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论视域下的微博舆论传播机制研究*

2019-11-12 14:03
江淮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政务姿态舆论

王 慧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 230051)

“符号互动论”认为,我们生活在既是符号又是物质的环境中,正是我们自己借助符号构建世界及我们自己行动的意义;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是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符号互动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传播的框架。传播者通过制作语言、文字、数字、图形等符号建构世界及意义,借助这些有意义的符号,受众和传播者分享同样的符号,分享一种文化,一种意义和价值观,这些意义和价值观指导着他们的行动。受传者通过符号理解自己和他人,人对世界和社会的感知主要来源于传播。

当今,微博等自媒体发展迅速,社会互动方式发生颠覆性变革,原有的互联网向“人联网”迈进。人们借助于微博等新型媒介,进行符号制作,重塑交往空间和意义生产。据统计,微博用户规模为3.37亿人,在整体网民数量中微博用户数比例达到42.1%。因此,微博舆论场仍旧是移动舆论场的主阵地。微博舆论相较于微信舆论,除了具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特点外,大众传播的特点更为明显。微博舆论能短时间内发生“井喷式”的强烈外向型传播,影响范围更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微博舆论为何能瞬间爆发?个人在微博虚拟社会中如何建构自我?微博舆论中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

一、微博舆论的瞬间爆发:相互“关注”激发情感能量

(一)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

情绪,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一种身心反应,是“个体受到某种外部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情绪化表达,可视为一种过多、过度的情绪表达。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指出,“当人们以同样的符号来表示他们共同的关注和情绪以复杂形式结合起来,便形成了互动仪式链。”他认为,整个社会可以看作是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他特别把情感能量看作是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的根本动力。他在《互动仪式链》一书中提出,“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高度的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激起/唤起参与者的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与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从事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活动。”在传统社会,人们的活动是高度仪式性的,但在现代社会,则是低度仪式性的。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每一次微博舆论的传播可以看作是微观的互动仪式。

微博用户通过相互关注,对相同的议题发表评论和看法。微博用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当同一刺激性事件出现时(通常是某个网民在微博爆料某一敏感事件或话题),会出现高度的情感连带,从而使他们有极大的热情和愿望对微博内容进行评论或转发,微博议题的评论量随之飙升,一个微博议题会迅速转化为微博舆论。

“儿子在天堂”舆情事件即遵循了此种规律。2018年5月31日,广东某化工公司生产因设备老旧,生产环境恶劣,厂房内萃取塔于凌晨4点爆炸,年仅24岁的工人在毫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遭化学制品烫伤,创面高达98.5%。8月28日,遇难者员工家属 “@儿子在天堂”对外发布了一篇文章,控诉该公司对工伤事故处理失当,称公司并未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治疗,导致延误病情去世。受害者家属首先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随后经微博用户转发,引起微博网友关注,大量转发评论,在微博空间迅速形成互动舆论场,阅读量达2.4亿,评论量达13万。在受害者家属发布的信息中,有文字叙述材料、医院的治疗记录,孩子生前阳光帅气和大面积烫伤后的照片形成强烈对比,多种符号交织传播,达到触目惊心的传播效果,激起网民的同情心理。网友的话语充满愤怒、痛心、悲伤的情绪。如:“太触目惊心了,气得发抖!”“心痛!”。大多数网友痛斥公司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人命关天,上市公司却是这种作为!”“这孩子得有多疼啊,全身没一处好的,父母得有多心疼啊,这是什么样的企业能不管人的死活,隐瞒真相,一点人性良心都没有!”“这么大的事情,公司竟没有人出来揭穿公司,间接隐瞒实情?员工为企业效力是对的,但有职业素养不应该丧失道德底线啊!”还有网友的话语是充满同情心理,“好难过,承受多大的痛苦”“看了一天,刷了一天,看着心疼,都不敢点开大图。”对相同的议题加以评论,通过“关注”,微博用户群体间的情绪相互感染,相互传递,相同的情绪随着群体间的话题讨论叠加复制,产生情绪共振,增强舆论传播烈度。

(二)互动仪式产生的结果

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可产生一系列的结果,其中主要包括:(1)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2)个体的情感能量: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情与主动进取的感觉。(3)代表群体的符号:标志或其他的代表物(形象化图标、文字、姿势),使成员感到自己与集体有关。(4)道德感:维护群体中的正义感,尊重群体符号,防止受到违背者的侵害。“儿子在天堂”事件中,围绕相同议题,众多博友形成一种精神上的群体,亦即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所指的公众。在进行微博评论时,微博博友比单个人具有更高的情感能量。受害者家属发布的信息中,文字叙述材料、医院的治疗记录和受害者的图片,成为代表群体的符号被反复传播。每个人在评论时无不带有道德感即维护群体的正义感。

“儿子在天堂”事件中,从舆论传播主体“互动”角度分析,是单中心传播模式,即博主发布议题,相关事件或话题引起粉丝热议,犹如一粒石子投入湖面,引起一层巨大涟漪。此次事件没有引起网络大V的关注,官方媒体微博也未参与转发和评论,参与讨论的均是普通博友。许多博友仅限于在该话题下讨论,并没有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仅有少量转发到自己的微博上,由于粉丝数较少,影响力有限,再次引起博友关注或转发的较少。这起事件中,由于互动模式单一,没有多个传播节点,微博舆论没有发生裂变式传播。9月2日,受害者家属删除微博,微博舆情趋于消散。

二、微博舆论中的“自我”表达:符号化互动建构自我

(一)社会化互动建构自我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沃尔特·李普曼的 《公众舆论》是传播学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作了全景式的描述。李普曼在该书中指出“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李普曼认为舆论存在于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人”显然就是 “公众”。 与众多学者不同,他是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阐释“舆论”定义的。李普曼从心理学的角度表明,舆论即是他人对个人的影响。

在微博世界中他人对个人的影响无处不在,因为每个微博用户都是在他人的“关注”下发表言论。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让个人与世界交流沟通互动的成本降低,互动的效率大幅提升,个人更易于成为群体的一员。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米德指出,心灵和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换言之“自我是在与世界的符号化沟通中生成的”。“自我”是“主我”与“客我”相互作用的结果。主我与客我的会话引入个体的行动,就此而论这一过程构成“自我”。因此,没有社会化的过程,就没有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

(二)强“关注”下建构理性自我

微博的出现,扩展了个人与世界互动的能力,个人通过与他人互相关注、转发、评论,建构一个社会化的“自我”,在与他人通过符号化沟通中实现自我。人的道德来源于社会化约束,理论上可以认为,每个微博用户每做一次评论或转发,都是在“他人”的关注下进行,都是在建构一个道德自我。

“个体通过他自己特有的贡献,从而在他人中实现他自己。”社交型媒体发挥组织动员功能,救助型微博舆论传播更能体现此话的含义。2018年9月初,暴雨洪涝致广东120.8万人受灾。除了央视新闻、中国日报等官方微博随时播报救灾情况,许多微博网友自发转发救灾微博,“大家互相在微博朋友圈告知情况,相互转发,哪里需要援救,哪里有危机状况,大家都是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一起抗灾”。灾区现场微博网友及时通过微博视频、图片等播报当地灾情,如“灾区水深,需要有冲锋舟之类的船只才能进!”、“食物之类已经饱和,现在比较缺药物之类的”、“救灾使用过后的生活垃圾不要往外丢,堆放在家里,等水退了再统一处理”。灾区外微博网友不断转发,形成了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为顺利救灾抗灾打通了互助链条。每个微博用户在转发过程中传播了正能量,建构了一个道德自我,从而“在他人中实现自我。”

(三)匿名条件下建构非理性自我

但毕竟不同于现实世界,在微博这个虚拟社会中,建构的自我可能是一个道德自我理性自我,亦可能是一个虚张声势的非理性自我。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认为,群体中的匿名性使得人们放松了文明对低级本能的控制。微博在匿名发布的情况下,网民发言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传播谣言的几率大大增加。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诞生以来,一些网民通过自媒体传播危言耸听的谣言,建构一个虚张声势的非理性自我,以博取网友关注。2017年9月21日,新浪微博大V“达山麓人”发微博称 “哈尔滨机场发生恐怖事件,有人员伤亡,犯罪分子被带走”,同时博文还上传了现场视频。微博一经发布,被网友迅速大量转发,造成广泛影响。后经证实视频内容是哈尔滨机场公安局组织的一场反恐演习。“达山麓人”为了博取关注量,对朋友发来的视频内容未加核实就判定是机场恐怖事件,发布在自己的微博账号内,造成社会负面影响。

三、微博舆论中的政府与公众:会话方式形成表意“姿态”

(一)微博提供参政议政的良好渠道

微博的出现,激发了普通公民参与政治沟通的热情,增加了政府与公民的联系,改变了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模式。中国受几千年臣民思想的影响,公众缺乏政治参与的热情,同时缺乏与政府沟通的有效渠道。传统的政务传播模式,是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进行自上而下的传播,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能对信息作出反馈。微博出现后,公众只要注册一个微博账号,关注政府组织的微博,各类政务信息就可以及时推送到用户面前,用户可以就自己所关注的信息,随时发表见解、意见,零成本地参与公共沟通。因此,微博的出现,推动了公民参与政治传播的积极性,政务微博成为政府与公众联系的强有力的纽带,公民与政府部门的直接对话有了可能。

政务微博诞生后,政府组织通过政务微博发布政务信息,公开政务流程,提供服务咨询,倾听群众意见,将行政行为置于前台。政府传播形式发生改变,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变为双向互动模式。

(二)常态传播中政务微博的“姿态”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作为高级动物,在生理性冲动与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中形成了心灵。人们通过冲动和理智的内在协调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姿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通过表意的姿态引起他人的反应。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指出,“姿态”这个词可以等同于社会动作的开端,这些动作是使其他人作出反应的刺激。这些动作带有观察者所看出的态度和带有我们所称的内心态度。动物可能发怒或害怕,有这样的情绪态度,它们存在于这些动作背后。愤怒表现为进攻,害怕表现为逃跑。于是我们可以看出,姿态意味着该动物的这些态度,即,它们对于我们具有那种意义。这里有一种相互影响,姿态发挥其作用,激起对方的反应,这些反应成为再调整的刺激。

在微博舆论场中,政府组织采取什么样的姿态与公众会话,会引起公众不同的反应,也呈现出不同的政府形象。与其他类型的政务微博相比,公安类微博成为数量最多,最有实力的政务微博群。如安徽公安微博发布形式灵动活泼,漫画、视频幽默诙谐,知识趣味性兼具;微博用语如“警花小姐姐”、“蜀黍提醒”等贴近网民,发挥了平等、感性、可亲等元素,体现了政府组织亲民的姿态,吸引公众参与微博互动,其粉丝数已达到640万。反之,如果政务微博高高在上,表达形式单一,微博用语冰冷无味,与公众保持距离,不能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传达富有意义的姿态,将直接导致传播效果弱化。一些政务微博因缺乏网友关注,自说自话,在自媒体的海洋中失去了应有的话语权,成为“空壳微博”。

(三)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姿态”

舆论的传播特征之一是具有监督性,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公众往往会对政府组织的行为提出疑问和批判。作为公众关注对象的政府组织应该特别注意自身的“姿态”。在网络沟通中,政务微博只要态度诚恳,开诚布公,正面回应公众关切点,就可以较好地化解舆情危机。2018年1月4日,因天降大雪,合肥市望江路有16处BRT公交站台顶板发生倒塌事故,造成28人受伤,1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引起网友热议,有的斥责“豆腐渣工程害死人”,有的批评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如此市政工程,关乎市民生命,是如何通过政府验收的”,更多的是希望严查事故责任人。合肥市政府通过“合肥发布”政务微博1月5日首次发布了“关于望江路BRT公交站台顶板倒塌事故情况的通报”,及时通报了事故人员受伤情况和政府工作安排情况。“一是安排人员慰问受伤人员,要求医疗卫生部门全力救治伤员;二是对望江路BRT站台全部封停,加紧清理维护,防止造成二次事故;三是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事故原因。”“合肥发布”及时回应了舆情核心关切,有效稳定了舆论情绪,没有让舆情发酵升级。政府的工作得到了网友的理解和支持,一些网友也表示“感谢领导高度重视!”2月4日,合肥市政府又通过“合肥发布”向社会发布了事故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呈现了政府组织对案件秉公处理公平公正的姿态,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合肥发布”及时持续向公众公布事件进展,消除了因信息不对称、不通畅而造成的公众疑虑和负面舆论,网络舆论趋向积极理性。

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姿态对舆情走向具有风向标作用。如果对微博舆情采取置之不理,或回应迟缓,或敷衍塞责,会激发网友不满情绪,加大舆情传播烈度。因此,放下身段,积极与公众沟通,态度坦诚,形成平等互动“姿态”,是微博舆论场中政府组织化解舆情危机的最优选择。

猜你喜欢
政务姿态舆论
攀爬的姿态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全新一代宋的新姿态
跑与走的姿态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