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

2019-11-11 07:37洪明星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色习近平建设

洪明星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推进文化建设的逻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伟大引领,必须以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为根本底蕴,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唱响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3.001

[中图分类号]D61;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3-0005-06

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一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在多个场合以多种形式深刻阐述这一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文化等问题,为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近年来,一些学者围绕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各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有学者指出,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人民主体性特征,文化发展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人民、文化发展由人民评判等人民主体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执政党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重要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1]。有学者认为,习近平要求从世界文明、全球视野和中国历史“长时段”审视中国特色文化,要求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创新当代中国文化,既具有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中国本位性,又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特点[2]。有学者总结习近平推进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以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固本培元,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進文化公平,以助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改革,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话语权[3]。有学者认为,习近平的文化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马魂、中体和西用三个维度,其理论要旨是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放眼世界,学习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并把三者有机融合[4]。既有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提供了启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博大精深且不断丰富发展,必须全面深入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和精神要求。本文试图从现代文化发展的视角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以为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提供借鉴参考。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伟大梦想作引领

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追求与向往。《与何胤敕》有云:“本欲屈卿暂出,开导后生,既属废业,此怀未遂。延伫之劳,载盈梦想。” 《唐摭言·怨怒》曰:“虽限山川,常怀梦想。”梦想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梦想的美好愿景让人们向往无比,梦想对人的思想和行动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梦想作引领,否则就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不仅国内国外的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继续有效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面临的重大挑战。习近平适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就成为新时代凝聚党心民心的科学思想武器。

2012年11月29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率中央领导班子参观复兴之路并作重要讲话:“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5]此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解释和强调中国梦,指出中国梦的核心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宏伟蓝图之梦,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心抱负之梦,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温馨康乐之梦,因此成为引领人民奋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旗帜和号角,成为巩固和加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思想基础的有力武器。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文化自信为支撑

习近平认为,文化是国家之基、民族之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文化自信。2014年9月,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讲话中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6]1历史上因文化衰弱、崩塌、断裂而消亡的国家比比皆是,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系统而伟大的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中国的文化虽然没有中断过,但中国也吃过不少文化落后的亏。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派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使团来访华,他们希望借庆祝乾隆83岁寿辰之际与中国建立友好贸易关系,因此他们带来不少体现英国乃至欧洲科学技术水平的礼品,如天象仪、天球仪、反射望远镜、太阳系仪、天文钟、大型战船模型等。然而乾隆皇帝及其臣属不仅未能对马戛尔尼使团传递过来的现代化信息作出敏锐反应,反而因跪拜的礼节问题与英国使臣不欢而散,结果使中国丧失一次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机会。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抗争中开始反思文化问题,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新文化运动”到“新民主主义文化”,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文化为人民服务、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文化发展经历了盲目自信——盲目自卑——逐渐恢复自信的曲折发展之路。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6]3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还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6]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习近平特别指出:“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6]5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是由法国思想家特拉西作为“思想的科学”(science of idea)提出来的。经过近现代以来的批判发展,意识形态如今已成为利益表达、价值批判、和平演变和政治合法性建设的重要工具。马克思认为,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意识形态在阶级利益驱使下是虚伪与偏见的:“每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8]。列宁认为,“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都应该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9],但是意识形态一旦和阶级利益联系在一起,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在阶级社会中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因此,意识形态并不天生具有颠倒性,意识形态的虚幻不是因为它是统治阶级凭空想象出来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忠实地反映了社会存在。葛兰西认为,“国家只有披上强制甲胄的领导权”[10],而意识形态能够以弥漫和毛细血管渗透的方式对人民进行潜移默化,意识形态领导权才是政治稳固的根本。然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一种大众同意的文化领导权,如果统治阶级失去民众同意或认可,那么统治阶级的统治就不再是“领导”,而仅仅是统治。阿尔都塞认为,国家不仅是镇压性国家机器,还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据我所知,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在掌握政权的同时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在这套机器中行使领导权的话,那么它的政权就不会长久”[11]。汤普森认为,意识形态是有组织的信仰体系,它为社会与政治现象提供合理性解释,它服务于社会运动并为权力的行使提供理由[12]。哈贝马斯认为,任何政治秩序都必须建立在被同意和被认可基础上,意识形态具有为政治秩序提供“统治合法”或“革命有理”的价值功能[13]。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问题。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导向抓牢抓实意识形态工作[14]。如何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首先,意识形态工作是仅次于中心工作的重要工作。我们党的重要工作有很多,但能冠上“极端重要”的仅此一项。因此决不能因为抓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不能把意识形态工作当成一般工作来抓,更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习近平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高度再次强调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使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7] 。2018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从新的历史高度再次强调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指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15]。2019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讲话中要求高度警惕“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范能力,防范化解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七大风险。

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指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一般、无差别的劳动,但价值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16]价值是现实的人的需求与满足其需求的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价值的形成源于主体的需要,满足主体需要成为价值形成的关键,“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成为价值评判的根本标准。而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满足人的需求的价值也是多层次的,要取什么弃什么,先选什么后选什么,人们常常在诸多价值面前陷入价值取舍和优先排序的纠结和犹豫中,这就使得社会价值不断分化和多元化。要在复杂多元价值选择背景下将人民凝心聚力统一起来,需要在凝聚共识和认可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提炼,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6] 62014年2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否则,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正所谓‘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首先要打好价值观念之争这场硬仗。”[6]7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讲话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6]8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要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6] 9

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话语权不仅包括话语控制与传播的权力,更包括话语定义与解释的权力。在福柯看来,话语是一种秩序,一种权力性结构或结构性权力[17]。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强有力的话语权作支撑,强有力的话语权必须建构在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之上。2016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6]10一个没有伟大思想家的民族,哪怕其经济再发达、军事再强大,也必定是矮小的民族。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是推动社会前进和文明进步的基础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民族的文明素质、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更决定着国家的话语定义、话语解释、话语控制的能力。

中国必须建构有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6]11

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艺术的繁盛是文化性质的最后尺度[18]。文艺是文化的花园,文艺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度。先进的文艺能够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碎片提炼成光芒万丈的火炬,形成催人奋进的号角,使人們得到情操陶冶和美的享受。习近平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6]12这一重要论断,准确把握了文艺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深刻揭示了文艺在展现时代精神、推动时代进步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

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打造新时代的文艺作品。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6]13

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习近平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他指出:“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我只强调一点,就是要在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6]14

习近平十分重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他在广西北海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特色。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6]15习近平强调:“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6]16

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唱响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我国发展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但是,西方仍然在‘唱衰中国。国际舆论格局是西强我弱,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这个问题要下大气力加以解决。”[6]17他强调:“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各种敌对势力就是想利用这个逻辑!他们就是要把我们党、我们国家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诱使人们跟着他们的魔笛起舞。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郑重提醒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个原因。这场斗争既包括硬实力的斗争,也包括软实力的较量。”[6]18习近平还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6]19“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6] 20。

[参考文献]

[1]徐荣,郭广银.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的人民主体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8(7).

[2]杨凤城.习近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时代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3]许门友,许旸.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逻辑理路及其实践[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8(1).

[4]王文慧.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三个维度及其理论创新性[J].理论学刊,2017(4).

[5]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 人民日报,2012-11-30(0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28(01).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9]列宁.列宁选集:第l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37.

[10][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 葆熙,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22.

[11]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38.

[12][英]汤普梦.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5:6.

[13][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 李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54.

[14]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人民日报,2013-08-21(01).

[15]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 人民日报,2018-08-23(01).

[1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11.

[17][英]吉姆·麦圭根.重新思考文化政策[M]. 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7.

[18][美]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83.

责任编辑:顾榕昌

猜你喜欢
特色习近平建设
寒露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标题党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