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改革视域下“多元结构教师小组”的构建

2019-11-13 18:45张治斌刘瑞新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双师职教教师队伍

张治斌 刘瑞新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信息学院,北京 100018)

0 引言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政策推动下。2019年1 月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 条)的印发,拉开中国职业教育元年的序幕,意味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继《职教20 条》和各类职教改革政策相应出台后,5 月13 日,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6 月6 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关于遴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通知,7 月24 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式了首批122 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遴选结果,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设计与教师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9 年8 月21 日,教育部孙尧副部长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级研修班”开班仪式上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教法、教材“三教”改革》做了深入阐述,重点强调围绕“三教”改革实现“教学理念创新、课程体系重建、考核评价方式转变、团队协作教学能力提升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等五大创新;全面落实“三教”改革新任务:以完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改革新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开展“双师”素质全员培训、考核评价突出“双师型”、落实教师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以健全教材建设规章制度、做好教材编写、审查、扩大优质教材资源供给、完善教材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材体系;以规范和更新“教案”、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化管理、实训、学习系统建设,实现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打造团队引领创新,基于职业过程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格局,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

推行“三教改革”、推进“三全育人”重点在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职教20 条》第12 条明确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多种方式弥补“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

1 “双师型”教师的构成与现状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1998 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在《面向21 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其内涵是要求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高专业技能水平。此前,有的学者将“双师型”教师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也有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对“双师型”教师的不同诠释,已经给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带来诸多困惑,诸多“双师型”教师实践力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实践教学效果的师资短板。在《职教20 条》中,将“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的解读,规避了此前通过文凭、职称、证书等固化的认定模式,对“双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2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自1998 年国家原教委提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来,主要以国培和省培的策略、方式进行专业教师培养和培训,以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到境外考察、技能培训等模式进行专业教师技能的培养;教育部在2006 年《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2010 年,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提出“与企业联合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90%”,引入校企合作共建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的构想;《职教20条》提出到2022 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的目标,并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准入和聘任做出明确规定,提出“从具有3 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并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弱问题提出“特殊政策”:“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在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具备“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需求,亟待寻找一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新方法和新路径,以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

3 职教改革视域下“多元结构教师小组”的构建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产教融合中政府、学校、企业与行业的四大主体,并强调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以政府和行业政策引导与资源保障为主,学校与企业为主体,强化企业的重要作用,推进校企在资源互通、人才互动上的深度合作,为“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1 打造校企双平台,推动职业教师“走出去”

要提升“双师型”教师质量,职业院校需积极与区域行业、企业、园区、协会等组织积极开展充分有效的深入合作,构建校内外教师发展双平台,支持和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强化实践,学习生产实践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帮助教师迅速了解产业布局、行业发展、技术需求;通过学期或假期脱产到各类企业进行全日制“实践训练”,全面学习提升实践能力,熟悉实践环境;通过制定短期技能强化培训,提升有专业实践能力的老师快速提升对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通过聘请企业高技能及时进校进行专项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

3.2 构建校企共同体,让专家教师“动起来”

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仅在于为教师搭建内外交流的平台,更在于构建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职业成长的共同体。根据学校专业建设的特点,整合校内各方资源,积极挖掘多方支持,构建学校教师和企业技师“合作共同体”,联合制定运行机制,实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教学教材资源,共促教育教学改革,共同实施考核管理,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任务驱动,实现企业资源教学化、教学设计企业化转变,实现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按周期参与企业小项目开发,校企双方人员在干中学、学中干的共同成长。

3.3 多方资源协同共享,多元结构教师小组的构建

强化对教师团队内教学设计能手、资源建设能手、技能创新能手的培养,有针对性地提升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创新服务能力。针对课程模块,构建教学能力突出通用能力教学部的基础教育教师、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以及来自国内外行业知名企业实践专家构建“基于模块化教学的多元结构教师小组”模式,通过按照角色划分出专业理论教师、校内技能教师、企业技术专家与兼职兼课教师,形成多元师资结构小组;通过教学项目或教学任务,依据基于行动导向构建的学习领域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小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支撑,互相渗透”的多元教学结构小组;按照教学目标划分,形成具备大赛指导能力的竞赛集训组、具备资源设计能力的教学资源组、具备校企合作教材开发的教材组等多元技能结构小组,各类小组分工协作进行课程开发、理论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指导,探索专业理论教师与企业导师的合作教学,从结构上解决教学能手实践能力不足、技术能手教学能力不足以及数字新经济专业课程超越传统专业等问题,实现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指导大赛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显著提升。

4 结语

提升“双师型”师资数量和质量,构建多元结构教师小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多方协同兼顾、统筹发展,需要全面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校内教师队伍结构、教师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制定周期性培养和实施计划;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形成有针对性、持续性、有深度、持久性的合作;需要通过政策支持、补贴奖励等形式充分调动学校教师、企业技师的积极性,发挥个人的长处,补齐传统培训的短板,突出高水平“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猜你喜欢
双师职教教师队伍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培育机制研究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