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青莲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绵阳 621000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更是培育有该方面意向的学生的最佳途径。然而,据幼儿园的活动课程以及相关教员反映,幼师的课程设置虽然是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与扩充幼师的知识库,但这与在实践幼儿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部分有待完善的地方。作为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学科领域,教法课程也深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视。然而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教法课程与其他学科领域一样都属于基本课程,可它们彼此之间关系并不紧密,这也是学生无法将这一课程所学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作为在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建议,可以缩短学前教育教法课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差距。
学前教育教法课对专业能力的掌握要求上也不同于其他专业,虽然难度系数相对较低,但其综合性较强,主要致力于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及其在将来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学生在掌握该课程后,大致能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分析与布局,利用所学技能来制定活动课程。然而,学前教育的相关专业技能与实际幼儿教育还无法达到完全协调的水平。因此,对教学法课程而言,尤为重要的是将差异控制在一定程度内以及将技能课学到的知识精心提取后结合到课程设计之中。
目前,幼儿的教育主题形式为活动课,每节活动课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不再是仅仅传授单一的学科领域,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引入课程,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致力于以激励幼儿培养兴趣爱好、提升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并进一步规划活动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的独立性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吸纳知识这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其使得学生无法培养发散性思维,以至于后续教育过程中在思维发散时,对自己不够自信而感到迷茫。因此,综合分配多学科领域教法课成的教学资源,可改善教法课程的独立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熟悉运用各类专业技能,还要求在教法课程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何规划课程,制定活动目标。由于教法课教师的角度大多是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虽然对学生讲授的学科细化非常有利于学习基本理论和知识,但是在之后的实践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对书本上的理论模板生搬硬套到实际行为当中,这就造成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到一起,使得他们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因此,合理运用教师的师资资源和信息资源,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束缚,对课程进行综合性探究,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最终才能达到稳步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目的。
教法课程的验收方式也与其他课程存在显著差异,主其要形式为学生讲课,并以此进行评分。评分在课堂内独立进行,评分主要依据教法课程教师对学生讲课中的各项指标,例如:内容生动性、时间分配合理性、师生互动趣味性等。通过对学科的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学科领域的相互借鉴,以此提高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各类学科比重的增加与缩减,取决于教师对于活动主题的把控。设计出更加科学完善的比重结构,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即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因此,仅仅依靠课堂上对幼师专业技能的讲解与分析是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一名合格幼师的要求的。
如何拓宽幼师学习知识的横向跨度,值得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不同幼师讲课的主题可能与各类学科都存在着关联。幼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所得评价进一步拓展自身视野,丰富自身的经验。
第一,教师从多个方面来评判幼师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评价方式应当是规范性的讲解,这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师应让自己的评价覆盖所学知识领域,不受学科单一性限制,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大跨度的评价,在学科知识范畴中更综合、更广泛地引导学生制定规划活动内容。
第二,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对学生讲课的评价,既是对讲课学生的考核,也是对在座其他学生的考验。其他学生不仅要善于听取他人的说课内容,更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将听和说相结合,主动评判其他学生的内容,积极主动参与对活动名称的计划、涉及范围的定位、目标的确立等方面的探讨,共同发现问题,拓展思路,从而共同进步。
第三,进行团队评价。除去该教学活动课的主要专业讲师的评价,还可以加入其他领域教师的评判,使得该评价能够让学生从多方面综合收益。学生在吸取全面评价的时候,既可以提高对学科领域融合的水平,又可以开拓视野,对课程逐步产生深刻的认知。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要根据幼儿园课程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缩减学前教育教法课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幼师更好、更快地适应从校园到幼儿园这一过程,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应用以及学科之间的互相借鉴,这些正是缩减这一差异的重要途径,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究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