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佛共坡仙”:苏轼接受的别样形态
——以清代文人赵怀玉为例

2019-11-12 23:00蓝士英
中国苏轼研究 2019年0期
关键词:贾岛常州东坡

◇蓝士英

“岛佛共坡仙”一句出自清代著名诗人赵怀玉笔下,“岛佛”指贾岛,“坡仙”即东坡。东坡、贾岛在创作上反差极大,一是崇尚自然,一是推重苦吟。两人最为人所知的关联之处,可能就是东坡对贾岛与孟郊的“郊寒岛瘦”这一评价了。赵怀玉将两人相提并论,是偶然之举还是别有深意?本文拟对此略做探讨。

清代乾嘉时期,常州诗人名动海内,赵翼和“毗陵七子”尤甚。赵翼是“江右三大家”之一,赵怀玉有“吴郡诗名赵味辛”的美誉,黄仲则曾被视为“乾隆六十年间江南第一诗人”,洪亮吉、孙星衍也声名赫赫。乾嘉常州诗人在当时成就瞩目已是学界共识。严迪昌《清诗史》中即说:“乾隆时期,常州这个‘部落’最称鼎盛,诗、文、词、画、经学、史学莫不名家辈出,即以诗论,先是黄景仁洪亮吉称‘洪、黄’,后又加上孙星行,称‘三家’,又添进赵怀玉为‘孙洪黄赵’,最后则有‘毗陵七子’之号。这个群体,除了黄景仁外,洪亮吉名声影响最大。”朱则杰所著《清诗史》中也认为常州“乾嘉之际是一个人文最盛的时期。就文学而言,在诗歌方面,从赵翼开始,涌现出黄景仁、洪亮吉和前面提到的孙星衍、王采薇夫妇等许多著名诗人,形成‘常州四子’‘毗陵七子’等不少作家集团”,认为赵翼是“性灵派的附翼”,黄景仁也是“紧步袁枚后尘,在创作上大都沿着自抒性灵、自由独创的道路继续前进”。刘世南《清诗流派史》则认为常州诗人对袁枚抱着“和而不同”的态度。诚然,常州诗人多自具面目,各有追求,赵怀玉正是如此。

赵怀玉(1747—1823),字映川(或印川),又字亿孙(或亿生),号味辛,并曾自称“馝柯居士”“舣舟亭长”“栖园”“小聚沙庵主人”等,晚号收庵,名列“毗陵七子”之中。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宗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出为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署登州、兖州知府。之后丁父忧归,遂不复出。晚主通州石港书院、陕西关中书院、湖州爱山书院讲席。著有《亦有生斋集》《亦有生斋续集》《收庵居士自叙年谱略》等,与孙星衍、洪亮吉、黄仲则并称“孙洪黄赵”。有“毗陵文献”之称,在诗、词、古文、骈文、诗学、文献整理与刊刻、古籍收藏等方面皆有建树。

一、赵怀玉对苏东坡的接受

清代常州诗学有仰苏、宗苏的风气。据赵怀玉《〈竹初诗钞〉序》云:“吾乡风雅盛于康熙间,邹进士、董文学倡国依社,后君家湘灵继开毗陵诗派,学者翕然从之,于后复有醉吟、浣花、峨眉,一时旗鼓竞雄,故查悔余尝称吾常为诗国。”(钱维乔《竹初诗钞》)其中“峨眉”即指苏东坡,“宗少陵者为浣花社;宗东坡者为峨眉社;遇二公生日,集社之人祀之,颇极一时之盛”(文卷四《〈息养斋诗〉序》)。于此可见,从清初开始,苏东坡就在常州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刘勇刚《试论苏东坡对常州地域文化的影响》一文引当代散文家陈肃《藤花一城吹古香》为证,指出常州的著名文人如赵翼、洪亮吉、管松崖、恽南田、黄仲则、赵怀玉等,“他们是在敬仰苏学士的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又“清代常州诗人邵长蘅、陈维崧、黄永、陈玉璂、徐永宣、黄景仁、赵翼、洪亮吉、赵怀玉等都写过怀苏的诗歌,并深得苏诗之精髓”。

当然,清代常州文人仰苏、宗苏之风,并非一地独有。论其渊源,或与吴地诗学发展大有关系。清代吴地诗学发轫之初,钱谦益影响最甚,而“钱谦益论诗,反对死摹盛唐,自作已阑入苏轼、陆游,影响所及,吴下诗人,趋向于宋人一派。有学步范成大的长洲汪琬,有盛称苏轼的吴江叶燮”。而钱谦益族孙钱陆灿,正是清代常州文坛领军人物,常州郡诗学“大半自虞山钱湘灵启之”(卷四《〈鹊印堂诗〉序》)。钱湘灵即钱陆灿,“字尔弢,号圆沙,常熟人……其诗富于才情。稍伤率易。文则力矫其时欧曾之习。务为高古……晚岁多客武进。受其陶成者。若胡香昊、陈炼、唐恽宸、董大儒、大伦、恽鹤孙、许璇耀、庄楷令舆、钱名世,皆以诗有名于时”。上文所述钱陆灿之得意门生,皆为常地望族子弟,故常州诗学得以不断传承。如钱氏弟子恽日初,“及门林立,如董珙、陶自悦、杨宗发、杨昌言、龚士荐、蒋金式最知名”(汤修业《赖古斋文集》)。其中“龚士荐”,“字彦吉。号复园。策子。家贫。游食四方。以教授生徒自给。能古文辞。诗初学晚唐。后乃学宋。尤笃好东坡。当世名流。无不纳交”。“笃好东坡”的龚士荐,文集由“门人赵侗斆搜其稿。为《复园诗钞》八卷。并策所撰《晋之诗钞》三卷合刻之”;“赵侗斆”则为怀玉祖父,“士荐第三女适蒋。为洪亮吉外祖母。见亮吉所撰《外家纪闻》”。由此可见,类似钱陆灿——恽日初——龚士荐——赵侗斆——赵怀玉、洪亮吉这样的文脉传承,在常州诗坛自有渊源。

另外,“盛称苏轼的吴江叶燮”,其门弟子中最著名者有沈德潜。沈氏对吴地诗坛的影响自不必赘言;而叶燮对于赵怀玉而言则另有特殊意义。怀玉母亲叶氏,苏州府长洲县人浙江宁绍台道叶士宽之女,“长洲叶氏自莫厘峰迁居郡城,世通显”(文卷十四《屈安人叶氏家传》)。叶氏代有闻人,入清后首位名显者即为叶燮,“二十五世燮,字星期,号已畦,世称横山先生,官江苏宝应县知县,国史文苑列传,所著《已畦文集》二十一卷、《诗集》十四卷、残余稿,一卷、《原诗》四卷”。怀玉外祖父为苏州叶氏第二十八世。怀玉受母族影响很大。童蒙时期,母亲教之以诗文,“然先宜人虽钟爱,未尝姑息,夜从塾中出,必置诸膝上,教以诗文,且为训诂,必令上口而后已”;外祖授其以礼仪,怀玉于《奉题外王父叶公士宽遗像四十韵》一诗中云:“余时方稚齿,公喜顾垂髫。养正从蒙始,修仪戒俗浇。”(诗卷五)句下有小注:“公每教怀玉习揖让之节。”叶氏诗学推崇苏轼而传于怀玉,由此可见东坡对怀玉诗歌影响之深。

清代常州文人景仰东坡,不仅产生了大量“怀苏”的诗歌,还存在其他诸多表现。谭坤《论清代常州文人对苏轼的接受》一文论述得非常具体,认为清代常州文人接受苏轼诗学精神的滋养和人格风范的熏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东坡生辰、忌日,举行祭祀活动;二是涵泳东坡诗歌,步武东坡诗韵;三是吟咏东坡遗迹,仰慕东坡人格风范;四是研究东坡诗歌,传承东坡诗学精神。因此清代常州形成了文人自觉接受东坡诗学精神的文学传统。文中所言的四个方面,涵盖了常州文人仰苏、宗苏的各种表现,于此可见清代常州文坛的风尚与活动取向,包括文人的交游与创作都与东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赵怀玉在每一方面几乎都是典型例证。比如在祭祀活动方面,根据谭坤的统计,怀玉有十六首祭祀东坡的诗歌;在步武东坡诗韵方面则列举了怀玉的八篇诗歌,实际上共有十五篇三十二首诗歌;在吟咏东坡遗迹及对东坡诗歌的研究方面,怀玉的名字也是频频出现。

当然,仰苏、宗苏不仅是清代常州文人的风尚,也是有清一代文坛的普遍风气。即以东坡生日设祀一事而言,朱则杰的个案研究《毕沅“苏文忠公生日设祀”集会唱和考论》、衣若芬的通代研究《时间·物质·记忆——清代寿苏会之文化图景》均可证明这一点。怀玉置身其中,自然会受到时代风气的熏陶。

二、赵怀玉对贾岛诗歌的接受

怀玉诗文中直接提及贾岛处不如东坡之多。但如同对东坡一样,怀玉对贾岛的兴趣亦是伴随其终身的。

怀玉现存诗文中第一篇标明用韵的诗作《除夜俗缘摆脱略尽,于味辛斋中祭诗,以“劳吾精神”为韵》即与贾岛有关,诗题中“祭诗”“劳吾精神”者,源于后唐冯贽《云仙散录》“祭诗”条:“《金门岁节》曰:贾岛常以岁除取一年所得诗,祭以酒脯,曰:‘劳吾精神,以是补之。’”由此可见,怀玉祭诗之举是对贾岛的仿效。诗作以“劳吾精神”为韵,则表现了对贾岛作诗苦吟态度的体认。诗作共四首,其中最明显地体现出对贾岛的认同的是第三首:“砚北空低首,篇章耻未精。有灵怜岛瘦,无力薄元轻。擘脯还堆榼,倾醪恰满觥。效颦空复尔,千载寄遥情。”(诗卷一)怀玉此诗作于乾隆三十三年(1769),由此可见怀玉在诗文创作上很早便有自觉而严格的要求,对“岛瘦”之风亦有偏爱。再以《喜月》为例:“雨久不逢月,高楼弄影初。倦犹千遍看,愁向一宵除。情话忘深坐,浮生悟僦居。何须怪贾岛,身欲化蟾蜍。”(诗卷七)诗中写醉心观月,千遍不倦,而诗意便取自贾岛《玩月》:“寒月破东北,贾生立西南。西南立倚何,立倚青青杉。……却坐竹丛外,清思刮幽潜。量知爱月人,身愿化为蟾。”两诗对照,可知怀玉诗末句便是袭用贾岛诗之末句而来。

怀玉对贾岛的推崇除了表现为诗文创作上对贾岛进行模仿借鉴,更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效仿贾岛举行岁末祭诗。或是独自进行,或是友朋共举,一直到临终前最后一个除夕。道光二年(1822),怀玉依旧于“小除夕招同人寝室祭诗,亦循岁例也”。在清代,与怀玉之举类似的岁末祭诗屡见不鲜,故罗时进先生认为,贾岛祭诗之举在其身后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习俗,“进入清代后,仿岛祭诗在文人中逐渐成风”。不过,像怀玉这样为之持守一生的,则应该是少数。当一种行为变成习惯,甚至是一种信仰之后,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行为的象征意义:“个人据其定义他们的世界、表达他们的感情、作出他们的判断”,即如怀玉,一面认为贾岛是诗人的范型,官虽卑而诗名不朽:“长江祠墓至今存,过客重招西峪魂。但有诗名尚千古,可知人不在官尊。”(诗卷十七《房山吊贾阆仙》)一面在祭诗时感慨仕途艰难,作诗也难臻至境:“昔过房山墓,今从画里看。世方尊作佛,身竟屈于官。辛苦诗难就,峥嵘岁易阑。与君同一唧,落叶梦长安。”(诗卷二十三《题贾阆仙祭诗图》)

怀玉对诗歌创作的虔敬、对于“不朽”的执着,祭诗之举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写作是一场绝望的竞赛,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导致诗人随时都可能突然退出比赛;而终点的遥遥无期更难免会让人气馁。时至清代,面对前人珠玉在前的境况,极易产生一种难以超越的心理失落,即使偶获时誉,也难以消除文人对于无数潜在的诗家同辈的忧虑;而真正欲以立言留名后世的诗人,心里的忧虑就更重。首先他们担心被后人遗忘;其次后人作为裁判究竟如何投票,又绝非自己所能左右。岁末祭诗,既是对焦虑的一种抚慰,也是文人不能释怀的表现。

然而经过呕心沥血的努力,怀玉之诗终究在当日文坛占有了一席之地。作为“毗陵七子”之一,其诗“典赡之至,弥见从容”“清而能婉,久而能新”(吴锡麒《有正味斋骈体文》续集卷一《赵味辛诗集序》),“如鲍家骢马,骨瘦步工”,且有“渊渊金石之声,落落星河之色”,可谓“相如病久,终是文豪;子美官卑,徒成诗史”(《亦有生斋集》陆继辂诗序)。故杨芳灿序其文集云:“味辛先生,儒林丈人,词坛尊宿,多识前代之载,工为古人之文,海内诵其诗篇,士流奉为矩矱。”(杨芳灿《芙蓉山馆全集》文钞卷六《赵味辛先生〈亦有生斋诗文集〉序》)

三、“岛佛共坡仙”的别样形态

清代,无论是在东坡生辰之日祭苏、寿苏,还是除夕之时仿贾岛祭诗都非常盛行。比如洪亮吉,祭东坡作有《十二月十九日卷施阁招同人祀苏文忠公即席赋一章并邀诸人同作》一诗,祭贾岛又有《小除日邀同吴侍读锡麒、戴吉士殿泗、赵舍人怀玉、温舍人汝能、方比部体、刘舍人锡五、伊比部秉绶、叶舍人继雯、张检讨问陶、彭明经蕙交、戴礼部敦元集卷施阁祭诗作》一诗。怀玉亦参加了这两次祭祀活动并皆有诗,诗题分别是《是晚洪大亮吉复以东坡生日招同人集卷施阁归而作歌》(诗卷十五)和《小除夕集卷施阁仿唐人贾阆仙祭诗例作》(诗卷十五)。

不过,其时文人对苏轼或贾岛的祭祀多只取其一。比如怀玉知交翁方纲,“作寿苏之会,展开了终其一生的二十余次寿苏会,是为迄今个人招集次数最多的寿苏会”,但翁方纲却罕有除夕仿贾岛祭诗之举,且对时人学岛颇不以为然。其《复初斋集·近人有仿张为〈主客图〉取张司业、贾长江以下五律成集者,赋此正之四首》对“近人”(“近人”指高密诗派之“三李”)严辞告诫,认为贾岛五律殊非得杜之真髓:“如何凭窘步,骚雅欲追攀?”在诗注中既一语道断“唐五言律诗,继少陵者樊川玉溪耳”,将贾岛排除在外,又直言不讳“此仿《主客图》者,正坐一窘字”。严迪昌以为,“寒瘦”诗风自然不宏阔,其“窘”是必然的。艺术个性上呈现“窘”态而不雄肆开阔,恰恰是心态冷落的外在表现。翁方纲对高密诗风的抨击,是乾、嘉之际朝野诗派间的又一次冲突。

可是,揆诸怀玉的创作活动,似又不见此种冲突。怀玉也在朝为官,却对贾岛颇怀好感,晚年更是将贾岛与东坡相提并论。对于怀玉而言,祭苏祭岛均是年末必举之仪。如其《除日》诗:“酒脯初陈桦烛然,阆仙端合配坡仙是日祭诗以东坡画像与贾长江并悬于室。精神敝尽聪明损,尚有诗多胜去年。”(诗卷二十四)《岁暮杂诗》亦云:“瓣香沿岁例,岛佛共坡仙每腊月十九日及小除夕,辄为贾长江与苏端明设祀。愧咏长安叶,遑思阳羡田。民愚尚巫觋,俗多备牲牷。拟汰非其鬼,家规准古编常俗年终祀神多不合礼,吾家相沿亦未能免,欲辑书训,后病未暇也。”(卷一)

上文讲过,怀玉对东坡可谓情有独钟。每逢东坡生辰之日即作祭祀活动;亦能熟诵东坡诗歌,并时步其韵,屡传其神;而观东坡遗迹遗物,则表现了其追慕东坡之心。暮年时尚“取苏子瞻氏‘有酒学仙、无酒学佛’之言,作《二学图》,而命方履篯为之记”(《赵收庵先生二学图记》,方履篯《万善花室文稿》)。爱屋及乌,怀玉还曾校勘东坡之子苏过的文集《斜川集》,使尘封数百年的文献重见天日:“沉晦伏匿,至六百数十年,而卒显于右文之世,不可谓非幸矣”(文卷二《校刻〈斜川集〉序》),并认为苏过的诗文“具有家法。东坡好和陶,而叔党有小斜川之作;东坡善言兵,而叔党有论黎事之书。出处进退,未忘家国,使天假以年,名或不在父下”(文卷二《校刻〈斜川集〉序》),对苏过可谓推崇备至,于此也可见怀玉对东坡的熟谙程度。

怀玉既爱东坡,又复追贾岛。怀玉推重东坡,对东坡诗文及其好尚也当了然于胸;然而东坡以“岛瘦”评价贾岛,其诗中也多有轻视贾岛之处,如“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定非郊与岛,笔势江河宽”之类。但怀玉却不以为意,对“岛瘦”之风依旧颇为偏爱,不惟自己以“骨瘦”自居,对友朋之“瘦”也颇为称许。如其赞友人诗句“高怀竞爽素商节,瘦句直追无本僧”(诗卷四《为汤大令大奎題吟秋图卷子兼送北行》),“书瘦可通神,身瘦则多寿。惟此骨嶙峋,实禀气灵秀”(诗卷十八《瘦石篇为陈上舍用光赋》)等。时人对怀玉也颇以“工愁”“骨瘦”形容之,除了广为人知的洪亮吉所评“如鲍家骢马,骨瘦步工”之语外,其他如管干贞云“工愁工病最才多,念我烟波尚孤往”(《味辛舍人书来索题昨岁秋江送别图补作代书》,管干贞《松厓诗钞》),何道生“舍人今通才,五世绍华胄。眉宇何轩昂,骨格极清瘦”(《赵恭毅公世德诗题后为味辛舍人怀玉作》,何道生《双藤书屋诗集》)等等,皆可为证。

怀玉之举看似唐突东坡,但细加思索,实恰得东坡之精髓。东坡胸襟超旷,对于不同文风能够兼容并蓄,“短长肥瘠各有态”“淡妆浓抹总相宜”。怀玉同宗东坡、贾岛,恰恰是对东坡精神的继承,在东坡接受史上也呈现了独特样态。

这种样态并非始自怀玉,宋时便已有之:“湖海几经年,论交岂偶然。坐间尊岛佛,客里识坡仙。解使彺心服,还羞懒腹便。拈来唐句法,元入小乘禅。”(卷二百九十四《顺适堂吟稿续集》)不过此处虽将“岛佛”与“坡仙”并举,实际上还是有所区分的。而到了怀玉则真正对二者不分轩轾了,从怀玉好友吴锡麒的评价中也可看出这一点:“味辛妙寻静契,躭味道腴。以为煨芋之缘,可缔诸南岳;烧笋之约,当践乎东坡。不必学结夏之头陀,作打钟之行者。惟是茶烟一榻,米汁三升。鱼梵乍闻,答之贾岛之佛;龛灯未灭,坐如摩诘之禅。但期著书之等身,不必将铜而鍱腹。”(《赵味辛舍人穹窿读书图序》,吴锡麒《有正味斋骈体文》)所谓“烧笋之约,当践乎东坡”,是强调如东坡之爱竹;所谓“答之贾岛之佛”,则是“但期著书之等身”,学苏亦兼仿岛,并将其与自我的立身处世、人生追求融为一体,在学苏之人中算得上是别开生面了。

结 语

赵怀玉对东坡心慕手追,生平“皈心到大坡”(诗卷十七《东坡生日集芥室销寒之集于是止矣,因纪以诗》),然而,东坡毕竟难以企及,“公名久炳穹壤闲,我疾不称而没世。公髯绝伦轶羣姿,我苦捻断徒吟诗”(诗卷二十六《往在京师,罗山人聘画东坡先生像赠余,岀入携之,垂二十载,人皆以为与余相肖,但差肥耳,山斋无事,因题一诗》)。怀玉渴望如东坡一样大名彪炳,体现出其对诗文价值的珍视,也是乾嘉士人别样雄心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三不朽”的人生追求,历来是仁人志士力图实现的最终价值。“立德”最高,盖立德“知易行难”,始者易而终者难。持守一身的道德,稍一轻忽即可能前功尽弃;“立功”次之,然立功依赖极大的偶然性,若非生逢其时、身登其位,亦难有实现之机;故相比之下,“立言”的实现所面临的阻碍较小,再加上乾嘉之际的文坛具备了相应的条件,“立言”遂成为了文人学者的自觉追求。故怀玉羡东坡大名而难以企及,则学贾岛之“苦吟”,倡扬“但有诗名尚千古,可知人不在官尊”(诗卷十七《房山吊贾阆仙》)。前人祭悼贾岛,往往因其诗尚苦吟,又加仕途困顿,遂生同情之心或共鸣之意;怀玉则在凸显贾岛千古诗名的同时,展现了对文人潜心创作的重视和藐视世俗功名的不凡气度。在后世仰苏、学苏的风气中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样态,为东坡研究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

注 释

[1]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朱则杰《清诗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4]《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赵怀玉《亦有生斋集》,道光元年(1821)刻本。另:醉吟诗社,“康熙间杨研堂先生维坤集醉吟诗社,同人于白太傅生日设祀赋诗而作也。是集九人,取九老之意,诗僧仁杲与焉,其后研堂生辰,同人复于寿白轩集咏,可谓一时之盛”(《为杨上舍大墉题寿白轩遗墨》),见《亦有生斋续集》卷三;浣花会,康熙三十四年(1695),武进庄楷、恽格、胡香昊、唐恽宸、陈炼、董大伦举浣花会纪念杜甫,见《武进阳湖合志》卷二十六《人物·文学》。

[6]刘勇刚《试论苏东坡对常州地域文化的影响》,参见《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5 期。

[7]钱仲联《三百年来江苏的古典诗歌》,参见《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齐鲁书社1983年版。

[8]〔清〕赵怀玉《亦有生斋续集》,道光元年(1821)刻本。

[9]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10]《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1]叶德辉《叶德辉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赵怀玉《收庵居士自叙年谱略》,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

[13]谭坤《论清代常州文人对苏轼的接受》,参见《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1 期。

[14]此数字有误,应当是十一篇十八首诗歌。再将《亦有生斋续集》诗词一并统计,加上《十二月十九日雪》(《亦有生斋续集》卷二)、《角招·十二月十九日修东坡先生生日之祀》(《亦有生斋续集》卷七),则共有二十首。

[15]冯贽编,张力伟点校《云仙散录》,中华书局2008年版。

[16]〔唐〕贾岛《长江集》卷一,四部丛刊景明翻宋本。

[17]罗时进《作为清代文学批评形式的“岁末祭诗”》,参见《文艺研究》2017年第8 期。

[18][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19]〔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清光绪授经堂刻洪北江全集本。

[20]〔清〕洪亮吉《卷施阁集》诗卷十七,清光绪三年(1877)洪氏授经堂刻洪北江全集增修本。

[21]衣若芬《时间·物质·记忆——清代寿苏会之文化图景》,参见《长江学术》2016年第4 期。

[22]〔清〕翁方纲《复初斋诗集》卷六十三,清刻本。

[23]〔宋〕苏轼撰,施元之注《施注苏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宋〕陈思辑,陈世隆补辑《两宋名贤小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贾岛常州东坡
常州薛典老街
常州的早晨
美丽的常州
早春欣见海棠绽
贾岛碰瓷
歌声嘹亮
定风波
东坡画扇
贾岛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