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的演奏技巧浅析

2019-11-13 05:37:32
报刊精萃 2019年7期
关键词:引子八度肖邦

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 陕西 西安 710061

一、创作背景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 年—1849 年),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其一生所写作品大部分为钢琴独奏作品,如练习曲、幻想曲、前奏曲等,肖邦本人亦有独创的曲目体裁,如叙事曲、玛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等。肖邦本人经历十分坎坷,令人唏嘘:每个人都有一颗赤子爱国之心,作为一名钢琴家自然也是毫不例外。其年仅39 岁,虽然在法国巴黎的贵族沙龙中可谓如鱼得水、声名赫赫,但他心系波兰,笔下的作品有相当多一部分是紧紧围绕着他对波兰战事的关心而起伏,特別是1831 年末得知华沙起义失败之时,立刻便将愤怒的情绪灌注于创作思绪当中,谱写出一首首具有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的钢琴作品。《g 小调叙事曲OP.23》(以下简称“《叙一》”)便是其中之一。

二、曲目浅析

《叙一》结构是相对自由的奏鸣曲式,由三段曲式结构构成,包含引子、呈示部、再现部、尾声。其中,包含了两个主题,并于各段中均有完整的再现。下文将予以详述:

(一)引子部分(largo)

第一,重音技巧的运用。在演奏如叹息般深刻而沉稳的引子时,重音技巧在首部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引子(1-8 小节)的第一乐句中用双手齐奏演奏出庄严而缓慢的同音八度,在上行分解和弦的弹奏中应将大臂重量贴键沉下以突出音乐和厚重感,而第二乐句的下行乐曲应抒情地渐弱,在弹奏如此沉重的二分音符时,不仅要干脆地用重量下指以及用延缓的乐音拉长乐音引出长段旋律,并且要控制手腕的高低和转指的平缓过渡,以达到双手音量平衡、节奏的呼吸自然以及展现出具有回忆感而意蕴深远的乐句起伏。

(二)第一主题(moderato)

第二,跳跃技巧的运用。肖邦作品的高潮与情感表达热烈的段落中会经常编写含有跳跃技术的乐段。如本曲第二主题部分中第48-53小节的右手部分,在跳跃技巧尤其是大跳的演奏中应使用手部肌肉的力量,用于对一定跳跃感和力度感的展现,演奏时手要保持轻快而稳定,动作轻盈且一气呵成,在弹奏跳跃的乐句中必要时可使用弱音踏板做出音律的控制和延长,通过音乐的表现在该乐曲中还原叙事诗中的情节,展现出不安与紧张的情绪。

第三,琶音技巧的运用。琶音的技巧建立在比音阶技巧更高难度的基础上,技术核心时扩张力与伸缩力,在考验手指灵活度的同时还考验手腕平稳以及手指韧性和跨度,在琶音的弹奏中,速度越快,对拇指的柔韧度与手腕的平稳度要求就越高,保证正确率与音色的最佳方式便是固定手位再依次下键,减少多余动作,使用一个手位便完成多个乐音。乐曲中的纯琶音乐段适用于表达循序渐进的情感,在第一主题的中间过渡乐段(56-65 小节)使用快速琶音技巧弹奏,是乐曲的第一个高潮部分,脱离了庄严而灰暗的音响色彩,与前面的引子形成对比,在故事脉络中营造震撼听觉感受与强调情感表达。

(三)第二主题(espressivo)

第四,八度技巧的运用。八度技巧用于表现气势磅礴和灵动的音乐,乐音之间的衔接和乐句之间的呼吸在八度的演绎中需要较高的技巧,其技术核心在于灵活地利用小臂重量和手腕弹性,在肖邦的八度乐句中,演奏核心在于相邻乐音之间的流畅连接,除了保证每个音的正确时值与踏板的使用以外,更需要突出旋律音(高音)的音色,因此需要四指以及五指的触键稳定与切换灵活(这里指的是弹奏主旋律音的手指之间的连贯衔接)。在第94 至第112 小节,松紧有度地使用手腕可使乐句节奏偏向自由,并使引子部分的沉稳曲调得以体现,在该乐段中,八度技巧的运用使乐曲的抒情性过渡到高潮部分,体现叙事曲的戏剧性。

第五,音阶技巧的运用,音阶的演绎中要用指尖控制好力量的相对一致并清晰流畅地弹奏,对手指颗粒性和力量以及音色的层次感要求较高,低音区需要弹奏得沉稳而有力,中音区需要自由而清晰,而为了使音色不过于刺耳和尖锐,高音区的触键则要减弱音量和减小用力的幅度,在第二主题部分快速弹奏的部分127-162 小节中音符弹奏自由而流畅,是该曲音乐旋律较为轻快的一段,但触键的力量依然不能减弱,而是保持触键到底的同时还要不断对音量进行渐强,手指的跑动和站立能力在复杂的乐句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在明亮与颗粒的音色中体现诙谐与活泼的旋律,在灵快中渲染进入结尾部分的过渡氛围。

(四)尾声部分(presto)

第六,和弦技巧的运用。该乐段运用了与前面截然不同的主题材料,右手采用柱式分解和弦,并加入了之前出现的跳跃技巧元素,使这部分的难度系数成为整曲技术的最高点,并最具有张力和音乐表现力,因此演奏中的准确率最为重要,以达到用炫技将音乐推向高潮的作用。如尾声部分208-264 小节,柱式和弦的高音部分需要与中低音声部有明显的对比,而在相邻的两个相同和弦之间,需要将带有重音记号的和弦时值拉长并突出其音响,营造出和弦与单音之间落提的音乐效果。因此在这种和弦的弹奏中,演奏者的肩部和大臂应该保持一种挥动的状态,如同悬浮的铁索桥,以手部和肩部为支点,而手臂则要避免在弹奏时产生的用力过猛或不适感,因此肘部应该完全沉下,而指尖和手腕的支架则和肩部一起保持着有力但不僵硬的状态,双手从远处作反向运动行驶,这样如同雷鸣般的节奏使乐曲的结尾部分充满了悲怆的民族情感,展现主人公英勇就义的英雄形象,结束了悲剧性的一生。

肖邦的《g 小调叙事曲》的整部作品中,在引子、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和尾声部分都运用了不同的弹奏技巧,灵活地运用了重音技巧音阶技巧、八度技巧、琶音技巧、和弦技巧等高难度演奏技巧和情感中浓厚而深沉的精神力量,在故事情节的渲染下不仅有抒情性的刻画,也有通过集技术与音乐与一身堆砌而成的对悲剧性的体现,动荡的戏剧性效果使乐曲在听觉效果上极其富有张力与震撼力,充分展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结合了文学与诗歌的叙事音乐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猜你喜欢
引子八度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34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乐府新声(2021年4期)2022-01-15 05:50:06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肖邦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探究李斯特钢琴曲《魔王》
北方音乐(2016年11期)2016-08-12 09:19:03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刍议音乐表演与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试论音乐表演中如何进行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