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路径

2019-11-11 12:20李广智
卷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校企实验室实验教学

李广智

实验室文化是实验室建设的灵魂,它具有教学功能、科研功能、知识传播功能和学科传承功能。良好的实验室文化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实验室教学、科研和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形成科学的正确行为取向。在微妙影响的过程中调动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持久动力源泉。如何建设好实验室文化是各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文化

“校企合作”的概念和形式在社会各界已经不是新鲜的事物,其形成及发展也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我国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也很多,政府、高校、企业三方都投入很多精力,成效比较显著,伴随相关概念有“产教融合”“产学合作”“产学研”“产学用”等[1-2]。校企合作集中在实验实训环节,其校企合作文化内涵很少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即校企合作的无形资产(文化、意识)的建设不够深入,尤其是校企合作共建的实验室文化渗透更少。高校教育长期具有各种文化教育中形成“教书育人、文化育人”,文化的内涵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校企合作的实验室文化建设主要任务一方面要通过实验室环境文化建设有形和无形地反映出学科专业特色、实验教学理念、校企合作模式、科研创新风格及实验室人文和管理等,另一方面要通过实验室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文化行为积淀,更重要是的形成实验室自身可持续文化发展空间[3]。

2 文化创新建好实验室文化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永恒生命力的源泉,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实验室的高速和高质量发展不仅取决于先进文化和技术的传承,还取决于文化、科技的创新力度。创新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文化体现了时代特征和各高校的本质特色,创新文化是当前实验室文化的核心。为了激发创新的活力,实验室文化建设必须作为高校的优先考虑。面对时代的呼唤,大学实验室的管理者应该有足够的责任、勇气和魄力,容忍差异和接受失败,在精神力量上不要忘记教育的初衷。管理者要拥有坚持不懈的实验和探索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实现学士职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和谐、平等、民主、包容、有利于创新的氛围[4]。

3 构建互联网+的实验教学文化

在构建实验教学文化的过程中,实验中心不仅要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互联网+开放式共享和灵活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研究、自主学习、自主反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自己有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教师只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以便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通过QQ群、论坛、网站、电子邮件等建立在线数据库,是一种更加实用的实验教学文化方式,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要积极推行利用网络思维翻转课堂,创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在网络环境中构建新的师生学习模式,逐步培养和形成独特的教学文化。以“学习为中心”,以数字化教材和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为媒介,以翻转课堂、研讨式、案例式为主要教学方法,建立基于“学习成果”和数字化教学管理的考核体系,形成“互联网+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在课前开放和分享课程相关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内化沟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集体讨论解决问题,主动获得知识。课后升华反思,巩固知识,牢牢掌握并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5]。

4 全员参与,全方位展示育人过程

大学实验室的精神文化创新是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实验室工作者和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实验室精神文化贯穿于实验室活动的全过程,这是建立良好实验室文化的重要意义。大学实验室应积极营造学习、科研和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动員和发挥全体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保持实验室人员在实验室学习文化影响下的动力和创造力。高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室文化活动,可以组织定期的交流研讨会,形成良好的实验室学习氛围,促进知识的交流,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平台,也可以使更多的意见和建议集中反馈和收集,共同建设和分享,努力激发实验室人员和所有参与实验室工作的人的归属感,努力激发实验室人员的潜力,并激励实验室人员将潜力转化为持续创造力。

实验室的主体是参加各种实验活动的教师、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以人为本”的实验室文化有利于指导各主体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实验室文化建设应充分调动各主体积极性,发挥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挖掘其潜力,促进实验室的快速建设。同时,作为参与者,所有主体在实验室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受益,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致力于科研和育人,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6]。

5 突出安全文化的重要地位

健全和完善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是安全工作和文化建设的保障,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到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也要融入高校的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防范意识,激发师生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事故应对技能是个人整体安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素质实验管理人才的本质特征”。某些学校从学生一开始入学就开始普及安全知识,并编写 “大学实验室安全基础”教材,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有学者提倡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设置实验室安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完成相关教材、讲座和网络课程的编写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途径。

比较常用的进行安全知识和相关常识的教育方式有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也可以采用安全手册、安全出版物、在线安全信息、多媒体网络课件、培训讲座等形式,建立完整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系统。教育内容包括实验室环境安全建设标准、实验室操作安全防范警示、各种实验室用品的潜在危险提示、实验室废物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办法、实验室安全应急措施等,使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实验室安全有清晰的了解,进入实验室后思路清晰、行为规范。

6 结语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良好的实验室文化对提高实验队伍的凝聚力,激发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实验室水平,发挥实验室人才培养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验室文化的建设并不是可以一天就成功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这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并为实验室建设提供指导;我们需要专家和教授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我们需要所有全职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中努力工作,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各方面创新思维,提高标准,满足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56-61.

[2]Marc S.Miller&Robert Fleegler.Stale Strategies for SustainingSchoo—to.Work[J].Jobs for the Future&New Ways WorkersNational,2000,15(3):79—85.

[3]眭平.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的创新灵魂:科学文化环境——从贝尔实验室的科学文化环境谈起[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79-281.

[4]郭鑫,马同涛,韩建新, 等.高校实验室文化体系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7):233-235,250.

[5]夏晖,孔晓李,李平.互联网+背景下经管实验室文化建设途径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8):169-172.

[6]柯红岩,张捷,金仁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3):227-229,244.

猜你喜欢
校企实验室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