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世瑾 安淑敏 刘志远
【摘 要】目的:对乳腺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研究,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资料,对比分析患者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结果和报告。结果:经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86例乳腺肿瘤患者中,79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91.86%,其中完全符合76例,占88.38%,基本符合3例,占3.49%;5例患者延迟诊断,延迟诊断率为5.81%,其中4例诊断为乳腺增生(后经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查诊断2例为浸润性小叶癌,2例为乳腺增生症纤维硬化期),1例为不典型导管增生,切片使细胞异形,可能是导管原位癌;2例患者误诊且均误诊为假阴性,误诊率为2.33%。结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率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要使冰冻切片的诊断率和准确率、判别能力进一步提高,必须要在前期取材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式,并在中期注意切片的质量,这样可以在后期提高对诊断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关键词】乳腺肿瘤;冰冻切片;病理诊断
【中图分类号】R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1
近年来,乳腺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不得不行切除术。虽然保乳术的出现可保证乳房完整,但由于难以确定乳腺肿瘤的病理特征和性质,难以制定手术方案,而冰冻切片诊断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1-2]。乳腺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为临床手术范围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确切依据。本文主要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8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探讨病理诊断的误诊情况和延迟诊断原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4~61岁,平均(38±45)岁。按乳腺肿块位置分为:左侧乳腺41例,右侧乳腺44例,双侧1例;良性肿瘤46例,恶性肿瘤40例。对所有患者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和检查,并与石蜡切片的病理检查进行对照,所有检查标本均于术中立即送检,均为新鲜的组织。
1.2 检查与诊断方法 于手术过程中将肿块切除后认真检查并送检新鲜的组织:资深医师进行冰冻切片的病理检查,取材根据病理医师的具体需要来定,取材之后使用恒冷冰冻切片机进行制作。具体操作步骤为:将选取组织放置在冻头上(涂有甲基纤维素包埋剂),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进行快速冷冻,适宜的冷冻时间为2~3min,之后进行切片(切片的厚度为5μm),使用95%的酒精或是福尔马林(10%)对切片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1min,之后水洗和HE进行染色,并进行加温速染,染色完成用酒精进行逐级脱水,继而封片。在光学显微镜之下进行切片判读,将诊断的结果传到送检科室。
完成冰冻切片的病理检查后,将剩余的冰冻组织进行常规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和诊断复核,对于比较难以进行确诊的患者,可以与免疫组化结合进行检查和诊断。检查完毕后将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两项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最终的诊断结果将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作为标准。
1.3 病理评定标准 本次病理检查主要以确诊、延迟诊断、误诊作为评定标准。(1)确诊:指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分型和分类上与石蜡切片是一致的(完全符合)或是基本符合;(2)延迟诊断:是指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无法将病变性质明确,可推断恶性肿瘤的存在,或是具体确诊要等到石蜡切片具体的病理诊断结果;(3)误诊:诊断结果为假阴性和假阳性[3]。
2 结果
行常规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和诊断复核结果:40例患者为恶性肿瘤,占46.51%,其中31例患者为浸润性的导管癌,占36.05%,6例患者为导管原位癌,占6.98%,2例患者为浸润性小叶癌,占2.33%,1例为神经性内分泌癌,占1.16%;46例患者为良性肿瘤,占53.49%:31例为乳腺纤维瘤和腺病,占36.05%,9例为导管内的乳头状瘤,占10.47%,6例为不典型的导管增生,占6.98%。
经术中行冰冻切片的病理检查:本组86例乳腺肿瘤患者中,79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91.86%,其中完全符合的患者76例,占88.38%,基本符合患者3例,占3.49%;5例患者延迟诊断,延迟诊断率为5.81%。
3 讨论
作为多发病和常见病,乳腺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一直以来,由于细胞学检查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且存在假阳性和误检率,这使得冰冻切片检查在临床更加广泛的应用起来[4]。冰冻切片检查的诊断率更高,且临床医师可根据冰冻切片的病理检查结果来决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术方案,这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该种病理检查的方法还存在一定误诊率,且会受到时间、制片的质量以及送检的局限等多因素的影响,分析影响诊断准确的具体因素有重要的臨床意义。
结合本次研究中两误诊为假阴性病例,1例导管原位癌,由于病灶较小,如在取材时加以认真仔细观察,不遗漏小的可疑病灶,一定能在快速切片时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1例为浸润性的导管癌,误诊原因是由于取材不当,快速切片所取组织中未能发现导管浸润,行石蜡切片最终明确诊断,随访病例,未对临床治疗造成影响,但是教训仍然深刻。
综上所述,冰冻切片的检查方法虽然受到很多限制,存在误诊等情况,但作为比较可靠、快速和准确的诊断手段,只要在取材过程中能够掌握正确的方式,并注意切片的质量,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不仅能够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最大程度的减少误差,为临床医师快速决定选择何种手术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韦东明,韦桂兰.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50-51
贾晓娟.乳腺增生症的病理分型及CT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67
吴晓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