浮躁,做事浮于表面喜欢“做样子”,工作中“怕麻烦”畏难躲避,顾虑太多,不敢大胆创新,怕出政治错误,照搬硬搬前人的做法;少数学生党员组织纪律松散,不积极参加党支部开展的各种党日活动,经常请假,或迟到早退,注重党员权利的行使,忽略党员义务的履行,对于组织交付的任务,相互推诿,敷衍了事,将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流于形式,社会责任逐渐弱化。这类问题行为的出现都是党性修养不高的体现,长此以往不利于党的建设及党员队伍稳定性的维持。
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
1.用好“学习强国”平台,促进学生党员自主学习
锤炼党性修养,关键在于思想上入党。学好理论知识,保持清醒头脑,以免思想上的混乱和政治上的动摇。高校要融合新媒体优势,创新改革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积极改变学生对思政类课程乏味无趣的旧印象,从而提升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2019年年初,中宣部牵头推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该平台知识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是新形势下党员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创新探索。学生党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理论学习,通过线上答题等方式提高学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为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学习强国”这一全党加强学习的有力抓手,让它成为学生党员们最喜爱的“思政讲台”。
2.讲好“铁军精神”文化,强化学生党员角色意识
盐城是新四军军部的重建地,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的首要基地。“铁军精神”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铁的信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铁的宗旨,把坚决执行命令作为铁的纪律,把勇于自我革命作为铁的担当。[1]然而我们当代学生党员正缺乏这种坚韧奋斗、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因此,高校利用地域优势,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将红色“铁军精神”融入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成为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例如,让“铁军精神”文化进党课培训,利用党课集中培训的引领作用,将新四军的光辉历史和革命精神与党的优良作风结合,帮助学生党员强化党员意识;让“铁军精神”进入支部活动,发挥支部活动的教育管理优势,组织学生党员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泰山庙等革命遗址,理解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内涵,开展“铁军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党员爱国修身的内在动力,坚定政治信仰,坚守组织纪律,将“铁军精神”内化成自身行为的准则。
3.做好“志愿服务”实践,引导学生党员知行统一
学生党员提高党性修养的核心是实践,应当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结合。[2]而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党员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展党员志愿活动应凸显学生党员党性锤炼的特殊要求,加强党性知识的学习交流,引导学生党员的思想品德的积极向善,提升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同时,完善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体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党员开展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例如,纵向维度,将学生党员按年级划分,分配不同的任务,加强不同年级党员间的互相配合和相互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实效性;横向维度,将学生党员按专业进行划分,以学术有专攻的方式,让学生党员最大限度发挥专业优势,增加志愿服务的专业性。[3]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提高党性修养的新途径,它会学生党员在帮扶弱势群体时将党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党员知行合一,实现发展自我和服务人民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峻.从铁军精神中汲取党性锻炼之魂[J].群众,2018(24):65—66.
[2]巴特尔.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调查与重塑路径[J].教育观察,2018,7(19):19—22.
[3]曹春艳,郭丛祺,温题蔚.以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大學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新路径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1):107—108.
责任编辑: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