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与实践

2019-11-13 05:56刘文洁廖蓉张燕
锋绘 2019年9期
关键词:新时代

刘文洁 廖蓉 张燕

摘 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情况和主要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切实加强对策措施的探索与研究,对创新发展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基本单位,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在民主党派上级组织和高校党委及其统战部门的领导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建设。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彰显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独特优势是新时代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1 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民主党派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成员具有职称学历高、综合素质高和社会责任感强等特点和优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由此带来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发展,也给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面带来了新的挑战。

1.1 领导班子建设亟待加强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以兼职为主,且多为业务骨干或学科带头人,因本职工作繁忙,他们难以集中精力研究、谋划、创新党派工作,进而影响班子整体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以至于对党派成员缺乏带动力和引导力,因此他们在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等各方面都亟待提高。

1.2 思想建设有待加强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思想建设的重点是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些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对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清醒的认识,思想建设缺乏严肃性、系统性,思想建设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不足,缺乏长效机制,没有广泛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思想建设的形式方法缺乏创新。

1.3 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有待增强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当前一些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政党意识不强,参政议政自觉性积极性不高,乏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导致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不高,服务高校和地方发展的能力不强,不能正确履行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职能。

1.4 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当前部分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存在管理松散、工作随意、缺少监督等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基层组织的制度建设还很薄弱,缺乏有效的制度落实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极大地影响了民主党派成员的创造性和战斗力,不利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

2 新时代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搞好多党合作,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必须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才能凝聚共识,提升组织活力,提高能力素质,使参政党有新面貌。

2.1 以班子建设为重点,发挥引领作用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否有活力,主要是看领导班子是否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时代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提高班子的“四种能力”,即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为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班子建设,湖南农业大学党委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班子成员作为学校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期分批安排到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培训,积极推荐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19年学校推荐省领导服务对象专家2人,推荐挂职常德西洞庭管理区1人,推荐省知联会副会长1人、理事11人,推荐长沙市海外联谊会理事1人,推荐长沙市政协委员增补人选1人,推荐参加全国政协地方干部培训班2人、省社院学习培训5人。通过培养和锻炼,极大的增强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班子建设。

2.2 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凝聚政治共识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指出:“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这是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和关键。”现阶段,加强思想建设、一是要强化组织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党派成员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二是必须努力创新思想建设的载体、措施、方式和途径,特别是要开发利用好网络信息平台等新兴载体,开展好时事政治、统战理论学习和“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湖南农业大学党委通过有计划的学习交流、座谈研讨、参观考察等方式,对民主党派进行统战理论、基本国情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做好对民主党派的思想引导和团结教育。利用网络新媒体功能多、用途广的特点和优势,创新工作方法,建立湘农统战微信公众号,组建不同的工作微信群,让党派成员随时随地掌握统战信息、了解工作动态、进行思想交流,为基层组织打造一个工作的新舞台。

2.3 以组织建设为基础,提升党派活力

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基层组织生活是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力和能力的表现。因此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一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以高校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研走访,撰写出提案提交给学校,二是关注社会和人民群众,撰写和报送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和提案,三是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如科技扶贫下乡、义务社区门诊、深入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为所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等。湖南农业大学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和统战理论研究团队,经常开展主题研讨和专题培训,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和社会影响的优势,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双一流”建设献计出力,支持他们在做好教学、科研、管理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乃至社会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服务。

2.4 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突出作用发挥

能力建设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最重要的价值体现。要引导高校民主党派找准履行职能、参政议政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促进各民主党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要积极稳妥地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通过拓展网络利用、加强网络沟通、开设网络互动栏目等多种方式,加强时事政策宣传、理论研究探讨、回应热点问题,使网络新媒体在高校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调研中发挥重要作用。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定期召开各种通报会、座谈会、征询意见会,利用网络新媒体,为民主党派成员搭建知政知情、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平台。充分支持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并增加其活动经费;根据党派特点与党派联合组织专题报告會和研讨会;组织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研讨会,进一步夯实了共同团结奋进的思想政治基础,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履职能力。

2.5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长效机制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制度建设要在上级组织的指导下,结合新时代新要求,与时俱进地创建一套符合党派基层组织自身特点、有利于推动实际工作的制度体系。切实把好的机制落到实处,收到好的成效。同时要建立起制度的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对制度执行不力情况要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形成整体的推动力。湖南农业大学党委把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作为做好统战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帮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民主党派自身特点的科学、规范的运行制度。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议事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发展成员考察培养制度、建言献策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等,确保基层组织建设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必须学习借鉴中共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立足自身岗位,勇于探索创新,努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根基,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N].新华社,2018-02-06.

[2]唐华生.高校民主党派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1):13-16.

[3]张震宇.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研究[N].团结报,2017-08-29(8).

[4]王照华.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5,(16):95-96.

[5]王珊.关于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基于中国民主党派章程的视角[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3):5-11.

[6]赵宾.加强“四个建设” 提高“五种能力”[N]. 团结报,2015-06-02(8).

[7]肖隆东.对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团结,2016,(5):9-11.

[8]民盟重庆市委课题组.论提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

[9]张淑娣.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J].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

[10]李红霞.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2).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