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珊珊.瑞安市仙降江溪小学.浙江温州.325200
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习作是一棵树的话,它肯定要向“书本”这源头活水吸取营养。小语教材精选的各类课文语言优美、规范,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典范。我们该怎么依据这些范文,引导学生推敲词语,模仿句段,拓展练笔,领悟构思,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
吴忠豪教授说过,当下语文教师比较重视写作方法规律的指导,记事写人的方法,写景状物的方法,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如何用好词语写好句子,这些基本功的指导其实更加重要。《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立足课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形式,把握语言规律,就能提升表达能力。
《推敲》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古人用词字字斟酌,启发我们揣摩作者的用词之妙。若在习作时字字推敲,就能使习作独运匠心。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桂花雨》一课中有一句“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漫在桂花香里的。”一个“浸”宇,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而非“笼罩、淹没”所能及的效果。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情感的聚焦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词语,丰富学生语言内涵。经常进行这样有意识的遣词造句训练,学生的习作便能妙语连珠!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段落的结构都很鲜明,只要我们多关注段落中富有特色的语言,或是关注作者表达某一意思时所采用的表达方法,把规律性的语言找出来教给学生,学生就能从中学到规范的语言并逐渐学会正确运用语言。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白杨》里一段父亲对白杨的介绍: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边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然后用这些词写几句话,夸一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有学生这样写道:“哪儿有危险,哪儿有火灾,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是严冬酷暑,不管是风吹雨打,他们总是默默无闻为我们的城市奉献着……他们就是勇敢的消防队员!”教材中有很多类似的训练点,只要我们以文本为依据,为习作提高有效的模仿句式,使学生的语言的学习有了有源之水。
现行的教材以单元为主,一个单元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较长,容易使阅读与习作相脱离。而随文练笔正是阅读和写作的中介,让学生模仿练笔,或仿写迁移,或补白拓展,这些语言点的挖掘将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点。找到好的语言文字激发点和切入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就会源源不断地得到增长。
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课文主阵地,为学生创设练笔机会,既让文本更丰满,又能消除学生写作畏惧感,为习作广开写路。
文章谋篇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好的谋篇布局,会使主题鲜明凸现,内容层次井然,形成一个完美的和谐体。如果不讲究谋篇布局,再鲜活的生活素材也会写成一团乱麻,或文章跳跃幅度让人无法理喻,篇章如断垣残壁。教师要跳出文本看文本,要善于从文本的整篇角度入手,高屋建瓴中引导学生认清文本行文的脉络,洞察文本构建的框架,让学生在积极模仿、自主构建中经历言语的有效实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爱上习作。
如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时,我们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松鼠,感受到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后,我请大家回过头来看看课文,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把文章写得如此引人入胜的?通过阅读,学生发现作者在写文章时文章设置了三处悬念,吸引读者一步步往下读。如第一处:有一回,橱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第二处二:第二天早晨,我们惊奇的发现篮子空了。蘑菇到哪儿去了?第三处: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接着,我们再读课文,研究作者到底是怎样使用“悬念法”的。通过阅读,我们梳理出情节图:
事件一:悬念(方糖丢失)——发现(被松鼠藏在橱柜的帽子里)——真相(贮存食物);
事件二:悬念(蘑菇消失)——发现(松鼠在家里晾晒蘑菇)——真相(贮存冬粮);
事件三:悬念(松鼠失踪)——发现(松鼠躲在烟囱里)——真相(垫窝过冬);
之后,我出示随文练笔作业:小松鼠在“我们”家还会发生什么事?请仿照课文续写一件。注意要按照情节发展图来写,先设置悬念,再推测故事是怎样发展的,最后解释这个悬念。学生兴趣极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模仿写好。
学生通过仿写,拉近了与作家作品的心灵距离,甚至有一种“我也能写得这样棒”的心理,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不会写”到“我会写”的状态过渡。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关注文本谋篇布局的特点,适时地启发、点拨,让学生在触摸语言、整体感悟的过程中,发现文本的结构之美和作者的谋篇之智。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教学的范本,值得慢慢咀嚼,细细品尝,好好吸收。教师只要运用好这“源头活水”,充分挖掘文本中蕴含着的丰富语言资源,引导学生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丰富语言,发展语言,不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的习作能力定能诗意盈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