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学习的重点内容,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说,既是重点,更是难点。传统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单一的字词理解,诗句串讲的方式不仅单一,而且缺乏趣味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很难掌握古诗学习的方法,对于诗词的意境和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更是无从体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网络工具解决问题的方式已经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的创新与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师的单一讲解,变成了师生共同学习、互动交流的崭新模式。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创设,改变了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推广和应用,根据近年来对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古诗教学课堂的探讨与实践,总结在如下几方面得到了应用:
1 数字化学习环境实现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
1.1 动态的视频播补充了古诗教学中的资源
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单纯的文本方式呈现古诗内容以及字词的理解,课本中静态的图片无法形象地展示出古诗内容,而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下,这些单调、静态的呈现方式有了根本上的改变。
在教学《望洞庭》一课时,对于北方的孩子来说,江南湖泊的景象距离较远,很难联系实际,体会古诗中描写的景象。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时,适时为学生播放了有关洞庭湖风光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能够形象地了解到古诗中描述的风景,对古诗的含义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江南春》等写景的古诗,生动形象的视频能迅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含义,使古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 微课的呈现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在传统的古诗课堂上,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学习和古诗中蕴含的深意往往只能通过教师的统一讲解来进行学习,而教师的讲解时间只是迎合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节奏,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更没有办法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单独辅导,因此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成果也参差不齐。而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古诗课堂中,教师运用微课,将古诗学习的方法、重难点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呈现给学生,学生利用电子化学习工具,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个体学习,能够针对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从而在有效时间内掌握古诗重点,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
2 数字化学习环境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2.1 实现了课前预习成果的多种展示
对于古诗学习来说,课前对古诗内容的预习和对古诗背景及诗人的了解是古诗课堂学习的好方法。传统的古诗课堂上,学生虽然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但是却只能通过口述或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示、交流,这样对预习成果的呈现方式有了极大的制约性。而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资源,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以图片、文档、视频等多种方式通过班级学习群进行展示,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资料的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之中,达到了教学目的,为之后的古诗教学做好了鋪垫。
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由于本节课的字词比较简单,学生有了低年级字词学习的基础,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我在课前布置了自学字词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走入文本教材,结合数字资源自学生字,完成了对课文的预习。课堂上,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大家分享,从对字形字义的理解,到对词语的实际应用,从静态的文本呈现到动态的书写顺序的展示,学生在交流中更加深入地学习字词并能够联系实际应用。当一个个精彩的组词,一段段独特的理解和一句句恰当的应用展现在全体学生眼前时,基础知识已深深地烙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2.2 实现了班级多形式的交流效果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古诗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学生有了更多方式的交流。在学生完成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之后,借助网络平台和班级学习群,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上传,也可以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疑惑和问题,实现了全班同学及时交流、反馈的效果。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去,都能实现对古诗的理解和探索,并且,网络平台的应用,拓宽了同学之间的交流范围,实现了全班参与,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2.3 实现了课堂全面及时的交流评价
由于传统课堂学生成果体现的局限性,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无法为每名学生提供展示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往往只能提问几名学生,而大多数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无法在课堂上呈现,教师也就无从进行评价,长此以往,很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得不到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古诗学习有很大的障碍。
而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语文课堂,借助网络平台和班级学习群,拓宽了同学之间的交流范围,实现了全体同学及时的交流和反馈。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支持下,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去,都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网络平台和班级学习群进行展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交流与探讨中得到收获。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而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评价,这样,每名学生都在课堂的学习中得到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评互改,学生的学习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
3 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数字化的学习环境,网络平台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在网络环境下,针对古诗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借助网络平台,与同学、老师之间实现了互动,资源的分享、意见的交流和成果的评价,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再仅限于课堂,而是置于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较之以前能够更加深入的进行学习,提高对中国传统古诗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对于古诗教学来说,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应用不仅如此,而是有着更加广阔和光明的前景,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也需要更多的去探索、去实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古诗教学,得到更好的应用,相信一定会为古诗教学开辟更好的教学模式,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张微(1982-),女,山东掖县,汉族,大学本科,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英华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