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营
【摘 要】目的:探究白细胞绝对值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抽取的观察的对象一共120例,其中60例为观察组,均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另外60例为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分别对两组进行血常规和白细胞绝对值检测。分析两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绝对值与对照组比较,得到P值<0.05,差异显著。结论:临床检验中,结合分析白细胞绝对值,可以准确观察到患者的病变情况,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可以作为临床评定标准,制定预后措施。
【关键词】白细胞绝对值;临床检验;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1
当人体出现疾病时,体内的分泌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而这种紊乱将会在患者的尿液成分中体现出来,通过血液液检验则可知晓患者的身体状况。血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验疾病的方法,对大部分疾病的临床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测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1]。糖尿病肾病是一种较为危险的疾病,患者容易出现贫血、蛋白尿等,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许多并发症,甚至还可能发展成为尿毒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学者提出,检测分析患者的白细胞绝对值,可以直观了解病变情况。本研究中,抽取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60例健康者来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白细胞绝对值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抽取的观察的对象一共120例,其中60例为观察组,均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另外60例为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观察组中男女例数分别为45、15,观察对象年龄最小和最大分别为53、70岁,平均(62.4±1.2)岁;对照组中,男女例数分别为46、14,观察对象年龄最小和最大的为52岁和71岁,平均(62.8±1.4)岁。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基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分别检测两组的血常规:取两组的静脉血,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分析,用电极来把白细胞核红细胞、血小板分开来,然后普色计算数目,体积等。计算血细胞的数目,然后用特殊的试剂来看淋巴中型粒细胞等颜色。并且计算两组的白细胞绝对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绝对值等值。
1.4 统计学处理 结合1.3中观察的项目,将有关资料分为两类,即计量资料(百分率表示)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采取对应的卡方和T值检验,最终得到P值,统计学有意义标准为P<0.05。反之则差异不明显,无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绝对值、血小板与对照组比较,得到P值<0.05,差异显著,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高发病率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导致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避免引发严重并发症。一直以来,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工作都是临床上的重点研究内容。此病发病率较高,一旦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发生死亡的情况也很高[5]。糖尿病肾病在近年来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出现的那些累及重要脏器的并发症,可能有致命的危险,需要引起度重视[4]。糖尿病肾病发病原因复杂、致病因素较多,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也要结合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疾病特点等,选择适宜的诊断方式。血液检查法对大部分疾病的临床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测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应用上,根据血液检测项目的不同,对血液的留取方法和处理方法也有着一定的差距。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血液标本的盛放必须采用干净的容器,对相关项目进行检查。白细胞应用于临床检验中也逐渐受到关注,这是因为,白细胞属于人体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并且使用显微镜来进行观察时,白细胞的外形特點表现为体积较大、数量较少,能够帮助人体防御疾病,吞噬有害细菌。白细胞唉人体中能够起到“卫士”的 作用,避免身体受到细菌侵害,根据临床调查,如果人体内的白细胞数量较高,则很可能有炎症的个的出现,通过分析白细胞数量来判断有无患病是可行的[5]。
本次研究抽取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60例健康者来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血常规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价值,结合最终观察的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与对照组比较,得到P值<0.05,差异显著。血常规检验是反应机体健康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有益于临床疾病的诊断。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中,结合分析白细胞绝对值,可以准确观察到患者的病变情况,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可以作为临床评定标准,制定预后措施。
参考文献
王金和,简序,王燕等.SARS患者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分析[J].天津医药,2017,31(10):647-649.
杜君,王永红,李永强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1):2998-3000,3003.
金瑛,许业栋,杨元好等.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1(18):3521-3523.
李超,袁宝军,张淑青等.血液细菌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 CD64指数、CRP 及 WBC 水平变化[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0):1693-1695,1696.
周庆,刘倩.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37和白细胞介素-33水平检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