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檬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当下景观园林造景的趋势感官造景的一种手法——六识造景法,依托本人前期的研究理论而进一步解析六识造景法的具体方法,依照佛教对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六识的理论为研究理论依据,结合人在景观游憩过程中的感受,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六识造景法来建立更深刻的链接,尝试以此法增强人在景观及园林中的体验。
关键词:六识造景法;景观;体验
当下景观设计学科及教育中,大部分的人认为景观规划及设计是在设计场所或者说场域,但其实这样的认知就好比大众认为室内设计几乎无限约等于室内装饰装修。但就跟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其实是空间及功能动线的规划设计,景观规划及设计的内核其实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约翰·O·西蒙兹说过:“景观规划的核心即为理解、尊重、规划人的体验。”中国的天坛、圆明园;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日本的龙安寺等。这些案例均以精炼而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笔刻画了人们置身其中的体验。其所得出的结论是“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
然而对于规划这种体验的步骤,首先应当充分的理解所需规划景观的原始场域,除了测量场域本身的实际尺寸这个必做事项之外,更应当设身处地的在那带上几天,去感受场域内部在不同时段不同位置的日照、风向、温度、光影等等,再结合当地实际气候情况为该场域的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所有的规划及设计都言之有理。第二步来则是是确定其用途或体验,有的时候在一个场域中与其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去规划主要道路,更实际的方法则可以在场域中还是草坪的情况下观察来往的行人都会如何去行走,这样对于人的行走方向及距离才是最贴切的。第三步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依照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后产生所欲规划的体验。”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必需对最终主体使用者充分的理解。西蒙兹认为,人首先具有动物性,通常保留着自然的本能并受其驱使。要合理筹划,就必需了解并适应这些本能。同时,人又有动物所不具备的特质,他们渴望美和秩序,是区别于其他所有动物的。人在依赖于自然的同时,还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改造自然。故,人的体验乃是可以被规划的,也可以根据人之行为而规划景观,从而起到规划人的体验的作用。
由于当下时代的前提,大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压力普遍偏大,所以城市中出现与各个区域相搭配的城市绿地也是人们在当下更多选择的去处。由于人们对于放松及舒缓的空间游憩性的追求,如何使得景观园林空间中整个空间的叙事节奏更加的舒缓更加的有趣,甚至于更加的“萦回”,缓缓的把空间的奇妙之处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他们从感官上去体会景观空间中营造的自然氛围及放松身心的体验。
1 何为六识
然,愚以为六识造景法就恰好可以尝试解決这样的问题。那么,何为六识造景法?顾名思义,是以“六识”为理论依据来设计、构建景观的手法。这也是本人在研究如何在重庆山地寺庙景观塑造出禅境这一意境的创新的设计手法。
“六识”乃佛教之中的“六识”,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以佛教之教义、思想为根基,衍生而来的景观造景手法。
说到“六识”就不能不谈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合称“六根”,即为生理学上的神经功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从六根所接触的物件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的表象。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色,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尝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漪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如《心经》中所言,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就被称为六尘。最后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称为六识。《佛学次第统编(明.杨卓编)》有言,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
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即知法之(知)是。
故六根乃心之外缘,能感觉六尘并形成六识,六识、六尘、六根互相依托而存在不是孤立存在的。
2 六识造景法如何造景
那么理解了六识之后,六识造景法就很好理解了,简而言之就是在造景之时有意的将六根之感受融入到景观的设计造景之中,以观景之游人为主体,让处于景观之中的游人在不知不觉中真切的用其眼、耳、鼻、舌、身、意去体会这景观之中的色、声、香、味、触、法,从而产生见、闻、嗅、尝、感、知而去感受到景观之中的禅境。
究竟如何通过这种方法来造景呢?先来举个例子,南京的牛首山牛首圣境之中,多用水洗石和颗粒状小鹅卵石作为大面积的地铺,将原本只是大量石材的生硬地铺透过纯白的水洗石这一材料媒介来达到软化空间的过渡效果,使得寺庙的地铺空间更具层次,佛语有云:“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也就是“芥子纳须弥”之意,而类似沙状的水洗石无疑是将这一佛语具象化的最佳材料。那么将这一地铺形式专门提出的意义何在?
而这样的地铺手法其实正是符合六识造景法的造景手法,也就是通过脚下踩到水洗石之时的地面微微下陷的触感,即身根诱发触尘生出身识;有行走踩踏与水洗石发出的“沙沙”声,即耳根由声尘从而引发出耳识;最终让置身之中的人们感受到禅宗之禅境。那么这些声音反而会让寺庙空间略显喧哗?其实不然,因为人们步行与这砂石之上,步子迈得大、走的急自然声音很大,那么如果步子迈得悠然自得、缓缓而至,则会声音很舒缓细小;也正是如此,人们其实通过身识与耳识的反映就跟会将步子慢下来,脚步轻下来,就是因为人们本身就排斥噪音,因为有轻微的声音存在,人们就会更加潜意识的提醒自己,要缓缓的走;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法,使得人们通过这样的媒介再次归于心灵的宁静,以此来更好的体会寺庙景观中所塑造的禅境。
同理可知,若将此手法运用到城市绿地之中,其实在白领聚集的这些地块,舒缓的城市绿地是必要出现的,而简单的几颗树木及草坪确实能够满足绿地的基本需求,但道路及硬质地面应该如何规划设计才能让这些被日常工作填满生活的人感受到空间中的放松呢?
浅灰色的水洗石做硬质地铺反而是一种好的办法,这样的地面保证公共景观雨水集散收集利用的同时,也能在空间之中起到稳定的色彩作用,浅灰色的地铺反光率也比较柔和,关键是细小的水洗石类似沙子的状态,容易唤起人们儿时玩沙的记忆与脑海中的行为烙印,这样可以让人们在行走之时感受与水洗石接触的触感与声音,甚至于坐下玩耍也未尝不可;尽可能的让人们去感受绿地中的自然与放松,间接减少对于手机的关注,让人们真正回到自然去放松身心。
简而言之,六识造景法即是通过人们自身的行为去调动自我的眼、耳、鼻、舌、身、意来体会景观空间之中所要传递的色、声、香、味、触、法而由主观意识所产生的:眼识(见)、耳识(闻)、鼻识(嗅)、舌识(尝)、身识(感)、意识(知)这六识从而去感受并且亲身悟到这景观之中的禅境。以此来使得人们的行为与空间产生更多的互动由此而衍生出更有趣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