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虹雨 薛文明
【摘 要】目的: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输血后不良反应观察与记录,对出现枸橼酸盐中毒、钙离子低下的发生几率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因手术、外伤、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性疾病等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患者共2135例,按输血治疗后有无枸橼酸盐中毒的不良反应发生分为2组,进行比较。结果:2135例受血者输血后有103例受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且钙离子浓度较输血前下降并<2.25mmol/L,占受血者总数的4.82%。结论:临床观察发现,大量输血后枸橼酸盐中毒的情况并不多见,对于肝脏功能正常的病人输注含有枸橼酸盐的血后,肝脏可将枸橼酸盐迅速代谢成碳酸氢钠。实践表明,大多数体温正常且没有发生休克的成年人,能够承受每小时输注大于4U红细胞制剂而无需补充钙。
【关键词】大量输血;不良反应;中毒;枸橼酸盐
【中图分类号】R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01
大创伤、大出血及大手术常需要大量输血,换血也属于大量输血。它是指12-24小时内快速输入相当于受血者本身全部血容量或更多的血液,常见于快速失血超过机体代偿机制所致的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外伤、肝移植等。除了输入红细胞外,患者往往还输入了其他类型的血液制品。大量输血主要包括的情况有:以24小时为周期计算,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身总血容量以上;3小时内输注血液量达到患者自身总血容量的50%以上;1小时内输入多于4单位红细胞制剂;失血速度>150ml/min;失血1.5ml/(kg.min)达20分钟以上。[1]红细胞常采用血液保存液ACD-A(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腺嘌呤)或CPDA(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抗凝和保存,可在(4±2)℃保存35天。[2]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采集的血液没有凝块,血液保存液是稍有过量的。输注大量全血后,由于是稍有过量的枸橼酸盐可以与受血者血液中的钙形成螯合物,使血液Ca2+水平降低,可能导致低钙血症。本研究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因手术、外伤、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性疾病等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输血后不良反应观察与记录,对出现枸橼酸盐中毒、钙离子低下的发生几率进行研究与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因手术、外伤、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性疾病等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患者共2135例,患者均接受由市中心血站提供的CPDA保存液抗凝保存的标准成分血液制品,进行输血治疗。按输血治疗后有无枸橼酸盐中毒的不良反应发生分为2组,不良反应组,共103例,其中年龄46~87岁。无不良反应组:共2032例,其中年龄4天~93岁。
1.2 方法
1.2.1 临床症状 以受血者输血后是否发生口唇、指趾端和头皮麻木感或不自主的肌肉震颤、手足抽搐、低血压。严重者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示S-T段延长,T波或P波低平,房早、室早及心室颤动为不良反应阳性判定标准,无此症状或与输血前临床症状相似为不良反应阴性。
1.2.2 血液检测 将2135例受血者输血前与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抽取3ml静脉血,3500转/min离心沉淀,应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贝克曼配套试剂)检测血清钙离子浓度,比较输血前后离子钙浓度,以输血后钙离子浓度较输血前下降且< 2.25mmol/L为不良反应判定标准。[3]
2 结果
2135例受血者输血后有103例受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且钙离子浓度较输血前下降并<2.25mmol/L,占受血者总数的4.82%,见表1。
3 结论
枸橼酸盐是血液采集和保存过程中应用的抗凝剂中的一种成分。正常人体血浆中枸橼酸含量为10-30mg/L,当血浆中枸橼酸含量达到1.0g/L时,可出现中毒症状。[4]输注大量成分血后,枸橼酸盐可以与受血者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使血液Ca2+水平降低,可能导致低钙血症。枸橼酸盐的输入引起钙离子减少是枸橼酸盐中毒的基础。[4,5]然而,临床观察发现,大量输血后枸橼酸盐中毒的情况并不多见,本文出现枸橼酸盐中毒的不良反应组仅有103例,占受血者总数的4.82%。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此103例受血者中,接受血浆置换术者26例,肝功能不全者77例。无不良反应组年龄范围较不良反应组年龄范围更大,其中包括新生儿病房血液置换术患儿、外科病房和急诊大出血患者及术中大量出血的输血患者等,其共同特征为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在新生儿换血治疗过程中,枸橼酸盐可影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引起酸中毒,血钙水平确有下降,但短时间后又恢复正常。对于肝脏功能正常的病人输注含有枸橼酸盐的血后,肝脏可将枸橼酸盐迅速代谢成碳酸氢钠。实践表明,大多数体温正常且没有发生休克的成年人,能够承受每小时输注大于4U红细胞制剂而无需补充钙。而对于血浆置换术和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枸橼酸盐不断随血液制品输入体内,大大超过肝脏代谢枸橼酸盐的能力,枸橼酸代谢减慢,因而过量的枸橼酸盐可以和钙离子结合,引起低钙血症。对于低钙血症的发生,临床治疗中用10%葡萄糖酸钙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持续静滴,预防和纠正枸橼酸中毒,得到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中毒症状而随时增减滴数。
参考文献
胡丽华.临床输血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69.
安万新.于卫建.输血技术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62.
周新.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M].(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95.
王春艳.冯冬梅.孙评.干细胞采集出现枸橼酸盐反应的预防和处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8):1181-1182.
Strauss R.McLeod BC.Adverse reactions to therapeutic apheresis.In:Popovsky M.ed.Transfusion reactions.Bethesda.MD:AABB Press.1996.2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