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2019-11-11 02:44金雪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译者关联

金雪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方面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翻译作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其作用愈发突出。然而,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关联理论的概念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概述,对现阶段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加强翻译教学的策略进行简要的说明,以供相关人士的交流与参考。

1 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在各国间交流的作用越加的明显。如何使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就显得极为重要。关联理论的应用,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语境进行分析与推理,并对所选用的词语进行精确的把握,从而使学生的翻译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2 关联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1 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通过对语言的交际与理解,以认知的角度为出发点,对语言进行全新的解释。关联翻译理论是Gutt以认知心理学和关联理论为基础提出的,认为翻译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说话者明示自身信息意图,听话者通过推理获得对方话语意图。在对语言进行认知的过程中,可以在思维中构建出一套语言所特有的联系,从而促进翻译有效性的提升。在关联理论中,注重对语言进行适当的分析与处理,并将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进行真实、艺术的传递。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要使学生对一种新型的认知模式进行理解与掌握,对相应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过程,是一个对其进行编码、进行转录、最后进行解码的整体过程;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译者自身所具有的认知能力与作用,使所翻译的内容更加优质。其次,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需要构建一种平衡的状态;因不同的语言,其所处的语境也是不同的;只有使两种语境可以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才可能使两者间存在的语言障碍得到有效的克服,进而使翻译的效果更为优质。

2.2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2.1 使学生对自身译者的身份进行明确的认知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翻译过程,对原作者、译者、翻译读者三者间的动态联系,并相互进行影响。在三者之中,译者具有双重的身份,它不仅是原文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翻译信息的传递者。关联理论可以使译者对自身有了更加明确与充分的认知,使其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并可以与原作者、与翻译读者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译者需要在原作者的表达基础上,对翻译内容进行关联与推理,在原作者所构建的语境环境中,理解其所要表达叙述的内容,之后根据翻译读者的需求与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对译文进行相应的取舍。因此,译者对自身的认知和语言能力,对翻译文章的质量起到最为直接的影响。在进行翻译教学时,其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翻译整体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因此,在关联理论的应用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译者身份进行明确的认知,使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能动的作用。

2.2.2 可以引导学生对所翻译内容所处的语境进行分析

翻译的是否成功,取决于原作者和读者在认知、语境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在关联理论当中,翻译是对语境进行认知的一个过程,而这里的语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心理构建过程,它是语言运用的前提。语境,是一个涉及层面较广的情境;译者在对其进行认知时所采用的参照物,要以翻译读者的认知语境为主,并不断对自身认知的语境进行改进,减少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翻译可能会起到的制约作用。在关联理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处的语境进行深入、具体、全面的分析,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使译文的完整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3 现阶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状态

在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活动中,翻译教学的时间较为有限,加上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不少学生在翻译理论方面得不到系统的学习与相对应的练习。在对翻译进行教学时,往往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翻译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系统、实际的翻译能力进行培养;缺乏相应的理论引导,使学生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无法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只能逐字逐句的进行机械性的翻译。此外,翻译教学很少注重学生双语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英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的利用关联理论,帮助学生具体分析语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进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

4 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

4.1 突出学生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借此调动其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关联理论的相关内容,译者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肩负起推理的责任;即需要在原作者的语言中对其所要传递、表达的真实意图进行判断、理解,并将其完整、准确的向翻译读者进行传递与表达。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原文进行整体、深入的理解,了解上下文所要传达的信息,注重对语言的分析,并对两种语言进行有效的对比。教師在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时,应对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对语言的创造能力、如何高效的利用手中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重点的设计与安排;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在翻译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对翻译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精确的对原文的信息进行把握与理解,体会原文所处的认知环境,并选择恰当的词汇与用语。比如在“When they make music or create a painting,their aim is to work through difficult emotions and restore a state of contentment and calm.”中, “and” 具有多种用法与含义,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所处的语境选择词义。本句中,“work through difficult emotions”是 “and” 部分的前因,因此 “and” 的翻译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翻译为“以恢复”,二是对其进行省略。所以,学生在进行翻译时,要主动对语境进行分析,并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此句的翻译大意如下:“在他们对音乐或是绘画进行创作时,他们想要利用这一过程,使自身的状态得以恢复满足与平静”。

4.2 引导学生对英语的相关历史、文化进行关注与理解

对于文化而言,语言是其重要的载体之一;语言因其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注重不同文化的转化过程,如果忽略历史、文化等背景因素,则会造成译者对原文理解的偏差,进而影响翻译的效果。比如,在对“take a French leave”进行翻译时,如果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相关的知识,即使不知道这句常用谚语的意思,也可以推理出其大致含义。再比如,“jam tomorrow”,这一搭配出自Alice in Wonderland,直译为“明日有果酱”,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短语是否与中国的“明日复明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一些英语习惯性用法,学生可能因其对出处或是典故不了解而造成翻译上的偏差,进而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的效果。因此,进行翻译教学时,教师应有效的利用关联理论,对学生进行西方历史文化方面的讲解,使学生可以更加精准地对原文进行理解与翻译。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联理论是一种极其重要、有效的翻译理论与方法。它为译者搭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结构。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注重对语境的分析,进而使翻译更加的精准。关联理论,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在进行翻译学习时,注重相关的认知过程,注重将文化与原文所表达的主题进行有效的结合,缩小文化差异,使本科英语的翻译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河南中医药大学,英语专业,专业代码:050201。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译者关联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新形势下再议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概述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奇趣搭配
英文摘要
拼一拼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