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2019-11-13 01:36舒敬荣闪静洁姚玲
科技视界 2019年29期
关键词: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舒敬荣 闪静洁 姚玲

【摘 要】高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是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本文以安徽新华学院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为例,提出了基地建设和产教融合的基本思路,并对建设高水平实践基地的路径和具体措施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对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TN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9-006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9.030

0 引言

近几十年,通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获得了高速发展,移动通信产业作为通信产业发展最快的行业,巩固了通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国家“十一五”通信建设规划纲要和《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方针都明确指出,要加快移动通信领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传统产业能力[1]。安徽新华学院作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共建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经过六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

1 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1.1 立足本校,面向全省

我国是全球移動用户数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通信行业的再次重组,三大通信运营商都拥有了移动通信业务经营权,特别是步入5G时代后,移动通信技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带动了移动通信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

我国发展移动通信还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缺乏大量基站工程建设、基站设备维护、市场业务营销、移动终端(手机)维修等一线岗位应用型人才,这为移动通信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

本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本校学生的专业学习,而且可以将合肥市及安徽省和长三角经济圈联系在一起,在满足地方经济的移动通信人才需求的同时,向更大的经济圈跨进。

1.2 以基地为依托,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结合通信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任务的开展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不断完善工程实践条件,密切关注实践第一线对移动通信人才的需要,积极拓展工程训练内涵,建立起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完成传统实习方式向全面工程训练的转换,实现“工程训练四年不断线”,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注意将实践第一线的新理论、新理念、新知识、新业务引入课堂,真正做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使理论与实践最充分接近,学生一毕业即可立即开展工作,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2]。

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创新

2.1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明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组课程体系,建设支撑核心课程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抓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在企业的充分参与下,建立以实际项目为导向的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3]。不断改革完善“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学院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合作企业数目增加到15家,深度合作企业的数目至少5家,特别是对于一些通信行业的名企和研发性企业要加深合作。不仅要让学生参与生产实习,而且要让学生能够参与企业的研发实习机会,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企业的项目中。每年至少5家企业派遣多名企业项目中的负责人讲的新知识带入课堂,并且能够和学院教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授课。

2.2 “双能型”教学团队的建设

加强专职教师企业行业一线工作经历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鼓励专职教师参加企业项目实践,鼓励骨干教师参加企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双能型”教学团队建设体系如图1所示。依托国家级校外基地的人才培养平台,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承担理论以及实践教学任务,电子通信工程学院选派熟悉专业基础理论、通晓专业基本技能的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教师,大唐移动选派项目实战经验丰富、有实习实训指导经历、教学效果好的专业技术骨干,校企双方师资交流融合,两种师资类型优势互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4]。同时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不断完善引才、留才、用才的良好人才工作机制,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适应本专业发展需要的“双能型”的专业教学团队。计划每年引进具有通信工程经验的教师2名以上,每年至少2名教师参与企业培训,每年至少5名企业工程师到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共同编写教材、参与教学等工作。

图1 “双能型”教学团队建设体系图

2.3 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

坚持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教育思路,突破传统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开发或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3~4门体现专业核心岗位技能要求,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核心课程,构建核心课程群,形成能体现工、学、研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瞄准最前沿科技和通信相关的北斗卫星导航、智慧城市、大数据处理等高科技技术,加速通信工程改革方向与国家战略一致,以工程实践和安徽省经济发展为目标,通信工程课程改革专业核心课程增加《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等课程。

结合上海大唐移动及其创建的人力资源联盟的具体人才需求,并参考业界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专业课程开发,设置《职业启航系列课程》、《移动通信系统技术课程》、《移动通信网络维护课程》和《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最大限度地将“知识与技能”、“工作流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成完善的专业共建培养体系。

3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成效

3.1 校企共建实验室

2015年10月,电院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共建移动通信实验室。实验室采用目前移动运营商的商用设备,改变了以往采用现成实验箱来验证理论环节中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内容和方法单一、灵活性的缺点。让在校的学生能面向真正的商用设备进行操作,使得实验教学更具有真实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具有全局观和工程应用。

3.2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投入优质资源,把大唐移动通信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体系融入到学校学生培养工作中,组织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工程师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方案,并组织专业调研,结合电院实际,开展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师(网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结合通信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與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设《TD-LTE高层信令》、《无线网络基站设备安装》和《LTE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等4G课程以及相关的实践课程。围绕课程任务,开展了分组实训,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到合肥市中心和边缘地区的基站设备作实地考察,利用企业提供的安徽省地图和基站数据材料,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工程项目中去,全面检验和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围绕实验室建设,开展教学相关研究,获批省级质量工程两项,分别是:移动通信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和无线网络基站设备虚拟仿真教学项目。

3.3 编著适应模块化教学需求的特色教材

进一步优化教材体系,鼓励本专业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实际,与企业共同编写有特色的系列教材,做到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配套。积极鼓励和支持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研究能力和丰富实践经历的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积极进行教材编写和出版工作,形成了一支有一定教材编写水平的教师团队。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引入行业标准,联合合作企业开发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的应用型特色教材和实践教学指导书。

3.4 开展通信行业学科竞赛,以赛促教

我校与大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开展“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自2014年举办第一届比赛以来,我院每年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参加移动通信技术大赛成果显著、屡创辉煌,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荣誉共29项。2018年,我院学生更是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的好成绩。

4 结语

坚持“资源共享、机制共建、利益共享”的原则,利用安徽新华学院-大唐移动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推进名企名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快建立产学研实训基地和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推进实习生制度;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力度,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能型教学团队,对于培养应对大环境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程琳,范先国,等.校企政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工程实习基地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7):228-231.

[2]杜晓东,孙建,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学生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8(33):24-25.

[3]宋永令,黄亚伟,王若兰.粮食储藏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7):18-21.

[4]徐华丽,吴树,等.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建设[J].计算机时代,2019.9:95-97.

猜你喜欢
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