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2019-11-12 14:03
江淮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双一流大学生

丁 凯 张 锐 张 强

(1.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872;2.北京万学教育科技集团,北京 100080)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将我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选择,是教育工作配合“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场,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演变为以高素质人才为核心指标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实现“双一流”的必由之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发展的系统工程。高校是以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如何把握“双一流”建设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带来的新机遇,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开展新时期下具有鲜明“互联网+”时代特色和高度可行性的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等教育同样也需要供给侧改革,这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最直接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则是要将其置于“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瞄准当前高等教育供给和需求两端的矛盾,双管齐下,一方面要解决好大学生即教育需求端的各类问题,另一方面更要解决好高校即供给端存在的问题,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进而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供给”。笔者认为,“双一流”建设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主要从顶层设计、环境建设和平台建设等三个方面推进。

一、基于精准供给的顶层设计

(一)精准供给的“靶向”选择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日趋成熟,多元立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一是以创业大赛为载体搭建教育供给平台,通过比赛使大学生碰撞出创新观点,激发其创业热情;二是搭建多元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三是创办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与大学科技园对接联动,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四是初步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新体系,如清华大学建立的的“三位一体,三创融合”培养体系,为新时期探索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新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外东北师范大学正在实施的“广谱式”教育也是“双创”教育新体系构建中的优秀范例。这些进展与实践,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国在这一教育领域仍有诸多问题亟待改善,在“精准供给”特别是面向大学生的创业培训、创业风险防范、创业文化营造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随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与工业4.0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4.0是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的工业体系,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人人创业、万众创新”,“让创业成为一种习惯”,创新创业成为时代主旋律。只有保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强大的引领力和针对性,才能精确无误地为学生提供高级的“教育产品”,引领或培养创业者对“教育产品”的需求,改变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粗放式”“保姆式”“臆断式”供给。为此,高校双创教育的精准供给要确定“靶向”。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要以宏观经济战略为“靶向”;要清楚认识和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进入新阶段的事实,识别对教育产品的新要求,运用跨界思维,改变原有的固化模式,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更好地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要把握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中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特点,施行教育供给侧改革理念,从对学生的“需求侧被动影响”转变为“供给侧主动推动”,用新思维方式了解学生实际需求,用新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沟通,用新形式吸引学生参与,用“互联网+”等新的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实现创新创业,以兴趣爱好为引导,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自我价值提升为驱动力,以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多元化、精准化、灵活化为目标,坚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内生动力和坚实基础,全面推动符合时代背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型综合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靶向”:既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也要避免鼓励学生头脑发热盲目创业、任性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引导学生发现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有意义的创新创业。通过发现实际问题引导创新创业,通过创新创业弥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足,解决生产分配过程中存在问题,提高经济社会运转效率。由此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创业探索实践和时代发展变换的 “同频共振”、良性互动、优质循环。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要以调节人才供给过剩和结构失衡现象为“靶向”: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就业难和企业招聘“用工荒”的矛盾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带有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置与创新创业热点领域相关的专业课程,制定适应市场需要、专业职业对口、技能素质过硬的新式人才。

(二)精准供给的协同耦合

“双一流”建设对于人才培养方面的遴选,要求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成果显著”,在社会服务方面则强调“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绩效突出”。产教融合的重点在于高校与企业间的有机合作,利用企业自身、产业甚至产业集群的优质生产资源和完善组织架构,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天然的便利条件和有力支撑。产教融合源于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互联网+”模式的快速扩张,使得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的深度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技术进步、经济效率提升和组织制度变革,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 “精准供给”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和平台支撑。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互联网+”提供了大数据服务的可能,使高校可以在统一的教育平台下精准锁定学生的“用户需求”,在识别个体需求的同时推动“聚类共享”,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提供构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创业云学习”体系,高精准度、高共享度和高参与度的教育体系,并为多元化教育资源的有机嵌入提供新的耦合点,能够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中。

当前,中国高校双创教育逐步呈现出创业概念拓展、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与专业课堂相融合、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国际间合作不断深化等趋势和特征。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动高校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培养职业能力,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为此,一要坚持育人为本,完善“双创”教育体系。全面贯彻教育“四个服务”的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建立健全专业知识、自主探究、社会实践、适度指导、文化引领有机结合的教育链条,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要坚持改革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鼓励教师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创新创业合力,学校内部要加强跨部门协同,统筹整合好教务、学生、就业、科研、共青团等单位的资源,大力加强高校与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的合作,完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方位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可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准供给,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发掘和创新创业能力塑造,强调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注重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模式,是“互联网+”时代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的必然选择。

二、基于能力培育的教育环境建设

(一)注重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

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教育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推动“双一流”建设,就必须以职业选择为导向,贯彻导向精确的教育理念,建立专业化教育体系,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紧密结合,专业实践与创业实践更紧密融合。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毕业生中有41%在半年内发生过离职,58%认为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相契合。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情况来看,难的不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高质量工作”。对于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究其原因,则主要在于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存在偏差。多数用人单位都希望毕业生入职后能尽快进入状态,独当一面,产生效益,而大学生职业能力不足,这往往满足不了雇主的预期。因此,有效解决大学生职业能力缺失这一难题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提升的关键是充分挖掘其自身潜能,有效增强个人专业技能和核心职业能力,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职业能力由学科知识能力、核心通用能力与职业职务能力三类能力所构成。首先,学科知识能力是指对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十余类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具体指中小学阶段教育中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等课程,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均属于学科知识能力的范畴。这类职业职务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提高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为学生培养创业创新意识和广泛的就业适应性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核心通用能力是指心理能量、语言能力、人格魅力、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这五种能力无论在从事何种领域的事务,都是通用的核心素质,但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却常被忽略,只能任由学生“自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在上述五种能力上出现不同程度缺失,比如出现职场抑郁症、抗拒新事物、语言表达欠缺、难以融入团队等诸多问题。

最后,职业职务能力则是指完成职业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管理学认为,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元素,而经济系统是由多个行业所交织形成的财富创造系统。大部分企业由六大职能部门组成,具体为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资本财务和综合行政部门,这六大部门完成其具体的工作任务,最终实现了提高财富创造的能力,所谓职业职务能力也随之养成。

应该说,这三种职业能力是一个有机整合系统,学科知识能力是基础,核心通用能力是重点,企业职务能力是关键。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出积极的主体群来服务社会。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能力,也是雇主越来越看重的职业能力内涵。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拥有更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拥有更强的开拓进取的能力,在企业中的发展空间也就越大,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的几率更高。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走好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注重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文化创意生产能力的培育

中国高校设有众多科研机构,拥有大批专业科技研究人员和大量高质量科研成果。然而,这些成果的转化率却始终停留在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识低,市场化观念不足。由于科学研究特有的理论深度和专业特性,因此导致我国高校科研机构虽然专业化程度高,但对应的也存在与实践脱钩严重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我国高校,也是世界范围内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共同问题。但由于国外学者的研究项目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社会资金,因此倒逼国外学者的研究方向向实践应用靠拢。而我国学者的科学研究大量依赖纵向课题经费,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距较远,因此科研项目与实际经济效益转化通常具有较大差距。第二,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科技项目结题常常采用成果鉴定的评价方式,大部分高校大多数采取的是由立项单位聘请专家进行鉴定评审的方式。由于高校将科技成果的鉴定结果与科研人员的利益挂钩,部分研究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并不在评价范围内。因此表面上,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众多,并且许多成果达到了“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的层次,但其中一批科研成果实际上却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脱离较远,不能解决生产中面临的迫切问题,这也是科研经费虽然逐年增长,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创造的生产价值水平难以得到相应提升的原因。第三,成果转化奖励机制不完善。由于缺乏对科研成果生产力转化的激励,导致学者们没有动力从事具有较大社会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这些“本末倒置”的现象给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进行重点突破,成为能否提高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关键。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应转变立项观念,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意识。高校要鼓励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以生产生活中面临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选择研究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兼顾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深度和现实应用,将科研成果收益与生产力转化挂钩。第二,应改革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实行多维度评价方式。高校在科技成果评价制度中,允许实行多种形式结题。第三,完善政策激励机制,通过切实的利益导向激励科研人员重视成果转化。最后,建立和完善科研人员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流动机制,鼓励和允许相关人员在教育科研和生产单位的不同岗位之间双向流动。

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高校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由于高校传统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冲突,造成产业领域内人才的缺失。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应调整专业结构,适应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专业知识教育是连接高校和市场的关键纽带,高校的专业结构不能保持一成不变,而要根据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需求结构变迁和宏观经济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学科架构和专业结构设置,增强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高校应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社会需求情况的跟踪调研,政府有关部门要定期发布高校开设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布点情况,各行业机构要定期公布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结构分布与需求情况,以便学校专业开设、学生专业选择、企业人才使用等各个方面能够有机对接。另一方面,应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质量。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教育既需要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专业理论,更要求较强的实践创作能力。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与产业互动双赢、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要求高校专业对接实际项目,各专业根据产业发展要求,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共同实施和完成教学过程。高校要加强与重点文化企业或文化产业园区共同建设具有强大引领辐射作用的示范性实训基地共建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项目开发中心,安排学生在企业实际岗位中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使学生积累创意经验,强化市场意识。

(三)注重高校创新文化环境的培育

良好的高校创新文化环境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它是一种以创新为价值和行为导向,引导和鼓励师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为人先、勇于竞争,保护和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和提升师生的创新潜能、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和谐发展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仅是构成教育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变量,对教学活动的效果和创新人才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民主、平等、开放的现代教育理念,还应根据现实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交流沟通平台,使师生在平等交流和良性互动中实现教育内容的渗透。其次,要优化课外学术科技育人机制。课外学术科技育人机制主要是指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的课题研究、学术科技竞赛等系列活动。这一机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课题研究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实践、体验科研的过程,初步掌握科研的方法,学会数据采集、实验技术、设计制作及论文写作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高校应加大对学生课题研究和学术科技竞赛活动的投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立高水平指导教师队伍、建立一批基地和平台,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营造学生竞相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文化环境。

(四)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指导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是针对高校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重点教育改革项目,为促进培养国家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探索解决之策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培养方案、注重实践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需要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从课程的设置上充分体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高校应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企业管理等课程,鼓励学生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教育更应受到重视,开展有院系规划、组织、指导的学生社团以及学生根据兴趣自发组建的科技活动。第二,要加强项目监管、提高学生独立研发能力。高校应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理念和创新创业发展方向,在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共同参与项目,加强必要的监督管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实施过程、结项审核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创新创业项目具体的实务操作部分交由学生自行完成。大学生应正视创新创业项目的意义,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时间管理,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团队成员的独立研发能力。避免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雷同性,不同的创新创业项目应根据项目自身的条件制定适合成员特点的展开模式,进而提升大学生独立研发能力。

(五)注重矩阵式师资结构的搭建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 《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各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专家、创业校友等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当前,作为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引导和支撑力量的人才队伍建设逐渐取得实质性进展,但现有的师资队伍尚不能全面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为此,高校应着力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结构,所依托的教师应具备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深厚的创业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素养。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主要有两个来源:自身培养和外来引进。一方面,内部导师包含以下两种:一是教学型导师,是指以兼职或专职的形式,为大学生讲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指导的教师。教师应秉承“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挖掘每个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潜能。通过各项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技能和知识。二是管理型导师,鉴于此类导师具备优秀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及善于统筹流程,高校应鼓励管理型导师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模范启示作用,推进创新创业项目和教育落地。高校通过对管理类型导师进行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的培训,培养和选拨一批领域内教育技术能手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骨干教师和中坚力量,使其成为稳定的教学师资团队。另一方面,外来引进导师则指的是高校与社会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借助于已有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聘任的社会各领域的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创业者等优秀人士。高校应采取与社会各类机构、企业等团体合作或举办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等方式,积极邀请社会各类成功人才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职教师,借此充实教师队伍,打造矩阵式师资队伍结构,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结构动态、开放、持续的发展。

三、基于“全价值链”视角的平台建设

(一)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全价值链”中的分工

“互联网+”为大学生开展“泛在学习”活动,提高创新创业综合能力提供了广阔平台。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应抓住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

管理学认为,价值的产生是通过一系列行动及资源投入来实现的,在资源投入前提下的行动与行动之间具有关联性、顺序性、承接性、因果性,一系列行动的链接创造了价值,为保障有价值的输出,对这一链接进行管理,就是价值链管理。当我们关注并管理影响价值成果的价值链条上的全部行动要素时,就称之为“全价值链管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抓住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机遇,构建“全价值链”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全价值链”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应具备提供创业培训与跟踪管控等创业全要素和全环节深度服务的先进智能系统平台。根据现实需求和综合管理需要,该平台应设有创业深度教育、职业特质深度测评、创客矩阵、创业知识库、创业资讯库、创业书库、创业融资、创业大数据、创业就业统合等九个模块。每一模块从不同角度促进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导师、投资人、创业意向人群以及创业关注人群的交流协作与资源整合,进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块化建设

创新创业深度教育模块。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首先从教育教学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教育必备知识体系。因此,该模块应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培训课程、精细教材、考试测评、学习任务智能调配、智能笔记与标记、精细进度监控、直播课堂、交互指导、教务管理等多种先进功能。这种基于智能矩阵深度学习模式,将会更精准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

职业特质深度测评模块。高校应引入职业性格测试(MBTI)和知识发现系统(KDS),搭建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测评系统,通过对大学生的性格特质、职业素质与能力等指标的评测与分析,精准定位其创新创业职能岗位的适配程度,进而指导其选择最佳创新创业领域。

创客矩阵模块。高校应建立互联网创客交流空间和互联网创业项目指导空间。创客交流空间的功能是将各个独立分散的众创空间连通整合为一个有机体系,使各个众创空间的创业者、创业导师、投资人等各种重要资源聚合到统一的五级平台,突破时空壁垒和区域资源局限,实现打破常规环境的深度与广度的交流;创业项目指导空间则是为初步成型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深度指导与持续融资服务。创业矩阵模块具有高品质的展示功能,能够依托其优势将各个创业项目的模式、核心优势以及多种资料信息,向投资人等各类群体进行充分和精准的展示与推广,为创业团队吸引各类重要资源。这一矩阵模块将创业培训的创业者及其成功创业项目信息,统一整合分类,进行展示、跟踪、宣传等,既可监控创业项目发展动态,又能实现宣传与融资等作用,进而促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更好地实施落地。

创业知识库模块。高校应建立创业知识库,主要由专业团队科学采集、整理、创作与优化,设置行业认知、战略规划、商业模式、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资本财务、综合行政等知识栏目。创业知识库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和系统性,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价值,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地创业各环节所需的必备专业理论知识。

创业资讯库模块。高校应组建专业团队搜集整合创新创业相关高价值资讯,定时定量地将创业政策、创业新闻、创业故事、创业大赛、创业融资等信息推送给大学生创业者,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本领域内的最新创业动态及创业政策。

创业书库模块。创业书库是创业者可以随时阅读的电子图书馆,由专家团队精选汇总的创业、企业与商业书籍分类组合而成,具有电子搜索、在线阅读、主题集中等特点,有利于大学生创业者利用课余、业余的零散时间阅读。

创业融资模块。高校应通过不断引入与聚合国内外投资机构、投资人,形成连通大量投资资源的高端在线平台。投资人也会利用此平台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搜寻与考察创业项目。而大学生创业团队更是可利用此系统向国内外海量投资人发送融资需求,全面展示自身核心优势等关键信息,并与意向投资人进行持续和深度沟通。这一模块会以先进模式大幅度提升投资人与创业团队的沟通效率、深度和持续性,进而大幅度提升创业项目的融资速度与成功率。

创业大数据模块。高校应汇集全国各省市的区域创业项目信息,通过大数据系统平台对创业项目数据整理筛选,按所属行业、地域、营收规模、利润、融资需求等各种运营指标,对创业项目进行动态和精准的统计、分析、排序和可视化展示,进而帮助大学生提升对于所在地区、所在领域的创业项目的全景把握和发展前瞻。

创业就业统合模块。高校应帮助创业项目开展有效招募,充分吸纳就业人员,同时还要帮助创业项目的释放人员尽快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提升其核心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强调,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要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在“双一流”建设这个全新的征程中,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基于精准供给的顶层设计,通过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效协同,搭建职业化、专业化的矩阵式创新创业师资结构,着力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多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课程体系,广泛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指导,提升大学生科技转化率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水平,进而构建“全价值链”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为大学生精准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和信息化,实现智能化的供需匹配。所有这些举措,也是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精准供给”,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持续强化并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

注释:

(1)引自《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办法(暂行)》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研[2017]2 号。

(2)引自《2017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04/20/32202202_626518788.shtml。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双一流大学生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大学生之歌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大学生创业项目实施的几点体会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