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彦春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的职责本质就是做人的工作,道德教育则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关键所在。开展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道德素质培养,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乃至其他教育,基本遵循着“考什么,教什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重点及考点知识进行解读,忽视了知识内容本身蕴含的道德、素质及情感因素,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及价值观培养。
课本内容由于诸多原因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变化莫测,在进行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绝不应当仅仅讲授课本中的知识。课外时事及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引起学生共鸣,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工作中,注重系统性和方向性、创新教育方式、改善教育方法,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而提升教育亲和力,则是将道德教育融合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必胜法宝。在语文教学中,要从道德教育目标、道德教育形式、道德教育内容等诸多方面开展,生动引领小学生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中蕴含的道德道理生成亲近感、趋同感和接受度。同时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度,充分发挥“双主体”能动性,做到教学相长。
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方式是课堂教育的单向灌输式教育,主题鲜明却缺乏丰富性,内容严肃却缺乏互动性,学生在单一、被动的教育中极易游离,教育效果甚微。道德教育应紧跟时代进展的步伐,与当前社会保持一致协调的步调。道德教育应当以更自然、更和谐、更平等、更亲近的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提升,润物无声,使学生从认可、悦纳到主动交流。
设定实际、贴切的教育目标,是道德教育效果的首要保障。道德教育目标主体的设定应基于两个层次:(一)教育对象为小学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小学生。(二)教育对象为千差万别的个体,个性、矛盾。这就要求小学生道德教育目标在维护本质和传统重心的同时,不应是老套的、过时的,在开展教育过程中,不应是千篇一律、不具针对性和个体性的“大锅饭”。
大部分小学生处于从幼稚向懵懂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需要的是循循善诱的引导,而不是唯命是从的约束,更不是我行我素的放纵。因此,道德教育应存在两个层次:(一)让学生充分在小学的舞台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培养出主体意识;(二)教师从一直默默的关注中,可真正认识、了解每个学生,从而开展有针对性、有规划性的道德教育,保证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在宏观的道德教育下,每个学生个体的道德教育重点不尽相同:内向的学生需要激励鼓舞,骄傲的学生需要适当“打击”,偏执的学生需要正确引导,孤僻的学生需要互动交流……所有的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党爱国的必要精神素质。
教师教书育人的目标随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不断变化,而教育目标的主体自始至终不会改变,即定位在人,一切教育都应围绕人来进行。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定位同样应以人为本,同时要基于小学生特有的活泼特点,激发其好奇心,通过道德教育,使其提高、改善自身意识形态和观念信仰,从而得到身心性格的丰满完善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诚待生、互敬互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平等、师生“双主体”的体现,也是小学生道德教育乃至整体综合教育的必胜法宝。当教师待学生如亲人,学生对教师如长辈,则无教师的管制约束,唯有设身处地的互相理解;无学生的调皮难教,唯有情感思想的一致互融!对学生的关爱,也许只是一句“最近气温骤降,注意防寒保暖”;而当学生主动报以情感回馈,也许只是一句 “老师有空可以找我打羽毛球哦”。学生一旦把老师当成亲近的人,当成朋友,就意味着老师在学生心里地位的提升,就意味着话语权与影响的提升,就意味着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
基于“双主体”能动性,改进旧办法,创造新办法,提升教育亲和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真正领会到道德的正误,让道德教育真正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并作用于学生,创益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