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打造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实践研究

2019-11-13 07:36:37陈晓明
报刊精萃 2019年5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产教

陈晓明

福建德化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指出“加快‘双师型’教师补充步伐,以校企合作中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为保障,以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机制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深化产教融合迫在眉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将成为中职院校的发展趋向和必然要求。为了培养出集生产、管理、服务于一体,实践型、技术型、操作型于一身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如何加强师资队伍结构建设,提高教学能力,已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产教融合模式成功个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促进企业人才战略的实施与生产力提高。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制造钢铁的“终极武器”;韩国在“双师型”教师基础上打造“产学合作”的高职模式,让韩国在世界新兴工业国家中名列前茅;2012 年广东省率先提出“校企双制”的技工教育办学模式,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收效显著。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既要有教师系列职称,又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行业特许资格证书;既要有“双证”(即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书),又要有“双能”(即知识能力、岗位能力)。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处于起步状态,校企双方均缺乏实践经验,更缺乏积极性与约束力,合作效果有待提高。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1.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首先,学历结构不合理。大批量招收只有学位学历证书而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硕士、博士,导致职业教育教学经验的缺乏;其次,能力结构不合理,实践实训教师相对理论基础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拥有较强实力的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骨干教师尤为稀缺;最后,年龄结构不合理,随着刚毕业教师招收力度的加大,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退出一线,导致教师队伍的梯次结构断层。

2.教师能力单一,缺乏“双师型”人才教师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为高校毕业生,缺乏专业技能的实践锻炼和经验;其二为从企业引进的技术骨干,但缺乏专业知识理论与教学方法。这些直接导致教师队伍能力薄弱。

2002 年教育部要求“双师型”教师数量不低于专业教师总数的80%,而实际上,中职学校教师相对单一的来源,使“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教师总数的 45%,与国家规定 80% 的比例相比,差距还很大。国内中职学校严重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二、产教融合模式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途径初探

(一)增加“双师型”教师选聘渠道,不拘一格降人才

采用开放式、多元化选聘模式,而不仅局限于面向高校招聘。可聘请企业及社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参与教学,并传授技术技巧和实践经验。

上级相关领导部门也充分考虑职业院校的人才需求,给予充分的鼓励政策,并提供人才引進政策,保障优秀教师应有的权益。

(二)“一师双岗”增强校企技术交流

中职学校有计划地安排组织“双师型”教师到相关企业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生产、实习的指导能力。力争每三到五年轮流安排专任教师必须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下企业进行“定岗定责”的实践工作训练,实现学校工作岗位即企业工作岗位管理模式。增强校企间的技术交流、项目开展和教学合作,使教师在产教融合模式下积累实践经验,接触行业信息,感知科研潜能,从而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能力和个人价值,使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理论教学能力得到有机统一。

(三)有效整合校外资源,实现兼职教师资源扩充与能力培养,打造“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中职学校吸纳更多高水平行业企业专家充实优化“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结对子”,随堂听课,参与教学组织活动,不断提高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长效机制。给予兼职教师发放补贴,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专业教师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学习、校内实训基地模拟锻炼和校企共建培养基地的实战训练等途径提升实践能力;兼职教师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学习、上岗培训认证、“结对子”听课等方式提升教学能力,采取双线并行,结合教师分类有重点、宽途径的教学或实践能力,打造“‘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四)以制度为保障,提升教师“双师”素质

中职学校改革用人、选人、劳动人事制度,从员工聘用、试用考核、岗位聘用、人员调动、员工培训到解除与终止劳动合同,规范工作流程,严把用人关,教师队伍“进得来”“出得去”。改革薪酬分配及激励制度。将薪酬与岗位责任、风险和贡献紧密挂钩,使教师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岗位聘任、职务聘任、工资晋升、岗位绩效工资发放挂钩。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资格和职称资格培训考试;鼓励各系部组织教师承接校内外建设项目,对专业教师进行技能培训;鼓励系部选拔项目负责人组织研发团队进行项目研发,培养专业教师技能。

多种形式的制度保障,有效地提升团队吸引力与凝聚力,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之产生更大的动力,积极地参与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的建設中去。为了更好地促进校企发展,要不断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而实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并深入实践研究,研究出新时代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与实施方案,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产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6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5:54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4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6:06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50:07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