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人民获得感指标体系评价研究*

2019-11-13 05:49吴克昌刘志鹏
关键词:宏观经济主观公平

吴克昌,刘志鹏

(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一、问题提出

让人民群众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共享成果,增进人民获得感,是新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命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同时也强调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并将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更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在改革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保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感受到改革红利,将人民获得感作为政府决策考量,成为新时代政府各项工作推进的重要目标。

人民获得感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客观享有与主观感受的综合衡量,涉及民生福祉、宏观经济、个人经济收入与公平正义等诸多议题,是不同维度获得感的综合体现。[1]37-39其实质是人们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多寡和对于这种成果享受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2]18-23,是主观感受与客观获得、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多维度主观指标[3]15-17。作为民生福祉与改革成效的体现,人民获得感的有效测量,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开发具有契合中国特性的人民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前推进人民获得感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既有研究大多为思辨性质的规范探讨,主要对人民获得感的内涵、维度与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较少以实证性维度进行分析;或是以“生活改善程度”等指标直接等同于获得感进行实证性分析,忽略了获得感的多维性[4]78-82;即便有部分研究对多维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也仅是针对特定人群。学界缺少测量人民获得感的系统性指标体系。有鉴于此,笔者依据人民获得感所涉及的维度,构建人民获得感的概念框架,通过基于GIS地理信息抽样的全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研究数据,通过原始变量的相关矩阵构建,导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运用因子分析法,测量获得感的综合状况,建立人民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指标体系对我国不同省份人民获得感进行有效观测,提出提升人民获得感的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的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CSGS)的全国性代表性数据。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CSGS)由清华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相关院系协同完成,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实际参与并具体负责区域数据采集。此项全国性数据调查,借助“GPS/GIS 辅助的区域抽样”方法,通过空间地理学与遥感学等原理,有效规避了当前流动人口较多、户籍资料准确性不够等抽样问题,运用更为精准和科学的抽样理念,按照分层、多阶段以及规模成比例(PPS,probabilities proportional to size)等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抽样过程中产生的偏差,科学有效地完成数据采集整理工作。总体而言,数据采集及整体更加贴近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该数据的有效问卷为4068份,涵盖全国26个省市区,具有很高的代表性,能有效反映我国人民获得感的综合状况。其中:城市问卷1632份,农村问卷2657份;东部问卷1850份,中部问卷1433份,西部问卷786份。

(二)概念界定

人民获得感是衡量改革发展状况与民众实际获得感知的重要绩效指标,其实质指向是社会发展程度、民众生活水准以及主观满意程度的提升。人民获得感取决于物质与精神层面需求的实现程度及由此转化而成的多维度感知。不仅源于物质上的享有,更表现为精神上的满足[5]60-61,具体转化路径是基于民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所得,以及由此产生的主观感知。由于社会发展的内容具有不同的层面,人民获得感也相应地可以细分为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与民生获得感[1]37-39,不同维度的获得感相加可以得出总的人民获得感。笔者对人民获得感所涉及的经济、政治与民生三个维度的获得感进行概念界定,对其具体内涵进行因子分析,构建人民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

1.经济获得感

经济获得感关注宏观经济发展与个人经济收入[6]29-30,同时也注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良好的经济公平,逐步细分宏观经济获得感、个人经济获得感与分配公平获得感,要在宏观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分配公平,继而提高民众的经济利益。

民众对宏观经济发展的综合感知,是经济获得感的应有之意。民众对宏观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状况的整体主观判断,两者感知综合演化为宏观经济获得感,因此宏观经济获得感包括宏观经济增长获得感与宏观经济状况获得感。宏观经济增长获得感,主要涉及拥有坚定的经济信心,认为良好的经济增长能够提高民众收入,减少贫困,完善社会福利体系[7]8,促进民众得以全面发展[8]14-17,强化坚定的经济发展信心,使民众积极的主观感得以保持与增长[9]10-13,逐步形成宏观经济增长获得感。宏观经济状况获得感,主要涉及民众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预期,民众对我国整体宏观经济状况的主观判断,将形成经济情绪,促进个人实现良性的经济行为与决策[10]2-9,影响我国宏观经济预期[11]40-46,继而形成宏观经济状况获得感。宏观经济增长获得感与宏观经济状况获得感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正面的宏观经济状况获得感将使民众保持稳定的经济情绪[12]37-42,促进正向的宏观经济增长获得感的形成;而良好的宏观经济增长获得感使得民众有切实的对比感受,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预期,促进正向的宏观经济状况获得感的形成。

个人经济获得感是民众对个人经济状况的综合主观衡量,包含个人经济相对获得感与个人经济预期获得感。个人经济相对获得感是对个人以往经济状况与当前经济状况对比的感知,个人经济状况的增加与改善,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使民众形成主观积极的感受[13]64-72,[14]69-80,增加个人经济相对获得感;而个人经济预期获得感则是对未来个人经济状况预期的感知,涉及民众对自身及家庭未来经济收入和支出的估计、预测及其可靠性的感觉,实质是民众对未来经济收支稳定性的判断。个人经济相对获得感与个人经济预期获得感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个人经济预期获得感越强,对自身经济状况会有更加积极的预期,会刺激个体的消费、投资、储蓄等经济行为[15]12-14,激发正面的经济行为[16]6-17,强化个人经济相对获得感。

分配公平获得感是民众对收入分配制度要求的主观判断,涉及民众对社会重要组员分配的公平程度的感知,是实现民众经济获得感的重要途径。抑制收入差异对提升经济获得感有重要意义[17]109-126,良好的收入分配公平能缩小贫富差距,减少民众相对剥夺感[18]29-36,使民众感受到公平与公正,保持心理上的劳动付出与收益,同时也会激发民众对个人经济状况与发展预期的正向判断,激发正向经济行为的产出,进而提升宏观经济获得感。

由此,笔者选定“您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状况如何”题项来衡量宏观经济增长获得感;以“您觉得我们国家目前整体经济状况怎么样”这个问题来观测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获得感。个人经济相对获得感则用“您的经济情况与五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来衡量;个人经济预期获得感则用“您的经济状况五年后会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来观测。最后,以“您认为我国贫富差距状况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来衡量我国分配公平获得感。

2.政治获得感

政治获得感是民众对政府绩效及政府形象的整体主观感知。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民众的政治获得感与其所能享有的政治权利、经济实惠、发展机会、法制保障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这些相对宽泛且虚化的诉求事项,多是通过政府的廉政建设、反腐斗争以及各种权力规制行为来展现的。因此,政治获得感通常与正风反腐行动直接相关,多是通过廉政建设所形成的主观认知,使民众强化自己享有的政治权利,得到了更多的经济实惠,拥有了更公平的发展机会、法制保障以及更健康的生活环境[19]1-7,带来政治层面更高层次的获得感[20]17。

以政府反腐倡廉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正风反腐行动,不仅可以破除长期以来不正之风与关系藩篱,同时也可以竖立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正形象,激发市场与社会活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增强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除此之外,正风反腐行动还可开拓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局面,厚植执政党的民意基础,提升国家的治理水平[21]39-41;回应植根民众最深层的心理诉求,让民众感受到生活的希望,提升民众良好的生活预期[22]40-48,进一步充实人民获得感。因此,正风反腐获得感是实现政治获得感的重要路径,而反腐倡廉实践是正风获得感实现的主要媒介。由此,笔者以“您觉得我国目前官员腐败状况如何”题项来衡量我国正风反腐获得感,以体现民众的政治获得感。

3.民生获得感

民生获得感是民众的基本生存、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得以实现与保障,以及由此形成的综合主观感知。民众生存与发展需求与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密切相关,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在保障民众基本生存条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民众的发展能力,确保民众能够享受更为公平的发展机会。从而在民众中形成不同维度的主观维度,实现各种方便的获得感,并逐步转化成总体的民生获得感。

教育是人力资本诸多形成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3]5-13,公共教育的投入对社会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深远影响[24]74-83,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提高个体收入水平和认知能力[25]39-54,使其经济收入趋于稳定,生活富足,对其积极主观认知具有重要作用[26]41-45,实现教育获得感的有效提升。年老是可预知的预期风险,国外学者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养老保障对居民积极的主观感受影响是显著的[27]335-341,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养老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务会形成良好的主观认知观点”予以证实[28]92-94,[29]52-59,[30]69-80。由此可见,民众可从完善的养老保障公共服务中形成良好的主观认知,逐渐演化为养老获得感。医疗亦是保障民众生存权与发展权的重要维度,对人力资本有重要促进作用[23]5-13,是民生获得感的重要实现路径,医疗保障在维持不同人群健康的同时[31]77-87,[32]126-137,亦对其主观积极的感受有重要维持与提升作用[33]105,民众获得良好医疗保障,维持身心健康,实现人力资本提升,由此形成医疗获得感。就业是民生之本,不仅是维持收入的根本,更关系个人发展机会,象征个人身份地位和社会认同,因此就业获得感是民生获得感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就业人员感知到工作不稳定的心理,会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34]383-399,而工作稳定的感受对其主观感受则具有直接正向作用[35]205-225,同时积极的就业主观心态亦会对就业状态与再就业有积极影响[36]62-74。

因此,本文通过“您认为政府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工作表现如何”“您认为政府在养老方面的工作表现如何”“您认为政府在医疗方面的工作表现如何”“您认为政府在就业方面的工作表现如何”这些问题分别衡量我国的教育获得感、养老获得感、医疗获得感与就业获得感,以此对我国民生获得感进行综合观测。

综上所述,人民获得感的概念内涵由政治获得感、经济获得感、民生获得感等维度组成,而相应的维度由具体的内容进行权衡,形成了既定的人民获得感的初步概念体系。(详见图1)

(三)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法是利用降维的思维,把多指标变量归结成少数几个相互独立且包含原有变量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在建立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因子分析法被广泛应用,该方法避免了主观赋权的主观性,使得指标设立与权重赋值更具客观性与科学性。本文依据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采用不同维度获得感的变量,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对不同省份的获得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原始变量的相关矩阵构建,导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以反映获得感,通过这少数几个综合获得感变量去观测获得感的综合状况。主要步骤是先构建矩阵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确定因子贡献率以及公因子,构造因子得分模型,并对全国各个省市人民获得感进行排名,以观测各省人民获得感的综合水平。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数据有效性检验

信度考察项目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是进行适合因子方法分析的前提。笔者通过SPSS软件采用Alpha信度系数检验(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Cronbach Alpha=0.706,达到信度标准,所选取的指标内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效度反映了概念的真实程度,笔者对有效样本进行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如表所示,KMO统计量为0.712,大于0.7,说明各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较高,因子分析较好,由Bartlett球形检验可知,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通过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表1 KMO统计量、Bartlett球形检验和信度检验

(二)人民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提取公因子是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笔者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公因子,通过相关系数矩阵求出非负特征根。结果显示(如表2所示),前4个因子变量的特征值大于1,因此提取前4个因子作为获得感的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度为70.584%,说明提取的前4个公因子对获得感有较好的解释度。

表2 总方差分解表

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后得到的因子载荷表,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公共因子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第一个公因子由教育保障获得感、养老保障获得感、就业保障获得感与医疗保障获得感组成,来源于概念框架中的民生获得感的主要构成要素,故命名为民生获得感;宏观经济增长获得感与宏观经济现状获得感的变量部分没有变化,故可命名为宏观经济获得感,而代表政治获得感的正风反腐获得感与经济获得感中的分配公平获得感组成模型的第三个公因子,正风反腐代表政治层面的公平,而分配公平则是经济公平的体现,因此将第三个公因子命名为社会公平获得感,体现民众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最后的公因子则由原来个人经济获得感中的个人经济相对获得感与个人经济预期获得感组成,笔者将该公因子定义为个人经济获得感。

表3 旋转后因子载荷表

经因子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后,笔者根据各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确立不同指标体系的客观权重,确立不同维度的获得感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形成新的人民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4)。其中,民生获得感的因子权重为31.71%,是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最高的部分,这表明民生获得感在人民获得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众最关心的是生存、发展以及基本权益的保障。民生获得感的提高,对提升整体人民获得感的主观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正向作用。

宏观经济获得感的因子权重为27.1%,是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次高的部分,这表明宏观经济获得感关系到民众的生活整体状态。宏观经济现状以及增长状况的结果会直接影响政治、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安稳,与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准密切相关,是民众关心的重要领域,是人民获得感不可或缺的重要认知来源。

社会公平获得感的因子权重为20.92%,比重也较大,这表明社会公平是新时期民众对改革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社会公平获得感成为人民获得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不公正将导致不信任与不平等的社会心理,使社会成员难以有效确立自身合理所得,无法满足自身合理预期,进而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实现经济公平与政治公平,通过缩小贫富差距与正风反腐,才会形成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个人才能获得平等权利与机会,保障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个人经济获得感因子权重为20.27%,是人民获得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民众对现实的个人经济日益重视,同时关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位次以及未来预期,宏观环境的国家形象、民生体验、经济状况成为个人经济获得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个人经济获得的理解,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物质需求,对社会发展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4 人民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

(三)我国人民获得感的实证评测

为有效观测我国不同区域、城乡、省份的人民获得感,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4个公因子的方差比例作为权重,形成综合因子得分公式:

F综=(0.22381F1+0.19131F2+0.14766F3+0.14306F4)/0.70584

依据CSGS的全国性数据,得出不同省份的因子得分与排名(如表5所示)。为了更好地观测人民获得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笔者将区域发展的相关经济发展排名纳入分析。综合全国的因子得分与排名情况,将前20个省份分为4个组别,即高获得感水平区间、中上水平获得感区间、中等水平获得感区间与中下获得感区间,将剩下的6个省份划分为低获得感区间。

表5 各省份人民获得感因子得分与经济发展指标排名

结果显示,人民获得感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高获得感省份多为经济处于中等或偏下水平的省份,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仅占少数。在高获得感区间中,相应的省份经济总体水平较低,人均经济水平处于中等区域。其中吉林省为获得感最高水平省份,其次为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山东省,余下省份分别为经济相对落后的甘肃、云南与贵州等西部省份,与先前媒体公布的幸福感指数排名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1)《2015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系列榜单》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4个系统,由10项一级指标、50项二级指标和216项三级指标等综合计算而成。。中上水平获得感区间则情况不一,其排序分别为经济相对落后的东北的黑龙江和西部的广西,以及总体经济较好、人均GDP处于中等水平的湖南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加之人均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省份四川,由此可见,中上水平区间多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省份,区域分布较为均匀。中等水平获得感区间集中分布在中部与东部,分别为总体经济较好但人均经济相对滞后的安徽与河南,总量GDP与人均GDP均在前列的东北辽宁位居其后,随后是经济总体水平较好的江苏,以及总体经济滞后但人均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的海南。中下水平获得感区间则多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省份,分布区域不一,分别为浙江、湖北、福建、重庆与广东,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越发达的区域,其人民获得感不一定越高。越是经济发达的区域,其人民获得感反而有可能处于偏低的水准。低水平获得感区间排序则分别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上海、总体经济较好但人均相对落后的东部省份河北、总体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的中部省份内蒙古自治区、总体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的西部省份陕西、中部省份江西与山西。

四、结论与展望

人民获得感是民心所向,也是改革发展的根本。如何切实有效地增强人民获得感,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人民获得感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主观感知,受到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运用单一的数据或主观指标体系衡量难以实现对人民获得感的有效测量,需运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加以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对获得感及其不同维度内涵进行界定,明确经济、政治与民生等人民获得感的重要来源,利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全国性数据进行指标构建,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最终明确民生获得感、宏观经济获得感、个人经济获得感与社会公平获得感是人民获得感的主要实现路径,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不同省份人民获得感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全国区域的人民获得感的实证数据。

人民获得感由民生获得感、宏观经济获得感、社会公平获得感、个人经济获得感等部分构成。其中,民众对生存与发展权利的重视,对政府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切合民众的特定需求,提供更加符合社会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宏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增长为民众带来良好的经济信心与未来预期,可以提升民众的宏观经济获得感;植根于民众心底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社会秩序有效运转的基础条件,强化正风反腐成绩与缩小贫富差距的现实努力,会提升民众的社会公平获得感;民众在改革发展中的实际获得,多可以体现在个人及家庭收入增加方面,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更多地关注个人经济的相对位次与未来预期,是提升民众个人经济获得感的重要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获得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并不是经济社会发展越好,人民获得感指数就越高,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社会发展的客观指标与主观获得感之间存在一定的分野。人民获得感受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经济发达省份的民众亦可能保持更高的期望值,拥有更高的要求标准,相应的考核及评价维度更趋严,导致人民获得感的指数反而趋低。经济欠发达地区,民众拥有的发展预期较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事实的呈现,与历史过往以及心理预期存在显著差别,形成较大的对比效应,人们获得感反而会更高。

鉴于此,关注和提升人民获得感,需要从多重维度进行考量。不仅需要有效解决民众诉求,契合民众的需求,强化医疗卫生、养老保障、教育发展、就业服务等方面的资源投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区域、阶层资源分配不均的差距,破解当前“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通过促增长、增就业、稳物价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手段继续维系我国经济稳定增长,通过建立长效的反腐机制,确保正风反腐活动时效,确保民生赋能、宏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等多项维度的实现;同时也需要关注人民获得感的内在影响要素,积极引导民众的主观认知,针对不同民众的利益诉求与主观标准,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民众诉求沟通,提高民众在具体公共事务中的参与程度,针对获得感不同要素的深度分析,形成相应的诉求告知机制,明确不同公共事务的资源限制,分阶段、有意识地引导民众的理性预期,确定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重视人民获得感的激发以及产生过程中的积极维系,实现社会客观发展与主观感知之间的同步提升。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主观公平
公平对抗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怎样才公平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笨柴兄弟
全球宏观经济短期内的两条主线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