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
【摘 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96.3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运用在消化内科的护理上,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健康教育;消化内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2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食物的多样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化内科疾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而且有往年轻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对病患的身体护理,还要增加健康教育,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多的认识,让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本文就健康教育在消化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选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8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均分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39.45±4.14)岁;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20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为(39.80±5.06),用分析软件将他们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通过检查,均为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了解本次研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有严重的肝肾损伤者;有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内容包括:①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的病情制定一种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很多患者对待健康教育,有一种抗拒的心理,他更加关注的是自己的病情,那么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此病的诱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要提高其对健康的认识[1]。②心理护理,消化内科疾病往往病程长,久病就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那么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沟通,耐心的帮助患者解答问题,患者一旦把心里的焦虑因素全部倾诉出来,其心情也就放松了,把患者的病房生活安排丰富、紧凑、生动一些,可有效缓解焦虑情绪。③饮食护理,良好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着病情,护理人员应该科学的制定适合患者的营养餐,规定患者少食多餐,多食高纤维的食物,改掉暴饮暴食的习惯,按时进食,禁止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有4个项目,躯体健康、物质生活、心理健康、物质生活。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对比两组满意度,总满意度=(满意+很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来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c2检验,若P<0.05,比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3.3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健康、物质生活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消化内科疾病通常跟患者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为了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予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干预,其中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意识到疾病跟其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饮食干预是为了纠正患者以往的饮食习惯,科学的饮食是为了避免此病复发,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而心理护理是为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4]。本次研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疾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宋卫红.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4):144-147.
胡莘,陈江赟.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5):158-160.
唐林燕,熊红,刘月凤,等.浅谈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如何实行个性化健康教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3):227.
张华.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