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鹏 孙向波
摘 要:在时代进步下,人们更加注重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环节较多,应用的非常广泛。本文详细分析了这项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具体的应用流程,保证施工的最终质量。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施工优化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还能减少施工材料,进而为施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而能够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从而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 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
1)受力情况分析。现代工程项目的建设,普遍用到的施工技术是剪力墙结构,用这种施工技术来完成建筑体的建造。这种施工方法的使用主要是因其有着较强的承受能力,并且当框架出现弯曲以及轻微的变形的時候,该项技术能够随着框架出现变形以及弯曲。此外,在使用框架剪力墙的过程中,其他的建筑体在地下楼层中发生位移的概率也会相对较小,和以往的建筑框架剪力结构相比较而言,框架剪力墙的使用,能够高效地吸收来自于不同方向的建筑剪力。
2)抗震性能分析。在以往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单一框架结构。因受到框架施工使用材料类型以及建筑墙体的影响,会使得工程框架和建筑墙体之间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衔接。同时,其受到的来自于建筑剪应力的威胁也会不断加剧,抗震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然而,使用新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确保该项技术将墙体和框架有效地衔接在一起,特别是在整体建筑受到不同剪应力的作用之后,使得整个建筑物都能够承担剪应力。
3)刚度特性分析。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物的基底位置处,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占到了25%,这一结果表明,框架剪力墙和单一的框架结构所承担的来自外界的力的性质是相似的。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对框架等级以及基地剪力墙进行合理的划分,特别是需要划分抗震等级,确保抗震等级明确,保障基底的剪力墙可以承受受2/3的弯度比例,其余1/3的弯度比例才能让框架有效承担。
2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
1)放线测量技术。在设置框架剪力墙的时候,首先要进行放线。具体来说,第一,全面了解要严格按照建筑图纸,遵守相关的放线规定,运用先进的放线仪器进行精确的放线,通常情况下,全站仪和经纬仪应用的较多。样控制放线仪器的中轴线,促进网格的顺利构建,把握时间等具体信息,为放线测量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之后,详细检查放线测量的结果,经过多次核查,增强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钢筋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或者施工企业对钢筋施工的工作质量必须要严格把控。工程的负责单位或者施工企业要严格的把控钢筋材料的质量,对于不满足有关施工要求的钢筋,决不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对钢筋材料的把控要依据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严格认真的检查;此外,在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要全方面的考虑各种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选择性价比较为合适的钢筋材料。此外,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要做好结点处的钢筋施工工作。在处理节点处的钢筋时,工作人员要先进行密集的钢筋安装工作,然后再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并且为了预防出现类似钢筋移位的问题,工作人员要密切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每个施工环节。
3)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结合框剪结构与钢筋混凝土这两者,要运用的技术为模板工程技术。在施工中,会选择模板是十分重要的,其不但要使形状、尺寸等适应对应的对象,还要在质量与外观等方面予以满足。施工人员首先要保证模板表面足够的顺滑,于框剪结构上涂抹脱模剂,预防模板掉下来,为了保持模板与架构之间的匀称距离,所以在涂抹脱模剂时应该保证其厚度等同。以龙骨作为参照,使物质在实际运用中不会发生位移与变形,剪力墙墙体表面也能处于平行的状态,粗糙感减少。然后施工人员要用水泥安置于墙体水平筋之上,从内部给予剪力墙支撑。施工中,需确保水泥的尺寸符合设计需要。在对内支撑进行设置时,应把板面之下首根钢筋作为支撑。在完成内支撑设置工作后,不会影响到剪力墙的自身结构,还要确保墙体结构的截面尺寸稳固牢靠。内支撑两端要保持稳定,和模板呈现垂直状。上下内支撑需对拉螺旋杆,将间距控制在2025厘米之间,下间距要小于上间距。龙骨的分布点为墙的四周,用钉钉子的方式给予加固处理,龙骨能起到加固模板工程的作用。
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为了使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切实延长框架剪力墙的使用寿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调配混凝土,按照科学的比例,将各种需要用到的材料进行混合,并且进行均匀搅拌。如果比例出现了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符合工程的实际要求,避免出现塌方等现象,增强施工的严密性与科学性,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二,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应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出合理的施工步骤,不得随意进行调换。第三,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对混凝土的等级进行确定,在底部位置固定柱子头部的混凝土,找出合适的夹板,应用规范的加固技术,在板子的最下部位置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第四,浇筑完成之后,需要重新浇筑已经建好的混凝土,洒上一定量的水分,保持其表面的湿润性,中间过程大约在5h以上,只有在保证湿润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浇筑的质量。
3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正式的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人员与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施工图纸、施工规程以及质量验收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问题,需要根据相关规程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改。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并掌握操作工艺与施工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有效的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进而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保证。
2)蜂窝与空洞质量控制。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时,一方面要确保做好现场振捣工作,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层浇筑,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情况下控制在40cm左右较为适宜,同时还需要对浇筑的连续性进行有效的保证。如果施工条件受到限制无法进行连续性建筑,再次浇筑的间隙应当控制2 h之内。除此之外,在对墙体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一定要注意墙体的重点部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施工质量进行监控,保证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相关的标准规定。
3)剪力墙混凝土离析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有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墙体混凝土的坍落度负荷施工标准要求。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测,确保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在对墙体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需要保证振捣操作的均匀性,防止出现漏振或者振捣过度的情况,只有对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行保证,才能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进行有效地提高。
4 结束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应重视建筑安全性、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等。按照先后顺序,从各个环节入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既定工程量,保证施工的严密性与准确性。同时,详细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改进,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戴亚鹏.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的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5,41(4):36-37.
[2]张玉娣.浅谈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5,(3):32.
[3]刘德朝.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