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容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凤凰学校
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要成为一位合格的低年级班主任,需要认清这个年龄段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去教育这些孩子们呢?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和摸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的天职。小朋友进入学校就等于步入了人生的第一站,他们好比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需要用爱心精心地培育。你想想,对于五六岁的孩子在家里的时候,可能还在妈妈怀里撒娇呢?现在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什么都是陌生的:比如,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所以,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心,用爱浇灌心灵之花,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记得在村校任教时,我班有一叫付成祝的男孩子,家里很穷,个子也是班上最矮的。在各方面表现极差,尤其是个人卫生更差。刚开始对他的家庭情况不了解,后来通过其他老师得知,他从小妈就跑了,爸爸在外打工从来不管家里。他自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奶奶又还多病,一家人只能靠爷爷种庄稼来维持生活。家里不仅条件差连营养也跟不上,导致个子长不高,对于他个人的清洁卫生就更没有人管了。为此,以后的每天我都会把他叫到寝室教他怎样洗脸,洗头,洗澡。一周之后,就让他按照我教的方法自己洗手脸。经过半学期的悉心教育,后来,他在各方面表现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此以后,我平等地对待每位同学,尤其对学困生更用心了,只要我发现他们一点小小的进步,就会给予他(她))们鼓励。记得在二年级时,我班里有个叫小王的女孩,反应太慢,课堂上总看不见她举手,因此上课时表现得无精打采。于是在我的语文课上,我故意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然后表扬她鼓励她,果然在后来的课堂上她表现得很积极,现在这个孩子每年的语文期末考试中都会考出优异的成绩。因此,教师只有平等地爱每位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动力,让他们努力学习,展示自我。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干部的配合,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最直接而全面管理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特别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工作,建立一支有良好工作作风和具有示范作用的班干部队伍,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并依靠这力量去形成正确的舆论,来影响并调动其他同学参与班级管理。
在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大家都知道,小学生一旦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想要纠正过来是很困难的,所以从学生刚入班我就开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强调读书姿势时,我跟学生这样对口令:读书时,要做到: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往外斜。为什么要求学生手捧书本往外斜呢?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因为这样能使学生的视线与书本基本垂直;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孩子读书时总爱把书本打开架在桌上当作屏风,两只手却在下面做小动作。在强调写字的姿势时,我要求学生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一年级小学生最爱发言,教师问题一出,他们就高举小手“我我我”,甚至从座位上站起来。我就要求他们:“谁坐得最端正手举得最高,我就喊谁。”此时我就教他们如何正确举手:左手放胸前,右手举旁边。有些孩子你没有喊到他,他就一声长叹--“哎”,像泄了气的皮球,别人的发言也就与他不相干了,这时我就要求他们:“同学大声说,我们静静听。”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般在20 至30 分钟,有的孩子还坚持不到。这时学生的有意注意就转化为无意注意,好多孩子不守上课纪律了,比如:说话的说话,玩东西的玩东西,有的甚至还下位等等。这时我就让他们进行游戏、比赛、课堂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养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也知道了哪些事必须做,哪些事不能做,记得我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制定了班训和班规:
班训:习惯伴我快乐成长
班规:铃响安静用品齐,听讲专心爱学习。
课间休息讲安全,喝水如厕守秩序。
两操认真动作准,整队集合快静齐。
游戏活动有谦让,关爱他人讲友谊
虽然这些都是细微之处,但我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就是要从这些细微之处抓起,而且要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我总是利用晨会或早读课下课时,向学生反复强调纪律、安全、卫生等等,俗话说“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一定要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形成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