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华丽
乌鲁木齐市第十六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引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这一门课程的时候,有效的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名遵守纪律和法律的好公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初中德育法治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在这一个阶段,我们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这一门课程中存在着普遍的问题,这无疑制约了教育的作用,影响了我国初中生道德和法律素质的提高。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展开了很多年,但是初中个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他们关注的重点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依然还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标,考试成绩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学生是好,是坏的重要标准,教师根本没有去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需要进行一定的关注,所谓的道德教育,所谓的法治教育,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具体就是表现在下面这几个方面。
在现在这一个阶段,很多的教师会在课堂上有一个问答的过程。事实上,这种方法只是表面的、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但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是理论知识,远远没有达到在德治过程中培养学生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目的。
在现在这一个阶段,既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更名成为了“道德与法治”,那就是要求教师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去进行出发,不断去提升给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有许多的初中教师都没有把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当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部分,一味的关注学生的分数高低,只是让学生去对一些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在此过程中虽然会记住一些知识点,但是对这一些记住的知识点并不是完全的理解,这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以及法律常识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一件事情。
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可以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明白遇到危险的时候,或者是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遵守法律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我们自己不受到伤害。但是就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致使很多的学生对这一门课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觉得这一门课程没有必要学习,这一点教师必须进行深入的反思。
要想将情感教学有效的融入到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制课程中,那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教师应转变以考试为主的教学理念,关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新方向,从以考试为主的教育转向为素质教育为主。注重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过程,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素养。这些好习惯将伴随着他们的生活。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在提问和思考中成长,培养初中生的智力和个性。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可以更好地发挥德治课程的滋润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课堂上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教学的依据,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跟学生的学习需要较为吻合,从根本上去激发学生学习这一门课程的兴趣。这个过程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情感需要的尊重,正是因为迎合了学生的心理诉求,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好比在教学有关于“诚信”知识的时候,就可以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联系,用到生活中的说话算话,让学生知识诚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然后再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欺骗人的时候,最后在讲述古代曾子杀猪,韩信报恩的小故事,跟学生进入深入的探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去构建有效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教师可以利用好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也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通过播放相关教学内容知识的教学视频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的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道德品质的作用,进而把这一种力量内化于心,表现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
总的说来,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本质上就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学科,教师必须要坚持把新课程教育教学的理念当做是教育的指导方向,在具体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落实情感教育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追求更高的教学目标。。本篇文章主要就是针对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情感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分析,能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当中,给到相关的行业内人士一定的帮助或者是借鉴作用。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