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化传播

2019-11-13 22:35孔朝蓬刘乃千
华夏文化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满族民俗文化民俗

孔朝蓬 刘乃千

【内容提要】满族民俗文化,作为东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展现我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像,集合了多种艺术表达形式的精髓,以其直观并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成了传递满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探究影像内容、以传播学理论构架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化传播结构、以多元化的视角去探究传播效果,无疑为满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满族民俗文化的内涵与范畴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大家庭,很多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史、地域风俗及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并在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早在《汉书·王吉传》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民俗即民间风俗,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可以大体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民俗文化是相对于书面文化传统之外的文化,以口头,风俗或物质的形式存在,以民间传承(或是口传、模仿、表演)的方式传播。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沿革中,东北地区涌现出鲜卑、契丹、蒙古和满族等民族,这些民族的生息繁衍为华夏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满族文化对东北地区民间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影响最为深广。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人类生产、生活及表达方式的总和。对于地域文化坐标的探索亦离不开对纵向(历史变迁)与横向(地理迁徙)的综合考量。

满族的先祖可追溯到肃慎。“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不咸”所指正是如今的长白山地区。根据可考史料记载,肃慎族定居长白山地区,为满族文化起源、发展于东北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历史上的肃慎、扶余、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是现代满族的族源,其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在随后的汉代、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初,满族(隋唐时称“靺鞨”)第一次在历史上建立政权。后历五代十国(满族在五代时被契丹人称为“女真”,辽朝因讳字,将“女真”书为“女直”)、元末明初,满族人一直活跃于历史舞台。至1644年清军入关,满族贵族逐步开始统一全国,满族文化开始主导主流文化语境。自辛亥革命后,大部分满族群落定居关内,官方定名“满族”,该称谓也被沿用至今。满族人生活在南起长白山,北至黑龙江以至更远,西起松花江,东滨大海这片地域中。在这片四季变化明显,春冬季节偏长,冬季严寒的特殊自然环境中,满族人产生了“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的居住习惯。一年中漫长寒冷的冬季,使满族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种植五谷,善渔猎、木石砮猎获禽兽,驯鹰,交易貂皮等习俗。

在民俗学视域下,由于不同文化空间等因素的影响,针对民俗的分类,国内外研究者们存在一定分歧。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两种划分方法为“三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依托于民俗的传播方式,将民俗分为口头民俗、风俗民俗、物质民俗三大类。四分法根据地区民俗的实际应用性和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经济民俗(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精神民俗)、游艺民俗(语言民俗)。在对大量的史料、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对部分民俗文化进行田野调查后,基于文化地理学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同时兼顾民俗在影像人类学当中的实际应用性,满族民俗文化基本包含饮食、服饰、民居等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传统礼俗、社会制度、民间艺术、语言文字等范畴。满族民俗具有承担文化传播载体,传达民族文化精神与意蕴的功能。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俗文化历经民族融合、地理迁徙、民族战争、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科技发展,以及全球文化交融的态势,民俗文化传承及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满族民俗文化研究包括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所谓宏观视角的研究是对族群生活、行为、语言、艺术等群体性活动的概括,主要研究满族民俗文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特殊规律,总结满族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微观视角即是通过对满族物质民俗的发现和寻根,找寻民俗物器背后的故事,发现个体与群体的异同,探求满族独特的文化传承。

二、满族民俗文化所体现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意蕴

(一)平实、质朴、粗犷的审美特征

主要体现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追求,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对生活、习俗的写意化表达与呈现。早在满族原住民使用纸之前,他们的先祖就用树皮、兽皮、抹布、植物叶子等材料剪刻图形、图案。这些图案出现在满族人的门帘、窗户、墙面、衣饰等处,表达的内容也多与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有关,后来逐渐演变出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人物肖像等内容。例如满族民间剪纸艺术,由于特殊的诞生背景与文化空间,使得满族剪纸在艺术特征上大多不重工笔,偏重写意。满族剪纸中经典的“嬷嬷人”,民间创作中甚至可以省略勾勒草图的工序而一气呵成,便可完成一幅传神的人物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幅“嬷嬷人”在人物本身的刻画方面大体一致(如不侧重刻画人物眼睛),而每幅作品的差异是通过外部环境、外在物品来突显不同,如“嬷嬷人”的衣着、饰品、身处场景等。寥寥几剪,就能赋予人物完全不同的故事。满族民间剪纸初观之时貌似简单,但细细品评,却能找到一种大道至简的意蕴。

(二)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

在远古时代,满族先民对自然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自然现象的无法解释,恶劣自然环境的难以克服,关于陌生事物的种种假想,基本通过宗教祭祀的方式宣泄恐惧、敬畏等情绪。在以渔猎为生的满族文化起源中,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与萨满教信奉的“万物有灵”在历史的交叉点不谋而合。作为满族信奉的官方宗教,萨满祭祀仪式成了满族官祭、民祭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经常在各类场景出现“萨满教”的掠影。而萨满鼓既是祭祀中的重要器物,同时也兼具民俗文化特征。萨满鼓有很多别称,如神鼓、抓鼓、单环鼓,这些称呼都形象地描述了萨满鼓结构的基本特征。用枣藤子特殊炮制的鼓圈;直径0.5米,大小适中,蒙以牛、羊、马皮的鼓面;单鼓面附带十字型抓手;配以金属环铃及不同样式的鼓槌,使萨满鼓这一民俗器物处处显露出满族人民粗率豪放的气质与极重实用主义的精神内涵。

(三)包容性与多元共生性

在中国历史上,满族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对满族英雄人物、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生产进行了大量总结,以口述的形式创造了中国四大口述文化史诗之一的“满族说部”。其文本容量之大、内容涵盖之广、艺术特点之雄伟苍劲,透露出满族人民所独有的人文气质及艺术气质,使满族说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对北方民族史学、社会学、民俗学、文艺学、宗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民习俗专家曹保明先生曾这样概括满族说部的特点:说部具有兼容性和再创造性特征;说部具有综合性和集体性特征。第一,说部在传承的过程中,在不断总结满族自身文化的同时,开放包容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完成不断进化和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窥见满族民俗文化的包容精神和创新精神;第二,说部的产生与进化是一个群体性行为,并不是精英文化的代言人。说部本身的民俗性培育了一致性,强化了传播说部民族的思想认同,民族精神。在后人整理的“说部”文本故事中,大到英雄史诗、民族战争、神话传说,小到民间故事,百姓生活、渔猎农耕,可谓是涵盖满族文化精要的百科全书。

在东北民族格局的更迭融合与东北复杂历史变迁中,满族文化与汉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多民族文化进行了长时期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多种生存方式、生活习俗、价值观念、民间信仰的多元复合共生性。最终经过历史淘洗,形成了复杂却又多元一体的文化精神与文化意蕴。历史赋予满族人民的这些宝贵文化精髓和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因此,如何在历史文化的自然消逝中保留这些历史刻痕,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与文化意蕴,是亟待我们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三、满族民俗文化影像化传播的现状分析及问题

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他的论文《传播与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首次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产生什么效果)。5W模式的实际应用旨在对传播信息者进行控制分析、对讯息进行内容分析、对传播媒介进行媒介分析、对受众进行受众分析、对传播效果进行效果分析五个方面,并衍生出效果与传播者的互动反馈关系。这一传播学理论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精准地分析满族民俗文化影像化传播的现状,并发现各个节点存在的问题。由于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化传播目前以传统媒介为主要传播平台,传播载体相对单一,传者与受众群体存在明显“知沟”。

鉴于央视网收录的在各地方卫视及央视各频道播出的影像化内容种类的官方性与权威性,笔者以央视网数据为基础和样本。为使检索内容尽可能地具有覆盖性,将检索内容“满族民俗文化”进行词条拆解,以满族、民俗文化、满族民俗、满族文化四个关键词作为检索内容进行搜索并收集,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对搜集内容进行关键词筛选,并筛除以上四个词条中检索内容重复的部分。随后在已筛除内容部分,进行人工复筛查,将视频内容标题中未显示“满族民俗文化”,但实际内容涉及满族民俗文化符号的影像化内容并入研究数据中。在统计近五年(2013年—2018年)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化传播的数据并分类总结后,认为关于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留存主要分为四大类:电视节目类、新闻报道类、纪录片类及影视剧类。其中影视剧类作品所占比重较小,且影视剧类影像为了达到戏剧化表达的目的,对民俗文化进行了二度创作,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将其作为民俗原生文化研究样本的意义,固暂不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在央视网2013年到2018年关于“满族民俗文化内容”的3078条影像内容检索结果中,电视节目类共计2031条(影像化内容主要来自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及少部分地方卫视),约占比65.98%;新闻报道类共计813条(影像化内容来自央视、地方卫视及少部分地方台),约占比26.41%;纪录片共计152条(包含由央视官方出品、地方卫视联合制作、地方卫视独立制作选送央视参赛且已公开播出的纪录片作品),占比约4.94%;其余约占比2.67%的内容为影视剧类内容。

电视节目类占比最大,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产业化及新媒体极速发展影响的背景下,上述电视节目类别中,如:《舞蹈世界》(20180305期,舞蹈全明星)、CCTV-2财经频道《时尚大师》(20180418期,钟爱传统文化的满族设计师——赵扬子)、CCTV-5的《运动过大年之满族赛威呼》(20170129期)、CCTV-3综艺频道的《星光大道》(20141011期《满族风情歌舞》)等。这些电视节目大多将满族民俗文化符号作为一种新颖、独特的娱乐元素或是商业化效用融入电视节目当中,为了追求节目娱乐效果而弱化了满族民俗本身的原生文化性,其中偏重于娱乐化的解读与消费,对满族民俗文化本身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误读。

新闻报道类是占比第二的类型,主要以东北地区黑、吉、辽的早、晚间大新闻报道为主,央视新闻报道为辅。如:辽宁卫视《辽宁新闻》(20181031期“陈求发在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和海城市调研时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吉林卫视《吉林新闻联播》(20160915期游叶赫美景,品满族文化)、哈尔滨电视台《都市零距离》(20150218期腊月二十九年俗:东北满族农户跳萨满舞)、河北卫视《河北新闻联播》(20130814期赵勇在青龙满族自治县调研)等。抽样调查后我们可以发现,在新闻中出现的关于满族民俗文化的报道,大多体现了地方部门主办的会演、地方领导调研讲话、相关文化内容会议的召开等,新闻报道的切入点略显单一,虽然关于民俗文化题材的涉及面具有一定广度,但是缺乏深度探究,从而导致了对于民俗文化事件的报道对文化概念的传达多为“蜻蜓点水”,如CCTV-1综合频道《新闻联播》(20180817期,体验非遗文化,共度传统七夕)虽然提及满族非遗戏种新城戏,但基本上是一语带过,只达到了信息还原和信息传递的作用,对受众的吸引力有限。

纪录片虽然在播出量上占比有限,却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纪实主义浪潮后,中国的纪录片产业经历了一段低潮期。直至2010年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面世后,近年来我国纪录片的总产量及质量的发展日趋可观,各类题材类型争奇斗艳,但是东北地域文化尤其是满族民俗文化题材的纪录片数量有限。在央视网2017年9月公开征集的55部“供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围纪录片中,仅中央电视台公开放映制作的《故宫》这一纪录片与满族文化存在些许关联性;另外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2016年发布的“各年度纪录片季度推优及年度评优”中,2012年的85部获奖影片中,东北三省获奖影片为0部;2013年108部获奖影片中,东北三省获奖影片2部(分别为:人文历史类纪录片《长白山》《东北抗联》);2014年108部获奖影片中,东北三省获奖影片0部;2015年154部获奖影片中,东北三省获奖影片仅1部(人文历史类纪录片《铁蹄下的东北》);2016年174部获奖影片中,东北三省获奖影片2部(分别为:人物类纪录片《戏梦关东》,人文纪录片《过年》)。随着中国纪录片行业稳步发展,优秀纪录片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而以满族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的数量所占的比例却并不可观。2018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放映的纪录片《时代》(20180219期《回家过年》第二季《我的团圆饭》第四集《和奶奶过年Ⅱ》),这一集主要讲述了满族北漂歌手宋熙东带未婚妻回家过年期间与家人间发生的种种故事。虽然这一集中展现了北方满族的住宅场景、满语、满族年俗等满族民俗文化元素,但不是以满族民俗文化作为纪录片主体。在上述纪录片中,几乎没有一部专门以满族民俗文化为主体创作的纪录片。

比较而言,在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笔者找到了几部专门以满族民俗文化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其中,由东北师范大学江含雨导演出品的《最后的巴图鲁》以人文视角作为切入点,讲述三个满族青年人对于满语和满族音乐衰落的发现和传承的故事。虽然纪录片的切入点具有温度,完整度也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制作经费的短缺,导致整部片子的制作质量偏低,同时缺乏后期的宣传推广,最终并未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虽然在制作、宣发等方面,这类“独立纪录片创作”略显粗糙,但是聚焦点却都集中在了“满族民俗文化”本身。同类纪录片,如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出品的《满珠吉顺》、李文哲导演的《活着的萨满》、深圳东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萨满面具》,都表现出同样的特点。同时在一些文化交流项目中,如:“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吉林行”项目2016、2017年度拍摄的跨文化研究类型纪录片《重拾遗梦》《一品乌拉》《水音》《鼓韵关东》也把主题聚焦到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并对东北满族民俗文化传承人李侠、关云德的生活进行了真实记录,也为满族民俗文化纪录片影像表达拓展了更多可能性。

综上所述,目前满族民俗文化在传承上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从传播内容角度来看,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影像化内容的架构呈现雷同化、官方化等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于满族民俗原生文化及现代变迁的深入挖掘和翔实纪录;第二,满族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存在滞后性,当前满族民俗文化的传播过度依赖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缺乏与互联网传播更加有效的链接;第三,满族民俗文化器具的保存现状并不理想。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如吉林长春其塔木镇的“关云德满族民俗博物馆”馆藏的藏品因经费不足等原因得不到更好的保存。同时在关云德先生的工作室,我们发现了大量关于满族民俗文化的文字及图片材料,但影像资料却寥寥无几。影像作为视听语言的重要形式,既具有再现性的本质特征,同时又具有时空一体、简单直观的表达特征,是文化留存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思维向“互联网+”思维发展的大环境下,依赖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传播渠道显得有些滞后。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分析专题报告》(2018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已突破11亿。我国无疑已经继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移动互联网技术及传播领域的先驱国家,在庞大的用户群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如何在丰富满族民俗文化影像内容的同时,积极寻求更广阔的传播渠道,也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只有多视角精良的内容制作配合多渠道传播并及时收集受众反馈,才能让满族民俗文化的传播突破桎梏。

四、满族民俗文化影像化传播策略

(一)文化表达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目前满族民俗文化传播的内容不够丰富,拍摄题材针对性差,拍摄视角单一,影像表达文化性弱,以及影像资料缺乏人类学视域下的研究价值。虽然在内容方面也有如《天地长白》这样的对东北民俗文化覆盖相对完整的作品,但是缺少对满族民间艺术、节日习俗、宗教仪式、生活状况的分类展示和细致挖掘。2016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吉林行”项目中加拿大青年导演Evan Luchkow拍摄的纪录片《重拾遗梦》(

Search for the Manchus

),将驯鹰人和剪纸艺人两个拍摄对象,以具有戏剧性的剪辑和幽默诙谐的西方影像方法表达,完成了对满族文化特色的寻根。在文化发现过程中,导演不拘泥于对文化的纪录,融入了自己对满族民俗文化的思考与担忧。在轻松幽默的基调中又不失文化研究视域下厚重的历史感。而更重要的是,导演始终以文化人类学的比较视野探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互通,为国内满族文化纪录片影像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此同时,目前很多反映满族民俗文化的专题片、纪录片拍摄视角多为仰视或是俯视,缺乏平视的视角,难免容易产生距离感,使受众很难感受到来自文化背后的温度。同时,传统民俗文化纪录片与近些年逐渐进入学界主流视角的“影视人类学”视域下的影像民族志相比,在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平等关系、主位与客位的赋权关系等方面也明显暴露出不足,因此增强文化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影像化传播的根基。

(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与延展性

民俗文化的影像化记录,电视台等媒体机构拍摄相关电视节目和纪录片是主要的方式,除此之外高等院校师生的影像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类型等科学、规范的影像记录、由民俗文化语境下的传承人担任记录者的“参与式影像”特性的社区影像等都是传播方式多样化、延展性的体现。近年来具有“参与式影像”特性的社区影像,逐渐被影像人类学界普遍认同。社区影像将传统民俗纪录片中的拍摄者与受访者的角色互换,拍摄者向被拍摄者传授影像拍摄及剪辑技术,由民俗文化语境下的传承人担任记录者。角色的转换不仅赋予了文化传承人影像话语权,某种程度上使文化视觉产生了社会运动。诸如此类的内容兼具影像留存、研究价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影像的边缘效用,这也为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化内容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三)传播渠道的多维化与立体化

在传播渠道方面,现有的关于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传播过度依赖于传统媒体平台,应该拓展媒介融合的思维模式,主动连接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平台,寻求跨领域合作。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在新媒体视域下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如:官方职能部门打造属于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化平台,构建专属于满族民俗文化的专业化微信公众号,借此多元化发展的平台推广满族民俗文化周边产品,普及满族民俗文化精神,创造新型文化产品,带动满族民俗文化附属经济。

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丰富的影像内容、多样化传播方式以及立体化传播媒介作为支撑。研究满族民俗文化的影像传播,不仅会为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提供样本,还可以成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共享平台。

猜你喜欢
满族民俗文化民俗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