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9-11-13 05:51李国增
报刊精萃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理念高中语文

李国增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一、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概念与内涵

(一)有效教学概念的提出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起源于20 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在美国的教学活动中被提出并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自20 世纪以来,西方的教育理论普遍认为“教学是艺术”,但随着科学思潮与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传统思维观念被不断颠覆,“教学即科学”的观念被提出和推崇,人们在科学的不斷发展下逐渐认识到,教学是可以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和管理的,教学的方法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解释、判断和实验来进行优化和提升的,有效教学这一教学理念就此出现并得到了教育学界的一致关注[1]。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 有效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后,学生所能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能力发展。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所关注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或发展,因此有效教学理念肯定了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将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作为评判教学工作质量的核心标准。教学的效果并不是体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而是直接体现在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到了多少,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兴趣或无法取得收获,那么教师的工作即便是做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另外,学生虽然学得很努力很辛苦,却依然没有取得成效或得到进步,那么其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某学科学习中的进步或发展,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

(三)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

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紧紧围绕学生的需求进行开展,教育工作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如果在学习中缺乏兴趣、动力和有效方法,那么无论教师如何教,也不一定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有效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思路,改变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地位,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求与困难,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促进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2.关注教学的效果 教学工作是可以通过时间的付出与效果的取得进行有效评估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成本投入与产出进行科学评估,寻找一条能够将产能最大化的教育道路,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完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养的形成,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主导,多是采用讲授式的方法将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并传递给学生,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很难实现学习中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严重,而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另外,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仍然秉持着应试型的教学理念,将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学工作中采用大量的题海战术应对语文考试,这样的情况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课业压力,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往往会出现教师着急学生懈怠,或教师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却得不到预期的成果等情况,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估与提升。而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转变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固有观念,将科学性、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带入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需求,通过对教学工作的优化提升了教学效率,这对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升高中语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通过优化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的教学工作得以实现,具体表现在:

1.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应设定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工作的核心与重点,有效分解教学任务,优化教学方法,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以保证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的有效实施。 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本着适量适度的原则,科学进行内容的安排,合理搭配教材讲解与互动提问及多媒体工具使用时间,课程节奏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切忌贪多求快导致学生吸收不了,反而影响课程效果的实现。明确教学方法的使用,结合教学课程的主题、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避免过度单一重复方法的使用,可结合多种教学方案实现教学目的。如教师在教学《雷雨》这一课时,可采用视频观看的方式,组织学生通过观看电影作品片段,体会人物性格与戏剧冲突,加深对主题思想的深刻理解。2.課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课堂教学工作应紧紧围绕课程主题与教学目标进行,语言应简练清晰,突出重点;课程节奏的控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安排,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减少拖沓、重复占用的课堂时间,提升教学质量;尽可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公平性原则,以温和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提问、互动、小组讨论等环节注重充分照顾每一位学生,同时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课堂的状态与实际的收获。

(二)以人为本

每个学生基于自身性格特点、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的不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和思路,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采用一锅端的教学方法,很难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的情况自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出发点,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点,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尊重学生对解题思路的不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表达,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从而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促进教学效果真正落地。例如: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采用诵读、诗词故事会、古诗新唱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结合多种思路与方法,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融入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中,转变过往的教学思路,以创新和开阔的眼光看待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依托,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指导,形成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理念高中语文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微视频辅助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